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1220鹽泉島警察局獨立詢問室)
崔政赫沉默地聽完了宋允真長達一個多小時的敘述。詢問室內安靜得隻剩下空調係統低沉的運行聲,以及紙張偶爾翻動的細微聲響。他麵前的筆錄本上,已密密麻麻記錄了大量關鍵信息。
一股複雜的情緒在他心中交織。他對眼前這位女星的遭遇深感同情——從巔峰跌落,被迫假死,四處躲藏,隻為一個真相。
同時,他對車宰昊的罪行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憤怒與唾棄。這個人利用資本與權力的外衣,行著毒害社會、戕害人命的勾當,其惡劣程度,令人發指。
尤其是練習生阮凱kk)的猝死案。宋允真的證詞,與他之前從“黑影”那裡獲得的碎片化情報相互印證,“黑影”曾明確提示,阮凱的家中並非第一現場,死亡另有隱情。
如今,這背後極可能隱藏著“星星空間”軟糖亦即“藍珊瑚”變種)可怕的副作用,以及車宰昊為掩蓋真相而進行的冷酷處理。
他的思維飛速運轉,勾勒著車宰昊的商業版圖與犯罪鏈條。
“藍珊瑚”這種新型毒品,已經從最初在明星和特定圈子內流傳的致幻劑,演化、偽裝成了麵向不特定大眾的“保健產品”。
車宰昊在商業上的“敏銳性”確實是一流的,或者說,是極其邪惡的。他加入星河娛樂成為執行總裁後,推動所謂的“多元化”戰略,針對不同受眾群體精準打造不同類型的明星偶像。
這套成熟的娛樂工業體係,如今看來,極可能也是一張精準的毒品分銷網絡,利用偶像的影響力,將毒爪伸向缺乏判斷力的年輕粉絲。
一個更令人不寒而栗的問題浮上心頭:
星河娛樂的高層中,究竟有多少人知曉“藍珊瑚”的存在?又有多少人是車宰昊的同謀或默許者?而更讓人脊背發涼的是,在東海市的公安係統內部,究竟隱藏著多少車宰昊的保護傘?
崔政赫的指尖無意識地在桌麵上輕輕敲擊。關於那個可能的、身居警界高位的“靠山”,他心中已有幾個需要重點排查的懷疑人選。
但這些人位高權重,樹大根深,沒有確鑿的鐵證,絕不能打草驚蛇。這需要極致的耐心和周密的布局,放長線,才能釣到大魚。
他抬起頭,目光重新聚焦在對麵的宋允真身上。她因為激動和回憶,臉色略顯蒼白,但眼神卻異常堅定。崔政赫身體微微前傾,語氣沉穩而有力,帶著令人安心的承諾:
“宋允真小姐,非常感謝你的信任和勇敢。你所提供的一切至關重要。請你放心,關於你的人身安全,我們會啟動證人保護程序的相關預案,竭儘全力確保你的安全。”
“接下來的事情,就交給我們警方。你隻需要在需要的時候,繼續配合我們提供證詞即可。同時,也請你務必保護好自己,一切謹慎。”
宋允真聞言,緊繃的肩膀似乎放鬆了一些,輕輕點了點頭。
然而,崔政赫話鋒一轉,拋出了一個盤旋在他心中許久的疑問。他的目光變得銳利,如同精準的手術刀,試圖剖開最後一層迷霧:
“但是,我有一個疑問。當你決定不再隱藏,選擇站出來時,為什麼第一時間找上的,是紀錄片導演林瑟曦,而不是我們警方?”
他稍作停頓,觀察著宋允真的反應,繼續冷靜地分析並試探:
“據我所知,林瑟曦是星河娛樂新簽約的合作導演,與車宰昊有著明確的商業合作關係。你應該清楚這一點。你就那麼有信心,她不將你的行蹤和身份告知車宰昊?這其中的風險,你應該權衡過。”
這個問題直指核心,充滿了刑警特有的懷疑論調。
宋允真的心跳漏了一拍,但臉上卻努力維持著平靜。幸好,這一切都在她與白薇林瑟曦)昨夜的預料之中。她們早已對好了說辭。
她按照商量好的劇本,臉上適時地露出一絲混合著無奈、失望和一絲鄙夷的神情,仿佛在評價一個不相乾的、唯利是圖的人。
“林導演?”她微微蹙眉,語氣帶著點疏離,“說實話,崔警官,我並不認識她。之前也隻是聽說過她拍的關於我的…那個‘去世紀念版’紀錄片,確實引起了很多關注。”
她像是在努力回憶,語速放緩:
“我當時走投無路,看到她能接觸到車宰昊,又能製作那種題材,病急亂投醫吧。我確實問過她,為什麼要拍我的紀錄片?是不是知道些什麼內幕?”
說到這裡,她臉上那抹“失望”的神色更加明顯,甚至帶上了一點被利用的憤懣:
“結果?結果發現她根本不在乎什麼真相!她就是個徹頭徹尾的、為了出名什麼都乾得出來的瘋子導演!她隻是想借我的‘熱度’,把她自己在國內導演圈裡‘炸’出來,作為她出道的新秀噱頭罷了!”
她深吸一口氣,語氣變得果斷,甚至有些“商人”般的計較,這符合一個在娛樂圈浸淫多年的明星形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我當然擔心她會不會轉頭就把我賣給車宰昊。所以,我乾脆跟她做了一場交易。我答應給她提供另一個足夠勁爆、能讓她更出名的紀錄片題材和線索,作為交換,她必須對我的事情絕對保密,不能向任何人透露我還活著。”
“對她來說,一個活著的、能帶來新熱點的宋允真,比一個死訊更有利用價值,不是嗎?我們各取所需。”
這番解釋,聽起來合情合理。將一個追求極致的紀錄片導演描繪成“為藝術名利)瘋狂的偏執者”,完美解釋了林瑟曦為何會保守秘密,也淡化了她們之間可能存在的更深層次聯係。
崔政赫沉默地聽著,大腦飛速分析著每一個字。他知道林瑟曦是個行為出格、不按常理出牌的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