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節:荊棘王冠下的藍圖
“曉光”係統在網絡空間初戰告捷,如同在彌漫的硝煙中點燃了一盞風燈,微弱卻堅定地照亮了一小片淨土。但林曉月深知,對抗“星耀會”這種級彆的敵人,僅靠技術防禦是遠遠不夠的。真正的堡壘,必須建立在堅實的社會結構與健康的人心之上。否則,即使網絡被淨化,現實世界的坍塌同樣會導致文明的終結。
她坐在星耀總部頂層的辦公室裡,麵前攤開的不是財報,而是一份被她塗改得密密麻麻、充滿各種箭頭和奇怪批注諸如“此處需要摸魚緩衝區”、“反內卷警報線”)的新型企業架構藍圖。窗外是繁華的都市,而她的目光卻穿透了玻璃,落在了更深遠的地方。
“是時候給這個‘王國’動動手術了。”她喃喃自語,指尖敲打著桌麵上“活力生態”四個大字,“總不能外麵打著仗,家裡還在搞996福報,那不成地獄笑話了?”
她召來了核心團隊——趙小暖、蘇瑾、老周,以及幾位在曆次危機中表現出忠誠和遠見的高管,當然,還有通過全息投影參與的顧雲深。
“各位,”林曉月開門見山,將她的“藍圖”投影到空中,“星耀和沈氏,不能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商業帝國了。它應該成為一個‘活力生態’,一個能自我更新、鼓勵創新、並且……能讓人喘口氣的地方。”
她開始闡述她的核心改革方案:
“第一,設立‘夢想孵化基金’。任何員工,隻要有可行的創意,無論是否與本職工作相關,都可以申請資金和資源支持,內部創業。星耀提供平台和風險緩衝。”
“第二,建立‘失敗保障金’製度。創業失敗,或者項目受挫,核心參與者不僅不會失業,還能獲得一年的基本生活保障和技能再培訓機會,確保他們沒有後顧之憂。”
“第三,全麵推行‘彈性貢獻值’考核。廢除僵化的kpi,轉向對員工創新能力、協作精神、知識分享等綜合價值的評估。簡單說,就是鼓勵‘有用的摸魚’,打擊‘無效的內卷’!”
話音未落,會議室裡已是嘩然。
以三叔公為首的幾個保守派元老臉色鐵青,錢董事更是直接拍案而起:“胡鬨!這簡直是胡鬨!林曉月!你這是要散儘家財,把公司變成慈善機構和幼兒園嗎?不計成本的投入?失敗還有保障?那誰還願意努力?效率何在?利潤何在?!”
趙小暖緊張地攥緊了衣角,蘇瑾微微蹙眉思索,老周則盯著藍圖上的技術架構部分,眼神發亮。
全息投影裡的顧雲深,神情依舊淡漠,但並未出言反對,隻是冷靜地提問:“風險管控模型和資源分配算法,有初步方案了嗎?”
林曉月對顧雲深點了點頭:“正在用‘曉光’的輔助決策模塊進行模擬推演。”然後她轉向暴怒的錢董事,臉上露出了一個混合著無辜和狡黠的笑容:“錢董事,您彆急啊。您看,按照傳統模式,我們跟‘星耀會’打,打得過嗎?他們玩的是‘格式化’,我們要是連自己人都活得像個被設定好程序的機器人,那還抵抗什麼?直接投降算了。”
她站起身,走到投影前,指著“活力生態”的核心區域:“我們要打造的,是‘星耀會’無法理解和複製的優勢——人性的複雜、創造力的隨機、以及……在壓力下依然能保持快樂和希望的能力。這,才是我們最堅固的‘基石’。”
中節:破土的新芽與質疑的寒風
儘管阻力巨大,但在林曉月的強勢推動和沈瀚山老爺子的默許下,改革還是頂著巨大的壓力啟動了。
“夢想孵化基金”和“失敗保障金”製度一經公布,在整個集團乃至業界掀起了軒然大波。外界嘲諷這是“千金大小姐的任性胡為”,是“注定破產的烏托邦實驗”。內部也是暗流湧動,既有年輕員工摩拳擦掌的興奮,也有中層管理者對失控的擔憂,更有保守派的冷眼旁觀,等著看笑話。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出現了。一個名叫陳濤的底層程序員,提交了一份關於利用“曉光”網絡邊緣計算節點進行分布式氣候數據監測的構想。按照舊有流程,這種與公司主業無關、且風險極高的想法會直接被斃掉。但這一次,項目經過了“曉光”係統的快速評估評估其潛在社會價值和創新性),竟然真的獲得了一筆啟動資金和一個臨時的跨部門小組。
消息傳出,一片嘩然。
“看到了吧!我就說這是亂來!”
“那個陳濤,平時就不務正業,這下可找到冤大頭了!”
錢董事更是氣得在辦公室裡摔了杯子,揚言要聯合其他股東彈劾林曉月。
就連趙小暖都私下找到林曉月,擔憂地問:“大佬,這個陳濤的項目……真的能行嗎?萬一失敗了,那些反對的聲音……”
林曉月正在辦公室裡對著一個迷你火鍋煮丸子,聞言頭也不抬:“小暖啊,你知道種樹最重要的是什麼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趙小暖一愣:“啊?澆水?施肥?”
“是允許它失敗。”林曉月夾起一個丸子,吹了吹氣,“十棵樹苗裡死掉七棵,很正常。但隻要有三棵活下來,就能成林。我們現在要種的,就是一片能抵抗‘格式化’寒流的森林。怕失敗?那不如直接把自己凍在冰箱裡保鮮。”
下節:初現的曙光與暗處的獠牙
就在內部爭議沸反盈天之時,陳濤的項目組在經曆了數次技術瓶頸和團隊摩擦後,竟真的取得了突破。他們成功利用閒置的計算資源,構建了一個低成本、高覆蓋度的區域性氣候微變化監測模型,其數據精度甚至超過了某些官方機構!一家國際環保組織主動找上門尋求合作,帶來了意想不到的聲譽和間接收益。
這第一株破土而出的“新芽”,雖然稚嫩,卻極具象征意義。它像一束強光,刺破了質疑的陰雲。
緊接著,更多被壓抑的創造力開始迸發。有設計師提出了融合非遺工藝的潮流ip方案;有工程師利用廢棄材料研發了新的環保包裝;甚至後勤部的大媽都提交了一個關於優化園區垃圾分類回收的“金點子”……雖然其中大部分項目注定不會產生直接利潤,甚至有些看起來天真可笑,但整個公司的氛圍,卻以一種肉眼可見的速度,從過去的緊繃、焦慮,轉向了一種活躍的、充滿嘗試精神的“鬆弛感”。
這種變化,反映在“曉光”網絡的監測數據上,就是屬於星耀沈氏體係範圍內的網絡空間,那些細微的“意識淤積點”的生成速度明顯減緩,甚至有些區域開始了自發的“淨化”。
顧雲深在分析數據後,對林曉月表示:“你的‘生態’理論,正在產生正向反饋。員工的創造力和歸屬感,本身就成了對抗意識汙染的微弱‘抗體’。”
林曉月得意地晃了晃腦袋:“看吧,我就說,‘摸魚’……啊不,是‘激發主觀能動性’,才是第一生產力!”
然而,就在這片初現的生機之下,暗流依舊洶湧。
“曉光”係統的全球監測網捕捉到,一股異常的資金流和輿論力量,開始有針對性地狙擊星耀體係內那些剛剛萌芽的創新項目,手段卑劣,包括惡意挖角、散布謠言、甚至技術破壞。同時,網絡上關於林曉月“任性妄為、掏空家族”的負麵輿論再次被大規模炒作。
顧雲深發來加密信息:“是‘星耀會’的反撲。他們無法容忍這種充滿‘不確定性’和‘人性雜質’的生態存在。這印證了你的方向是對的,但也意味著,接下來的路會更難走。”
林曉月看著屏幕上那些被惡意攻擊的項目名單,眼神冷了下來,嘴角卻勾起一抹桀驁的弧度:
“來唄!正好用他們來給我的‘活力生態’當磨刀石!看看是他們‘格式化’的鐮刀快,還是我們這群‘雜草’的生命力更旺!”
她按下內部通訊鍵,語氣輕鬆得像是在點一份外賣:
“通知下去,所有受到惡意攻擊的項目組,防禦和反擊所需資源,由集團‘風險基金’全額承擔!另外,告訴食堂,今晚加餐,火鍋管夠!吃飽了,才有力氣跟流氓打架!”
喜歡鹹魚少女,危!請大家收藏:()鹹魚少女,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