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樹聽見動靜,從外麵擠了進來。
“吳奶奶,我寫個條子,你讓這些人拿著,統計好他們要的燒雞,下午憑條子直接拿貨。要是不願意,還可以再便宜一點。”
最後一句,她壓低了聲音。
畢竟是人家生意,她不好做主。
吳母倒也痛快,忙對客人說:“這樣吧,大家先交錢,我給大家寫收據。下午直接來拿東西好不好?”
客人猶豫。
畢竟是個小攤,跑了怎麼辦?
吳母就說:“我閨女就在鐵路商店上班,叫吳金巧。我攤子能跑,我閨女的鐵飯碗還能跑?今天排隊的客人,就按五塊錢一隻算,全當給大家賠罪了。”
鐵路上的人,那確實跑不了。
客人們互相一打聽,知道吳家真有人在鐵路上班,也就放心了。大不了去鐵路單位找人,鐵路局領導得管吧?
還能便宜五毛錢。
有客人問:“那我要是拿兩隻三隻,也是按五塊?”
“對,多少隻都按五塊算。”
原本隻想買一隻的客人,也都多加了一隻。
還有客人一口氣訂了十隻
算到最後,竟將下午的燒雞包圓了。
等人群散開,吳母喜笑顏開,拉著程樹誇。
“你家這丫頭真是機靈。”
程樹又說:“吳奶奶,你們下次直接問清楚客人要多少,寫上號牌,這樣後麵的客人就不用排隊了。”
吳母一想,這還真是好辦法。“對對對,我怎麼就沒想到。要是賣完,就讓客人先付錢,再給他們寫收據,另約時間,又避免麻煩了。”
也是這兩天突然銷量激增,才讓吳母手忙腳亂。
程樹讓張智博先回去。
“我去給我阿姨幫忙,等會做好了燒雞給你家送去,反正回去路過你們家屬院。”
張智博留下錢,“成,那我五點在車站等你,你就不用下車了。”
兩人約好時間,程樹就跟著李芸去了吳家。
吳家父子都不在家。畢竟李芸一個女人上門,吳家大哥跟她單獨相處不好。最近白天,吳鐵軍早早就去了朋友家,直到晚飯才回來。
李芸輕車熟路來到廚房,轉個身都艱難的廚房堆著一口鐵桶,裡麵都是李芸調製的鹵水。
底下爐火不息,滿屋子都是鹵水香味。
“芸姨,一桶鹵水是不是太少了?”
“沒辦法,這屋子你也看到了,那還有地方?”
程樹語出驚人:“咱們租個廚房吧?”
“什麼?”
“現在才剛進年關,後麵銷路會越來越好。火車站地方才多大,其他地方人都不過年了?”
像剛才的張智博,隨手就買了三隻燒雞。
這還是他們平時的消費。
他們家屬院的其他職工,是不是也能買得起吃得起?
省城好單位太多,條件好的職工更多,程樹不敢想這是多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