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灼灼風流22_影綜:我在韓劇做有錢人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13章 灼灼風流22(1 / 2)

隨著楊灼烈在百新國的根基漸穩,他真正的底氣與班底,終於從遙遠的故土抵達了這片新征服的土地。這並非朝廷的援軍,而是獨屬於他楊灼烈,或者說,獨屬於楊家四房的力量。

首先到來的,是與他同輩的四位堂兄弟,皆是四房年輕一代的精英:

楊灼言,二十六歲,麵容帶著常年在田間地頭觀察的沉穩,雖不似楊灼烈般銳氣逼人,眼神卻透著務實與堅韌。他乃“農科士”出身,戰鬥力四萬一千,精於農事稼穡,對土壤、水利、作物選育有著極深的研究。

楊灼文,二十五歲,氣質更顯精明,嘴角常掛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他是“商科士”,戰鬥力四萬二千,擅於籌算、經營,對貨殖之道、市場流通嗅覺靈敏。

楊灼遠,二十二歲,與楊灼文氣質相類,卻更顯活絡。他專攻“商業管理”,戰鬥力四萬,是打理具體產業、協調各方關係的好手。

楊灼辰,二十二歲,眉宇間帶著一股邊地軍旅的煞氣,身姿挺拔如槍。他是邊軍出身,戰鬥力四萬二千,擅練兵、布防,作風硬朗。

這四人,便是四房在文、武、農、商四個領域的核心代表,是楊灼烈父親生前精心為子弟規劃的道路成果。除了那位需要鎮守家族在某個小世界重要基業、無法輕動的楊灼明之外,四房年輕一代的精華,可謂儘數彙聚於此。

緊隨其後抵達的,是楊灼烈父親生前留下的老臣團隊。人數不多,約二十餘人,但個個氣息沉穩,眼神銳利。他們大多是看著楊灼烈長大的家族老人,忠誠毋庸置疑。戰鬥力普遍在四萬到四萬二千之間,是處理具體事務、執行命令的中堅力量。其中甚至有兩位須發皆白的老者,氣息淵深,戰鬥力赫然達到了四萬七千與四萬八千!這在四房體係中,已是頂級的戰力支柱。當然,若與大房那深不可測的底蘊相比,依舊顯得單薄,但於楊灼烈而言,這已是父親能為他留下的、最寶貴的遺產,足以支撐他在此開創基業。

有了這批真正信得過的自己人抵達,楊灼烈終於可以放開手腳,大刀闊斧地推行他的計劃。第一件要事,便是興建新的總督府。

他楊灼烈是要在此地做“開基始祖”的,府邸豈能寒酸?新的總督府選址在漢水城地勢最佳、視野最開闊的北城區,設計圖完全采用中州規製,力求宏偉氣派,彰顯權威與文明。他財大氣粗,直接宣布工程“包吃、包住、另加工錢”,而且是現銀結算!

此時正值寒冬,百新國許多底層百姓和工匠正為衣食發愁。楊灼烈這一舉措,如同雪中送炭,消息傳出,應者雲集。大量熟練的工匠、壯勞力湧向工地,原本因戰亂而蕭條的漢水城,竟因這一項工程,提前煥發出了一絲生機與活力。

興建如此規模的府邸,所需物料極多。許多上好的木料、石料、乃至特殊的塗料,百新國本地都極度匱乏,需要不遠萬裡從中州運來。這也讓楊灼烈更加清晰地認識到此地的貧瘠——除了稻米產量尚可,以及山中有些山參、皮毛等特產外,幾乎彆無長物。甚至連提高糧食產量至關重要的化肥,都需要依賴進口。聖人趙虎時代便已奠定基礎的化學知識,經過千年發展,化肥早已能規模化生產。)

麵對這種局麵,楊灼烈並未氣餒,反而激發了更強的開拓之心。他召集了幾位堂兄弟與心腹老臣,連日商議。

“此地貧瘠,但並非無可作為。”楊灼烈鋪開地圖,目光銳利,“灼文、灼遠,你二人負責一事——在本地籌建工坊,研製玻璃生產!”

“玻璃?”楊灼文眼中精光一閃,“侯爺是想……賣給東島?”

“不錯!”楊灼烈點頭,“東島如今戰國紛爭,那些大小軍閥,一個個窮兵黷武,卻又極好麵子,講究排場。一麵清晰明亮的玻璃鏡,在東島能賣出何等天價,你們應該清楚。何況,當年烈陽王曾教導當地人養殖珍珠,東島珍珠品質頂級,享譽海外。我們用玻璃鏡、玻璃器皿,去換他們的金銀、珍珠,這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楊灼遠立刻接口:“此事大有可為!東島金銀礦藏豐富,珍珠更是硬通貨。我們隻需掌握玻璃工藝,便能撬動巨大財富。”

楊灼烈又看向楊灼言:“灼言,你負責農事。開春後,引進新稻種、推廣堆肥技術和新式農具之事,必須抓緊。糧食,是穩定之本。”

“灼辰,你與幾位老統領,負責整訓我們帶來的部曲,同時嚴密監控李成貴殘餘勢力及各地豪強,確保萬無一失。”

安排妥當後,楊灼烈又伏案疾書,寫下一封封密信。這些信,有的發往中州,動用他父親留下的人脈關係,采購物資、招募更多工匠;有的則是呈報給他的皇帝舅舅。在給皇帝的奏報中,他詳細闡述了自己的治理思路:

首先,嚴格限製百新國發展重工業,尤其是鋼鐵冶煉,“以防利器滋生叛逆之心”。其次,利用百新國的人力資源優勢,在農閒時節組織大量農民開采優質的煤炭資源,大部分運回大明,小部分留作自用。再次,大力開發本地的山參、皮毛等特產,通過官方控製的貿易渠道,換取大明生產的化肥、鐵器有限額)、布匹、書籍等必需品,既滿足本地需求,更可充盈國庫收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的思路清晰而深遠,並非一味盤剝,而是在控製與開發之間尋找平衡,既要確保統治安全,又要逐步將這片土地納入中原的經濟文化體係,使其真正成為帝國有機的一部分,而非一個單純的輸血包袱。

接連數日的忙碌,讓楊灼烈幾乎住在了前院的書房。燈火常常徹夜不熄,他與堂兄弟、老臣們商議的聲音,有時會持續到黎明。

而在後宅,被冷落了的素環,每日裡對著滿室華美的珠寶綢緞,心中卻空落落的。她知道自己身份低微,不敢奢求獨占恩寵,但那個闖入她生命、給予她前所未有寵溺與溫暖的男人,一連多日不曾踏入她的房門,還是讓她感到了深深的不安和思念。她時常借口送些點心湯水,悄悄走到前院書房附近,隻為了能遠遠地看他一眼,看到他挺拔的身影和專注的側臉,心中便能得到片刻的安寧與滿足。那是一種混雜著依賴、傾慕與初開情竇的、純粹的愛戀。

這一夜,月華如水,寒氣襲人。楊灼烈終於處理完手頭最緊急的一批文書,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準備歇息。書房的門卻被輕輕敲響了。

“進來。”他有些疲憊地應道。

門被推開,一個窈窕的身影走了進來,是閔元敬。

楊灼烈有些意外。自那日她主動告發其弟密謀之後,兩人便再未有過多交集。他看著她,發現今晚的她,與往日截然不同。

她沒有穿戴那些彰顯身份的華服美飾,隻著一身素雅的月白襦裙,烏黑的長發簡單地綰在腦後,用一根玉簪固定。臉上未施脂粉,在清冷的月光下,顯得有幾分蒼白,卻也洗去了往日的驕矜,透出一種難得的乾淨與脆弱。

但最讓楊灼烈在意的,是她的眼神。

那雙曾經充滿了驕傲、怨憤、不甘的美麗眼眸,此刻如同一潭深秋的湖水,平靜得近乎死寂。所有的掙紮、所有的銳氣,似乎都在這段時間的冷遇、觀察與思考中,被消磨殆儘。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深深的、仿佛認命般的疲憊與……平靜。

她就那樣站在那裡,微微低著頭,雙手交疊在身前,指尖因用力而有些發白。她沉默了片刻,似乎在積蓄勇氣,然後,用一種異常平靜,甚至帶著一絲沙啞的嗓音開口:

“侯爺。”


最新小说: 一念起萬劫生 我在吸血鬼社區裡努力搞錢 路餘,我不喜歡你了 吃大瓜!玄學老祖她又開播啦! 被賣給瘸腿獵戶,饑荒年天天吃肉 重生80年代,從傻子到大山之主 惡女覺醒,錯把重生黑蓮花當乖狗 甩完渣男,轉頭上戀綜談戀愛 高考後,直接財富自由! 末世:我有一座虛空製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