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唐門篇4_影綜:我在韓劇做有錢人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4章 唐門篇4(1 / 1)

楊錦天揉著剛剛被叔公敲過的地方,消化著這段錯綜複雜、跨越國仇家恨的往事,腦子裡突然冒出一個有點不合時宜卻又充滿孩子氣的問題,他好奇地歪著頭問:

“叔公,那照這麼說……這烈陽會,算不算是……‘x奸’啊?”

“奸你個鬼!”

話音剛落,楊錦天另一邊腦袋又結結實實挨了楊程月一記反手巴掌,力道不輕,打得他齜牙咧嘴。

“哎喲!叔公!怎麼又打我!”楊錦天委屈地抱頭。

楊程月吹胡子瞪眼,沒好氣地罵道:“你小子會不會說話!?我爹楊前鋒)你太爺的骨灰壇子還是當年烈陽會的人拚死從那邊送回來的!我要說他們是x奸,那我成什麼了?我豈不是連‘奸’都不如?我有病啊我!”

他頓了頓,語氣從惱怒轉為一種極其複雜的感慨,眼中流露出對那段往事的唏噓:

“而且,‘x奸’這詞根本用不到他們頭上。你根本不明白,烈陽會那幫人,他們恨起東島那些當權的、搞侵略的王八蛋,可比我們中原人狠多了!恨得咬牙切齒,刻骨銘心!”

楊錦天愣住了:“啊?為什麼?他們不也是東島人嗎?”

楊程月歎了口氣,解釋道:“這就是一筆爛賬了。說起來,烈陽會的前身,或者說他們的核心源流,在東島那邊已經被當權者追殺了上千年了!他們的理念、他們的傳承,跟後來主導東島的那些勢力根本就是死敵,勢不兩立!”

“他們被逼得沒辦法的時候,祖上早就有人逃難到中原來避禍,一待就是幾代人,有些甚至直接被我們同化了,姓都改了,徹底成了咱們這邊的人。你說,他們對那個把他們祖輩逼得背井離鄉、趕儘殺絕的‘東島’,能有什麼好感?”

“所以啊,”楊程月總結道,語氣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意味,“他們對那邊某些人的恨,是家仇,是世仇,是延續了千百年的血仇!跟我們因為抗戰而起的國仇,性質不一樣,但激烈程度恐怕有過之而無不及。幫我們,既是遵守對我楊重山太叔公的誓言,也是借我們的手,報他們自己的千年之仇。”

“這幫人……唉,說起來也是幫苦命的可憐人,但又是一群極其危險、執念深重的家夥。”楊程月的語氣充滿了複雜的情緒,有感激,有同情,有警惕,也有幾分道不清的淵源之感。

楊錦天聽得目瞪口呆,這才明白,原來在這看似簡單的“幫忙”背後,竟然牽扯著如此深遠和複雜的恩怨情仇。烈陽會的形象在他心中,從一個模糊的“境外勢力”,瞬間變得立體而矛盾起來。

楊程月對烈陽會的感情確實極其複雜,如同一團亂麻。感恩,是因為他們冒險送回父親骸骨,並在抗戰中刺殺日寇高層;排斥與怨恨,則源於另一段更為慘痛的經曆——綿山之戰後,拔劍門所遭遇的無妄之災。

當年綿山一戰,烈陽會長與三大劍客施展出精純無比的斬天拔劍術,重創唐門十傑。這威力無窮、特征鮮明的劍法,立刻被幸存下來的楊烈等人認出!

消息傳回國內,江湖嘩然!尤其是在與唐門素有齟齬的圈子裡,各種猜測和謠言四起。唐門更是直接將矛頭指向了拔劍門,質問他們為何將家傳絕學授予東島之人,是否與敵方有所勾結?

當時的拔劍門,正值楊重山老爺子遇害後、與唐門十年血戰元氣大傷、尚未完全恢複之時。麵對這突如其來的指控,他們簡直是百口莫辯,陷入了巨大的自證陷阱!

他們無法解釋為什麼東島人會使用他們的不傳之秘,因為真正的知情者深知這與楊重山當年的贈予有關,但此事關乎先祖決策與烈陽會隱秘,根本無法公之於眾。

一方麵要承受來自唐門和部分不明真相江湖同道的巨大壓力甚至敵意,另一方麵,國難當頭,拔劍門人骨子裡的血性並未泯滅。

為了證明清白,也為了家國大義,當時的拔劍門做出了一個極其悲壯的決定:他們幾乎傾儘全派之力,主動請纓,奔赴最危險的前線,專挑最難啃的硬骨頭打!他們要用最慘烈的方式,用自己和敵人的血,來洗刷這莫須有的嫌疑!

結果是……近乎全軍覆沒的犧牲。

拔劍門的門人弟子,在之後的幾場關鍵戰役中,衝鋒在前,斷後在後,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也絕不後退。他們用行動詮釋了何為慷慨悲歌,用幾乎滅門的代價,證明了他們對這片土地的忠誠與熱愛。

等到江湖小棧後續更詳細的調查報告慢慢被高層知曉時包括烈陽會救助平民、送回楊氏骸骨、以及他們與東島當權者千年世仇的背景),一切都晚了。

拔劍門的山門前,幾乎已經空無一人。隻剩下一個被楊家其他分支悄悄接走、保護起來的幼童——楊程軍。

許多當初曾質疑、譴責甚至落井下石的江湖前輩,在得知全部真相後,內心都充滿了無地自容的愧疚。他們意識到,自己一時的義憤和口嗨,間接導致了一個忠烈之門近乎滅族的悲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從此以後,許多知情的老人見到被楊家撫養長大的楊程軍時,總會不由自主地低下頭,不敢與他對視。那孩子沉默的眼神,仿佛時刻在拷問著他們的良知。那是知道自己錯了,卻永遠無法彌補,隻能背負著這份愧疚度過餘生的沉重。他們虧欠拔劍門,虧欠楊家,更虧欠這個一夜之間失去所有親人的孩子。

這就是一段令人扼腕的因果循環:

因:唐炳為私利刺殺楊重山,結下血仇。

果:楊家十年報複,唐門元氣大傷。

因:楊重山贈技烈陽會,埋下伏筆。

果:烈陽會為報仇介入綿山之戰,使用斬天拔劍術。

因:斬天拔劍術暴露,引發唐門及江湖對拔劍門的猜疑。

果:拔劍門為自證清白,慷慨赴死,近乎滅門。

最終果:江湖眾人愧疚難當,楊程軍成遺孤,所有恩怨糾纏更深。

烈陽會、唐門、拔劍門楊家),這三方的仇恨就此死死糾纏在一起,難以化解。烈陽會報複了唐門,卻也間接害死了他們誓死效忠的“陛下”的滿門忠烈。這筆賬,又該如何算?其中曲折與無奈,正是楊程月對烈陽會又感恩又排斥的根源所在。

回首這段浸透了血與火、恩與仇的往事,各方立場交織,對錯難分,最終化作一聲沉重的歎息。

最無辜者,莫過於拔劍門。其禍起之因,僅僅是門長楊重山老爺子一句仗義執言,便招致殺身之禍。其後人謹守門風,於國難當頭之際,本欲傾力報國,卻因無法言明的祖上淵源贈技烈陽會),被卷入無端的猜忌與自證陷阱。為證清白,全門上下慷慨赴死,幾近滅門,其情可憫,其境可悲,其犧牲壯烈,堪稱這段恩怨中最大的悲劇。他們從未做錯什麼,卻承受了最慘痛的代價。

烈陽會,其行可議,其心可鑒,其情可原。他們恪守誓言,銘記楊重山厚恩,於抗戰中刺殺敵酋,救助無辜,送回英烈骸骨,此為大義。他們針對唐門的報複,源於效忠以及為楊重山複仇的執念,手段酷烈,雖情有可原,但其在綿山施展斬天拔劍術,間接將拔劍門置於死地,客觀上造成了恩人門派的覆滅,其行為本身充滿了矛盾的悲劇色彩。他們算不得錯,卻也在因果鏈上推了一把。

唐門,既是慷慨壯烈的英豪,亦是仇恨最初的播種者。於國族存亡之際,唐門十傑挺身而出,刺殺敵寇,血戰綿山,其行可歌可泣,無愧於“英豪”二字。然而,追溯源頭,若非當年唐炳文為私利,以卑劣手段刺殺仁厚的楊重山,便不會結下這最初的血仇,也不會引來烈陽會不死不休的報複,更不會導致後續一係列連鎖反應。他們是國難的英雄,卻是這場綿延數十年私仇的“因”的製造者。功過難以相抵,其壯烈與其最初的卑劣,形成了尖銳的矛盾。

命運的無奈與輪回正在於此:

當楊家曆經十年報複,或許內心仇恨稍平,試圖讓往事隨風之時,新的仇恨綿山之戰、拔劍門覆滅)又由烈陽會之手種下,迫使楊家不得不再次麵對。當唐門在抗戰中流儘鮮血,或許自以為償還了部分罪孽時,卻發現舊的仇家未消,新的仇家烈陽會)又至,恩怨更深。當烈陽會以為終於為恩人複仇,卻可能間接導致了恩人宗門的毀滅,其心中之苦悶與矛盾,可想而知。

這是一場沒有贏家的仇恨輪回。每個人都基於自身的立場、誓言、仇恨而行動,似乎都有其“正確”的理由,卻共同編織了一張越來越緊、無法掙脫的網。每一次試圖了結,都會催生新的因果;每一次以為的終點,都不過是另一段恩怨的起點。

這種深深的宿命無力感,超越了簡單的對錯評判。它讓人不禁想問:仇恨的鏈條究竟要如何才能真正斬斷?是否真要有某一方徹底流儘鮮血,這循環才能終止?還是說,在這國仇家恨交織的大時代背景下,個人的恩怨情仇,注定隻能如同浮萍,被命運的洪流裹挾著,奔向不可知的、充滿悲情的終點?

這,或許就是這段往事最令人唏噓之處。

喜歡影綜:我在韓劇做有錢人請大家收藏:()影綜:我在韓劇做有錢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活在崩壞世界 娛樂:帶萌寶出道後我爆紅了 出獄後,我靠風控送仇人再入獄 確診絕症後,我成了旅行區頂流 氪金變強?爹,你到底有多少資產 搬家七次,七位病嬌青梅還在追我 敢用預製菜?我直播溯源中央廚房 離開山區?不,我要留下來 六零年屯裡,我開係統商城當萬元 都有空間了那不得重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