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能源競賽_南天門計劃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遊戲競技 > 南天門計劃 > 第310章 能源競賽

第310章 能源競賽(1 / 1)

推荐阅读:

當“玄鳥號”與“複仇者號”在各自的軌道上磨礪爪牙,當無形的外交博弈與情報暗戰持續進行時,一場更為基礎、也更為關鍵的競賽,在人類邁向深空的基石——能源領域,進入了白熱化階段。月球,這片寂靜的廣寒世界,成為了這場競賽的核心戰場。

一、月背的星火

月球背麵,艾特肯盆地,這片太陽係中最大的撞擊坑,因其富含氦3等核聚變燃料以及永久陰影區可能存在的水冰,成為能源寶庫的象征。在這裡,中美兩國的基地遙相對望。

中國,“廣寒宮”工業區西北緣:

一座規模宏大的圓形地基已經初具雛形,巨型工程機械正在月壤上忙碌。這裡是“羲和”月球聚變示範電站的選址。項目總工程師歐陽辰在月麵通訊站向地球報告:“一期工程地基挖掘與加固已完成,首批模塊化反應堆核心艙已由‘嫦娥’重型貨運飛船運抵。我們將采用氦3氘聚變技術,目標是在三年內實現並網發電,為‘廣寒宮’基地及未來深空探測任務提供吉瓦級彆的清潔能源。”

美國,“寧靜海”基地月背邊緣):

同樣是一片繁忙景象。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與能源部聯合開展的“普羅米修斯”月球動力平台項目也已破土動工。其負責人卡爾文·羅斯博士通過視頻向投資者宣布:“‘普羅米修斯’將采用更激進的氦3直接聚變技術省略中子產生步驟,能量轉化效率更高),並整合大規模太陽能矩陣作為補充。我們的目標是建立月球上第一個太瓦)級彆的能源中心,不僅滿足自需,還將為國際合作夥伴提供能源服務。”

兩座巨大的電站地基,如同在月球荒原上點燃的星火,隔空相對,無聲地宣告著一場能源爭奪戰的開啟。

二、地球的宣言

幾乎在同一周內,兩國在地球上相繼發表了更具戰略意義的聲明。

華盛頓,國會山:

美國總統在能源部官員的陪同下,發表了關於“美國能源新邊疆”的演講。他身後的大屏幕上展示著“普羅米修斯”平台的效果圖。

“女士們,先生們,誰控製了太空能源,誰就掌握了未來的命脈!”總統的聲音充滿激情,“‘普羅米修斯’計劃,將確保美國在下一個世紀的能源獨立與戰略安全!我們將從月球獲取幾乎無限的清潔能源,支撐我們的地球電網,驅動我們的星際艦隊!這是關乎國家未來的偉大競賽,我們絕不能落後!”

北京,國家航天局:

新聞發言人麵對中外記者,語調平穩而自信:

“中國‘羲和’計劃的順利推進,標誌著人類和平利用月球能源進入新階段。該電站不僅將為中國空間站、‘廣寒宮’基地及後續深空探測任務提供強大動力,其成功運營也將為未來建設地月能源互聯網,乃至最終實現可控核聚變能源的商業化、民用化,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中國願意與所有和平利用外空的國家共享相關科研數據,共同開發宇宙能源寶藏,為應對地球能源危機提供‘中國方案’。”

三、無聲的較量

宣言的背後,是技術與實力的硬碰硬。

技術路徑之爭:中國選擇相對穩健、技術積累更成熟的氦3氘聚變路線,力求快速實現工程應用。美國則押注更高效但也更困難的氦3直接聚變,意在長遠領先。

戰略意圖之差:美國的宣言更具競爭性和軍事色彩,強調“戰略安全”和“星際艦隊”,旨在鞏固其霸權。中國的表態則更側重和平利用與國際合作,將能源開發與解決地球問題掛鉤,占據道德製高點。

資源搶奪之實:雙方電站的選址都精心考慮了氦3富集區和水冰資源分布,實質上是月球資源搶占的先行步驟。誰能率先實現大規模能源產出,誰就掌握了開發月球、進軍深空的主動權。

四、能量的基石

這場能源競賽的意義,遠超普通的電站建設:

軍事保障:強大的在軌能源是維持空天母艦持續作戰、運行能量武器和防護盾的基礎。月球電站可作為軌道防禦係統和深空艦隊的“加油站”和“能量核心”。

經濟命脈:廉價的太空能源將極大降低太空運輸、在軌製造和深空探索的成本,開啟真正的“太空經濟時代”。

戰略威懾:擁有近乎無限的太空能源,意味著在未來的任何長期對抗中,都將擁有無可比擬的持久力優勢。

文明未來:這是人類能否從“行星文明”邁向“恒星際文明”的關鍵一步。能源是這一切的血液。

五、高懸的命脈

月球背麵,兩處燈火通明的工地,在永恒的黑暗中持續施工。重型運載火箭不時劃破地球的夜空,將關鍵的部件和燃料運往月球。

這場無聲的能源競賽,沒有硝煙,卻決定著未來數十年乃至數百年的戰略格局。能源,這古老的權力象征,在太空時代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它不僅是驅動引擎的動力,更是驅動國家命運、文明未來的基石。誰先點亮月背的“太陽”,誰就可能照亮通往下一個時代的道路。

競賽的哨聲,已然吹響。

喜歡南天門計劃請大家收藏:()南天門計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