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六年春,荊州牧劉備在徹底消化了荊襄之地,兵精糧足,民心歸附之後,終於將目光投向了隆中對策中至關重要的下一步——益州。臥龍諸葛亮所描繪的“跨有荊益”藍圖,如同指路的明燈,照亮了劉備集團未來的方向。
襄陽州牧府內,氣氛莊重而隱含激動。核心文武齊聚一堂,商議西進大計。
劉備端坐主位,雖已年過半百,但眼中銳意不減反增,他環視眾人,沉聲道:“今荊州已定,然北有曹操虎視,東有孫權覬覦,終非久安之地。隆中對策,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孫權,內修政理,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備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今,當行第二步,兵發益州!諸君以為如何?”
軍師將軍諸葛亮羽扇輕搖,從容不迫地分析道:“主公所言,正合天時。益州牧劉璋,暗弱無能,政令不修,民有菜色而府庫空虛,賢才抑鬱而奸佞當道。更兼其與漢中張魯,有殺母之仇,連年征戰,民疲師老。此真乃天賜良機也!”
他走到巨大的西川地圖前,繼續道:“然益州險塞,劍閣、葭萌關天下雄關,若強攻,必損失慘重,曠日持久,恐曹操、孫權乘虛而入。亮有一計,可不費太多兵力,名正言順入川。”
“哦?計將安出?”劉備身體微微前傾。
諸葛亮微微一笑:“劉璋性疑,且懼張魯如虎。我可遣一能言善辯之士入川,陳說利害,言主公願念在同宗之誼,提兵相助,共討張魯。劉璋為解眼前之危,必會應允。屆時,我軍便可借道入川,以助戰為名,徐徐圖之。待其醒悟,大勢去矣!”
張合、文醜等將領聞言,皆露興奮之色。張合抱拳道:“軍師妙計!末將願為先鋒,為主公奪取頭功!”
文醜亦大聲道:“某這柄大刀,早已饑渴難耐!正好去會會那西川的將領!”
劉備見麾下士氣高昂,謀臣有妙策,心中大定,遂下定決心:“好!便依孔明之計!憲和簡雍),你素來能言,此番便由你為使,攜我親筆信與厚禮,前往成都,麵見劉季玉劉璋)!”
簡雍入川,劉璋納客
簡雍領命,帶著劉備言辭懇切的書信和豐厚的禮物,一路跋涉,抵達成都。信中,劉備極力渲染同宗之情,痛斥張魯“米賊”禍亂漢室,表示願儘起荊州之兵,助劉璋掃平漢中,永絕後患,事成之後,劉備願退回荊州,益州之地儘歸劉璋。
劉璋本就為張魯之事焦頭爛額,麾下謀士如張鬆、法正等人,早已對劉璋失望,暗中傾向劉備。在張鬆、法正等人的極力勸說下,劉璋果然中計,大喜過望,不顧黃權、王累等忠直之臣的拚死勸諫王累甚至以死相諫,自懸於城門),決意迎劉備入川。
他不僅回信答應了劉備的“好意”,更派法正為使,返回荊州,正式邀請劉備率軍入蜀,並提供了大量的糧草軍資,約定劉備軍至涪城今四川綿陽)相會。
荊州點兵,臥龍定策
接到劉璋的回信和法正帶來的詳細情況,劉備再不遲疑,立刻在荊州點兵。
以諸葛亮總攬荊州留守事宜,總督南郡、襄陽、江夏等地軍政,以、張合、文醜及大將霍峻原劉表部將,善守)輔之,留下精兵三萬,嚴防北麵的曹操與東麵的孫權。諸葛亮深知責任重大,向劉備保證必保荊州無虞。
劉備則自為主帥,以龐統鳳雛)為隨軍軍師,以黃忠、魏延原荊州將領,此時已歸劉備)、陳到劉備親軍白毦兵統領)等為大將,起馬步軍兵四萬,號稱五萬,擇吉日誓師,浩浩蕩蕩,沿長江逆流而上,經巫峽,入巴郡,正式踏上了奪取益州的征程。
初入西川,涪城會盟
劉備大軍一路西進,所過之處,秋毫無犯,宣揚仁義,安撫地方,與劉璋麾下軍紀敗壞的部隊形成鮮明對比,贏得了不少巴蜀士民的好感。
抵達巴郡重鎮江州今重慶)後,稍作休整,便繼續北上,抵達涪城。劉璋早已在此等候,親自出城迎接。兩人相見,執手言歡,仿佛至親兄弟。劉璋設宴款待劉備及其麾下將領,席間氣氛融洽,賓主儘歡。
然而,在這看似和諧的場麵下,暗流已然湧動。龐統於席間暗中觀察劉璋及其麾下文武,見劉璋確實暗弱,其麾下如張任、劉璝、泠苞、鄧賢等將領雖對劉備抱有警惕,但亦難挽大局。而法正、張鬆等人,則與劉備方麵眉目傳情,暗通款曲。
涪城會盟後,劉璋返回成都,留下部分軍隊歸劉備“節製”,並提供糧草,催促劉備北上攻打張魯。
劉備則率軍進駐葭萌關今四川廣元西南),此地乃入川咽喉,北拒張魯,南望成都。他並未立刻對張魯用兵,而是以此為基地,厚樹恩德,收攬民心,同時與法正、張鬆等人密謀,等待一舉奪取益州的最佳時機。
劉備兵發益州,標誌著天下鼎足之勢的最終一角,開始了激烈的鑄造。荊州的猛虎,已然將爪牙探入了富庶而險要的西川盆地。一場決定西南歸屬,也深刻影響未來天下格局的大戲,正式在巴山蜀水間拉開了帷幕。劉璋的昏聵,劉備的隱忍,諸葛亮的運籌,龐統的奇謀,以及西川本土勢力的向背,都將在這片土地上激烈碰撞。
喜歡三國爭霸之再造大漢請大家收藏:()三國爭霸之再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