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晨四點,天色還是一片沉沉的墨藍,隻有東邊天際透出一絲極淡的魚肚白。老君觀的木門發出輕微的吱呀聲,楊錦天提著兩個碩大的木桶,身影利落地閃出。他深吸一口山間清冽潮濕的空氣,眼中微不可察地掠過一絲淡金色的光芒,混沌體蘊含的陽之真炁自然流轉,周遭黑暗的景物在他眼中清晰如同白晝。
他並非獨行。身後,十幾位修煉極陽訣的師兄弟也陸續出來,個個沉默寡言,卻動作迅捷,如同融入夜色的豹子。這是老君觀雷打不動的晨課——下山取水。十年如一日,無論寒暑,無論弟子們日後是去海關、特種部門還是像大師兄義舟那樣選擇留守,這項基礎的錘煉從未間斷。
腳步踏在濕滑的青石階上,發出沙沙的輕響。身影在山林間快速穿梭,下山時重心沉穩,上山時氣息悠長。儘管楊錦天昨天帶回了那些令人眼花繚亂的數碼產品,但此刻,所有人都心無旁騖。玩物並不喪誌,真正的修行早已刻入骨髓。一個多小時的高強度奔行結束,眾人回到山頂,額頭微微見汗,氣血暢通。大家各自活動筋骨,拉伸肌肉,然後麵向東方即將噴薄而出的朝陽,盤膝坐下,調整呼吸,汲取那一縷初生紫氣。這是極陽訣和混沌體修煉的黃金時刻。
六點左右,天色大亮,眾人返回道觀。院子裡立刻熱鬨起來,淘米的、生火的、劈柴的,各有分工,井然有序。楊錦天剛回來又是送禮又是給錢,師兄們自然不肯讓他再乾這些雜活,便讓他自己活動。楊錦天也樂得清靜,在院中空地拉開架勢,緩緩演練起一套白眉拳,動作短促剛猛,勁力含而不發。
“喲,小師弟,四年不見,讓二師兄看看你的拳腳生疏了沒有?”一個洪亮的聲音響起。隻見二師兄義雄笑著走了過來,他身形比大師兄稍矮,但更加精壯,眼神銳利,一身氣血充盈,顯然修為又有精進。義雄早已出師,如今在海關某特殊部門任職,戰鬥力高達四萬六千,是觀裡有數的高手,這次是休假回山進修。
楊錦天眼睛一亮:“正想請二師兄指點!”他的白眉拳、螳螂拳乃至洪拳根基,都是二師兄一手打下的。
兩人也不多話,在場中站定,互相行了個禮,便同時發動。都是白眉拳的起手式,講究一個“搶中”,搶占中線,短橋窄馬,勁發寸間。頓時,場中拳風呼嘯,身影交錯。啪啪啪的肢體碰撞聲密集如雨點。
義雄的拳法老辣沉穩,經驗極其豐富,每一招都攻守兼備,對距離和時機的把握妙到毫巔。楊錦天的拳法則多了一份靈動的變通,融合了他在百新國曆練中汲取的一些技巧,時而詭譎,時而剛猛。兩人在方寸之地輾轉騰挪,將白眉拳近身短打的特點發揮得淋漓儘致。
四年前,楊錦天年紀尚輕,修為遠不及二師兄,往往支撐不了多久便會落敗。如今四年過去,他戰鬥力提升至四萬二千,雖然仍與二師兄有四千功力的差距,但已有一戰之力。兩人拳來腳往,竟鬥了數十回合不分勝負。
最終,還是義雄憑借更勝一籌的戰鬥經驗和更深厚的炁勁,抓住楊錦天一個微小的破綻,一記精準的“穿心肘”破開防禦,輕輕點在他的胸口。力道控製得極好,隻是讓楊錦天身形一晃,後退了半步。
“哈哈,好小子!進步太大了!”義雄收勢,暢快地大笑起來,拍了拍楊錦天的肩膀。
楊錦天雖然輸了,卻感覺渾身舒暢,咧嘴笑道:“還是二師兄厲害,經驗比我老道多了。”這種勢均力敵、全力以赴的實戰,讓他感到一種久違的酣暢淋漓。這和在百新國與月叔公楊程月切磋時完全不同。月叔公修為已接近半步絕頂,境界差距太大,動手時總是暗暗留手,生怕傷到他,那種感覺更像是長輩喂招,而非真正的較量。而和二師兄對打,是實打實的切磋,可以儘情施展,敗也敗得心服口服。
這種回歸簡單修煉生活的感覺,讓他從百新國那錯綜複雜的感情漩渦和暗流洶湧的局勢中徹底抽離出來,心靈獲得了難得的寧靜與自在。在這裡,他隻是一個需要早起、需要練功、會被師兄“教訓”的普通弟子,這種純粹,千金不換。晨光灑滿院落,灶間傳來粥米的香氣,師兄弟們的笑罵聲隱約可聞,這一切構成了一幅平淡卻真實的畫卷,讓楊錦天深深沉浸其中。
早課的鐘聲歇,香爐中的青煙尚未散儘,楊錦天便已起身,從兵器架上取下一柄趁手的木劍。老君觀劍法傳承繁多,諸如淩厲詭譎的玄陰十三劍、追求極致速度的疾風閃電劍,乃至那傳說中威力無儔、非絕頂之境難以真正施展的“一劍開天”,皆是令異人界側目的絕學。然而,每日清晨雷打不動必須練習的,卻是那套看似樸實無華的入門劍法——龍蛇劍法。
此劍法來曆極為不凡,並非老君觀原有,而是源自楊家,由第二次“絕望之戰”中力挽狂瀾、被尊為“亞聖”的先祖楊長恒所創。當年楊長恒目睹世間艱險,弟子門人常因不知變通而隕落,故創出此劍,其核心真意並非殺伐取勝,而在於“存身”二字。強調的是如龍升天、似蛇入草般的適應性,能根據環境、敵手的不同而靈活調整自身狀態,能屈能伸,變幻莫測。這種變化並非怯懦,而是一種極高的生存智慧,是對外部凶險的主動適應與駕馭。後來,有楊氏子弟拜入老君觀,將此劍法作為“見麵禮”獻上,因其蘊含的“順應自然、靈動變化”之道與道家思想暗合,且築基效果極佳,便被納為入門弟子的必修劍法,世代傳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師父劉仁勇對此劍法推崇備至,常掛嘴邊的話便是:“沒學會打人之前,先給老子學會跑路!你打人未必能打贏,但跑路要是跑輸了,那可就真玩完了!”這龍蛇劍法中,正蘊含著一套極高明的輕身提縱、閃轉騰挪之術,與劍招緊密結合,可謂將“趨利避害”發揮到了極致。
楊錦天持劍而立,心神沉澱。他雖然對敵時更慣用大伏魔掌或是丹炁之法,但在劍術上的造詣卻絲毫不弱,這源於老君觀嚴格的基礎訓練。隻見他手腕一抖,木劍劃破空氣,發出“嗡”的一聲輕鳴,演練正式開始。
起手式“龍潛於淵”,身形微沉,劍尖低垂,氣息內斂,仿佛巨龍蟄伏於深潭,靜待時機。緊接著劍勢一轉,化為“蛇行草莽”,步法變得詭秘輕盈,劍走偏鋒,貼地而行,儘顯隱蔽與靈動。隨後招式展開,“龍躍雲津”縱身疾刺,氣勢陡升;“蛇盤險隘”則驟然收斂,劍光環繞周身,守得滴水不漏。
劍招時而大開大合,如龍騰九霄,帶著一股不屈的傲然;時而刁鑽狠辣,如毒蛇出洞,於不可能的角度發起致命一擊。他的身法也隨之不斷變化,忽而高躍,忽而低伏,腳步踩踏著玄奧的方位,正是劍法中蘊含的輕功步法。整個演練過程,動靜結合,剛柔並濟,將“龍蛇之變”的精髓展現得淋漓儘致。劍光繚繞間,他身形飄忽,仿佛真的化作了一龍一蛇,在這清晨的道觀庭院中演繹著生存與變化的至高哲理。
他練得極其認真,每一式都力求精準,蘊含真意。四年未回,但這套刻入骨髓的劍法卻沒有絲毫生疏。木劍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時而如驚龍怒嘯,時而如靈蛇吐信。他知道,這看似基礎的劍法,實則是萬丈高樓的根基,其中蘊含的應變之道與身法秘訣,不知多少次在險境中助他脫身。
一套劍法練完,楊錦天收勢而立,額角見汗,氣息卻依舊綿長。他輕輕撫過木劍的劍身,心中對那位素未謀麵的亞聖先祖充滿了敬意。這門為“生存”而創的劍法,其價值,或許並不遜於任何一門追求“殺伐”的絕學。在這紛擾的異人世界,有時候,能好好地活下去,本身就需要極大的智慧和實力。而龍蛇劍法,正是傳授這種智慧與實力的第一步,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步。
喜歡影綜:我在韓劇做有錢人請大家收藏:()影綜:我在韓劇做有錢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