月球的白晝是酷熱的地獄,夜晚則是冰冷的深淵。在長達兩周的月夜中,地表溫度驟降至零下180攝氏度,隻有依靠強大的人造光源和恒溫係統維持運行的工業區,如同黑暗冰原上孤立的燈塔,散發著生機與危險並存的光芒。
“吳剛”工業區是“廣寒宮”基地的核心命脈,這裡龐大的電弧熔煉爐和3d金屬打印機日夜不休,將采集自月壤的特殊元素冶煉成強度驚人的“月桂合金”。這種合金是建造“玄鳥號”等空天艦艇骨架和裝甲的關鍵材料,其配方和工藝屬於最高機密。
資深冶金工程師陳建國剛結束了一個輪班,但他沒有返回生活艙休息。一項關於新型耐高溫陶瓷塗層的工藝優化方案在他腦中盤旋,他決定去中心控製室再核對一組數據。這位年近五十、兩鬢已有些斑白的老工程師,以其嚴謹和勤奮著稱,是“月桂合金”項目的核心骨乾之一。
與此同時,在工業區外圍的陰影中,三個與環境融為一體的黑影,正利用月麵低重力悄無聲息地移動。他們穿著先進的光學迷彩服,攜帶的設備能有效屏蔽大部分運動傳感器和低功率雷達。他們是受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直接指揮的“深潛”特工小隊,代號“幽靈”,任務是滲透“吳剛”區主服務器,竊取“月桂合金”的完整配方數據庫。
一、無聲的滲透
“幽靈”小隊顯然經過了周密的準備和內部接應後續調查發現一名被策反的物資調度員提供了部分安防漏洞信息)。他們成功避開了外圍的移動巡邏機器人,利用一個維護艙口的身份認證漏洞,潛入了工業區錯綜複雜的管道廊道係統。
他們的目標明確:位於熔煉中心三層的核心數據服務器機房。
陳建國工程師走在空曠的走廊上,隻有他的腳步聲在金屬地板上發出輕微的回響。在經過一個通往服務器機房的岔路口時,他眼角的餘光似乎瞥見通風管道口的格柵有極其細微的異常震動。多年的工程師直覺讓他心生警惕——這個時間段,那個區域不應該有任何維護活動。
他沒有聲張,而是迅速閃身躲進一個設備間,通過內部通訊手環,低聲向基地安全中心發出了警報:“‘吳剛’區,b7段走廊,靠近服務器機房通風口,有異常情況。請求核實。”
二、猝不及防的交鋒
安全中心的反應是迅速的。但“幽靈”小隊同樣訓練有素。在陳建國發出警報的幾乎同時,他們的傳感器也捕捉到了異常的通訊波動。意識到暴露,小隊隊長當機立斷,改變計劃,由潛入轉為強攻,試圖在安保力量合圍前完成數據拷貝並撤離。
兩名“幽靈”隊員迅速破開通風格柵,衝向服務器機房門口,開始用激光切割器破解門禁。另一名隊員則負責殿後,在走廊轉角架設了微型震撼彈和煙霧發生器。
陳建國在設備間內聽到了切割聲和異常的聲響。他知道服務器機房的重要性,情急之下,他沒有等待安保人員,而是衝了出來,試圖用身體阻攔並大聲嗬斥:“你們是什麼人?住手!”
殿後的特工顯然沒料到會遭遇非武裝人員的直接阻攔。在極短的反應時間內,他可能誤判陳建國是武裝安保,或是為了確保任務成功,他扣動了手中微聲武器的扳機。
一聲極其輕微的“噗”聲。
陳建國工程師身體一震,低頭看向自己胸口迅速擴大的深色痕跡,然後緩緩倒下。
三、雷霆反擊
幾乎在槍響的同時,工業區刺耳的入侵警報響起。基地內部署的快速反應安保機器人從天花板和牆壁的隱藏艙口迅速彈出,紅色的警示燈旋轉,強大的探照燈瞬間照亮了整個區域。
“築城者”安全部隊的精銳隊員也從最近的部署點蜂擁而至。
“幽靈”小隊殿後隊員瞬間被多道非致命電擊網覆蓋,失去行動能力。正在破解門禁的兩名隊員見事不可為,試圖引爆煙霧彈後沿原路撤退,但被趕到的安保機器人用精準的麻醉鏢擊中,癱倒在地。
滲透行動在幾分鐘內被徹底挫敗。三名特工全部被俘。
四、鮮血的代價
當安全主管趕到現場時,陳建國工程師已經倒在血泊中,生命體征微弱。儘管基地醫療隊全力搶救,但特製子彈造成的創傷和月麵基地有限的醫療條件,最終未能挽回他的生命。
這位一生致力於祖國航天材料事業的工程師,在月球這片冰冷的土地上,為了保護國家最高機密,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他臨終前最後一句話是模糊的:“數據……保住……”
五、風暴的引信
消息傳回地球,舉國震怒。
“廣寒宮”基地舉行了莊嚴而悲痛的追悼會。陳建國被追授為“航天英模”,他的事跡激勵著所有奮戰在太空一線的科研和工程人員。
與此同時,外交層麵風起雲湧。中方掌握了確鑿的人證物證,向美方提出最嚴厲的交涉和抗議,譴責其國家恐怖主義行為。美方則矢口否認,聲稱是“個人行為”或“中方捏造”,國際輿論嘩然。
“月桂合金”的配方保住了,但一位優秀工程師的犧牲,給中美之間本就緊繃的關係,又加上了一根沉重的稻草。這次未遂的技術竊密事件,如同一顆投入火藥桶的火星,讓太空領域的對抗,從暗處的較量,走向了流血的邊緣。
月球上的槍聲,不僅帶走了一位英雄,也預示著更激烈的衝突,已不可避免。
喜歡南天門計劃請大家收藏:()南天門計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