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在刺骨的寒風與難耐的饑餓中瑟瑟發抖的返星少年,疲憊地蜷縮在岩石縫隙間,突然發現駐紮在貢嘎山多日的神龍大軍和人類大軍終於開始撤離。他瞪大了布滿血絲的眼睛,難以置信地望著山下浩浩蕩蕩的軍隊如潮水般退去,一時間完全不明白發生了什麼變故。那些曾經讓他膽戰心驚的旌旗、鎧甲和武器,此刻正漸行漸遠。他死死咬住乾裂的嘴唇,強忍著想要立刻衝下山的衝動,直到確認最後一支隊伍也消失在遠方的地平線上,才敢稍稍放鬆緊繃的神經。
此刻的返星少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他清楚地意識到,雖然追捕他的大軍已經離去,自己現在的處境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危險。
以前,返星少年可以混跡於藍星人類之中,在所有不知道他存在的地方行走,現在幾乎不可能了。如今,他不僅被神龍族通緝,被人類追捕,甚至連岡森國凶猛的野獸都記住了他的氣息。他的出現與存在在藍星上幾乎已成為人類的共識,人類幾乎天天都在提醒大家,注意發現這個人,小心提防這個人,絕不能放過這個人。
要知道此時藍星人類社會正處於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統一狀態。從表麵上看,這個星球上似乎存在著成百上千個獨立的國家和地區,但實際上它們已經緊密融合成了一個有機整體,就像一個完整的聯盟體係,一個擁有十幾億人口的超級人類大家庭。整個藍星文明以盤古、女媧二聖為共同的精神信仰根基,在藍星萬國協作委員會的統一協調領導下運轉,各個國家的領導人,就像愛民如子的大家長。
在這個高度發達的文明體係中,傳統的國界線概念幾乎已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完全開放的自由流動空間,沒有簽證,沒有邊檢,出國如同到鄰居家一樣,走遍整個藍星,也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會阻攔你。全星球采用著高度統一的政治經濟製度、四通八達的標準化交通網絡、完全開放的統一大市場、精確一致的度量衡體係、規範統一的書麵文字係統,甚至連日常口語都實現了基本統一,僅保留些許富有地方特色的方言變體。特彆令人驚歎的是,在這個文明中,不僅絕大多數智慧生命都掌握了流利的語言表達能力,就連神龍帝國的龍獸,也就是三百萬年被稱為恐龍的神奇生物,也具備高級語言能力,能夠進行文學創作。因此,無論是人與人之間,還是人與各種智慧生物之間,都使用著完全統一的世界語進行交流。這種語言已經發展到如此完善的程度,以至於人們幾乎可以走遍藍星都不需要借助翻譯,隻有在遇到帶有濃重方言口音的人時,才需要對方放慢語速,或者多重複幾遍以便理解。這種語言的高度統一性,正是藍星文明高度融合發展的最有力證明。
在這曠古未有的大旱之年,藍星上的各個國家更是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團結與擔當。特彆是像澤月國、蟠鮕國這樣擁有相對豐沛水源的數十個國家,他們主動肩負起了拯救整個藍星生命的重大使命。這些國家的政府與人民同心協力,不僅慷慨分享寶貴的水資源和生存物資,更持續不斷地積極組織各種救援行動,其行為真可謂感天動地。與此同時,來自各國的頂尖科學家和醫學專家們組成了聯合攻關團隊,在星燈大先生及其父親和爺爺的領導下,他們不分晝夜地奮戰在科研第一線,爭分奪秒地研究抗旱技術、開發救災方案、探索治病良方。實驗室裡徹夜不息的燈光,見證著人類為挽救生命而付出的不懈努力。這種跨越國界的精誠合作,在這場全球性災難麵前閃耀出最動人的人性光輝。
所以,在這個陌生的藍星上,你成為一個人的敵人,幾乎就成了一個國家的敵人,而你成為一個國家的敵人,幾乎就成了整個藍星的敵人,如今,返星少年作為外星文明入侵者,作為藍星人類的公敵,他在這個星球上幾乎已經找不到任何可以容身的安全之所了。他絕望地意識到,自己幾乎無法在有神龍、人類甚或野獸出沒的地方行動生存,而沒有他們的地方去哪裡找?在這個星球上哪裡還存在這樣一個地方呢?
這個殘酷的問題在返星少年的腦海中不斷盤旋,卻始終找不到答案。他深知,接下來的生存挑戰將比之前任何時候都要嚴峻千百倍。
曾經,至少還知道要躲避哪些追兵,要離哪些地方越遠越好。可現在,離神龍帝國和龍獸再遠都沒有用。所有地方的智慧生命都在搜捕他,所有地方的智慧生命都把他當作敵人,所有地方的智慧生命都在防範他抓他,並且可以聯合起來抓他,立即通知神龍帝國的龍獸過來一起抓他。這叫什麼?這才叫窮途末路。
少年無助地環顧四周,茫茫雪原上隻有冬日呼嘯的風聲回應著他的絕望。
不過,好在殘存的理智告訴他:雖然貢嘎這座雪山上沒有找到返星先遣隊的基地,但並不代表其他高聳入雲的雪山上也不存在。畢竟,自己完全記不清當初先遣隊究竟選擇了哪座雪山作為秘密基地,隻依稀記得那是一座在巨大山脈上終年被冰雪覆蓋的巍峨高峰,很像貢嘎雪山這樣的高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很像,但不等於就是啊。
畢竟以前自己知道的基地隻有一個,它就在一座雪山上啊。
而自己也不知道,這藍星上究竟有多少座像那樣巨大的雪山,它們又在哪裡。自己能不能在活著的時候,找到其中的那一個?
這個微弱的希望像風中的燭火,雖然搖曳不定,卻給了他繼續前行的唯一勇氣,不,唯一希望,不,唯一理由。
經過長時間的思考,少年做出了決定:如今,已被藍星所有智慧生命視為恐怖敵人的他,隻能采取晝伏夜出的方式,白天觀察地形,夜裡小心翼翼地前進。雖然這樣的逃亡注定漫無方向,但總有一個終極目的——那就是雪山。隻要發現哪裡有雪山,當然是那種巨大的雪山,就要不顧一切地前往尋找,逐一進行確認。
這個過程,需要一座一座地查看,一座一座地檢視,一座一座地淘汰,剩下的雪山中,就一定有那一座。
是啊,這藍星不可能大到沒邊吧,這藍星的雪山也不可能多到沒完沒了吧。所以,隻要自己還活著,就一定能發現它、找到它。
因為返星少年明白,找到返星先遣隊的基地,與自己的同胞重逢,這已經成為他在這個陌生母星上生存下去的唯一希望。這個念頭支撐著他,讓他在絕境中仍保持著最後一絲求生的意誌。
返星少年站在茫茫雪原上,望著眼前巍峨聳立的雪山,心中百感交集。他真沒想到,自己苦苦追尋的雪山,如今竟接二連三地出現在視野之中。這究竟是上天終於聽到了他的祈求,還是在用這種方式戲弄他?回想起過去幾個月的逃亡生涯,他跋涉千山萬水、千裡萬裡都未曾遇見過一座雪山,而現在才離開前一座雪山沒幾天,北方的地平線上,又一座新的雪峰隱隱約約地出現在了天際——它就是西嶺雪山。
這突如其來的轉變讓他不禁陷入沉思:難道這真的是老天在向他傳遞希望的訊息嗎?難道命運終於開始垂青於他了嗎?他仰望著皚皚白雪覆蓋著的雪山之巔,恍惚間似乎看到了某種命運的暗示。
“真是凡此過往,皆是序章嗎?”他在心中反複問自己,“這兒才是自己最終要到達的地方嗎?”
那些艱難困苦的逃亡歲月,那些孤獨無助的日日夜夜,那些在絕望邊緣徘徊的時刻,難道都是為了最終這一個時刻的相遇所做的鋪墊?難道過往的一切苦難,都是為了給這最後的關鍵一步做準備?這個念頭在返星少年心中激蕩,讓他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節奏。
在茫茫的冬夜荒野叢林中獨自行走的返星少年,依舊緊握著那根陪伴他多日的細長木棍。這根經過風雪打磨的木杖,表麵布滿了細密的紋路,顯得格外堅韌耐用。它不僅是一件簡單的行路工具,更是少年在這段漫長旅程中最忠實的夥伴和最重要的安全保障。有了這根木杖的支撐,少年行走時能夠保持更好的平衡,特彆是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木杖就像第三條腿一樣穩固可靠。當遇到需要涉水而過的溪流時,少年會先用木杖仔細試探水深,確保安全後才敢邁步。在上山時,木杖能幫助雙腿分擔身體的重量,讓攀登變得輕鬆一些;下山時又能起到緩衝作用,防止滑倒摔傷。最讓少年離不開它的是,這根木杖在穿越草叢時可以提前驚走可能潛伏的蛇蟲,遇到野獸時也能作為防身的武器。尤其是如今晝伏夜出,它更成了少年的眼睛,許多地段,要是沒有它,真是寸步難行。所以,這根看似普通的木棍,實際上已然成為少年在這段孤獨旅程中不可或缺的多功能工具,甚至是他能夠繼續前行、生存下去的關鍵依靠。
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位少年對待這根看似普通的木杖時,展現出超乎尋常的謹慎態度。他並非擔憂木杖會因頻繁使用而磨損,而是出於更深層的顧慮——他時刻警惕著木杖可能發出的任何細微聲響被龍獸、人類或彆的難以名狀的未知存在所發現。無數恐怖的東西都可能被木杖不經意間發出的聲音所驚動。這種近乎偏執的小心翼翼,透露出少年所處的環境之險惡,以及他內心深處的警覺與不安,更給他的逃亡增添了艱難。一個工具若不能趁手地使用,有時反而會成為一種負擔,會非常耗費體力和精力。
此時,早冬的西嶺雪山突兀般矗立在返星少年的眼前,它在晨光中顯得那麼清冷而靜謐。山巔的積雪已經悄然覆蓋了蒼翠的鬆林,將整座山脈裝點成一幅素雅的水墨畫。薄霧如輕紗般縈繞在山腰,為這片銀裝素裹的世界增添了幾分朦朧的詩意。山間的溪流尚未完全凍結,仍在冰層下發出清脆的潺潺聲,仿佛在訴說著冬日裡最後的生機。偶爾一陣寒風掠過,樹梢的積雪便簌簌落下,在陽光下閃爍著細碎的銀光。遠處的山峰層層疊疊,在淡藍色的天幕下勾勒出起伏的輪廓,宛如一幅精心繪製的屏風。山腳下,淺水邊,幾株倔強的野草仍頑強地探出頭來,在雪地上點綴著零星的綠意,為這寂靜的早冬景象平添了幾分生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雖然在貢嘎雪山上親眼看見龍獸大軍和人類隊伍已經遠去,可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少年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始終堅持白天休息、夜裡趕路的策略。然而在荒無人煙的深山老林中夜行實在異常艱難,不僅行進速度極其緩慢,更因為缺乏參照物而完全喪失了方向感。有好幾個夜晚,他都在同一片區域不停地兜圈子,怎麼都找不到出路。後來,迫於耗費體能和時間卻原地打轉的壓力,他不得不稍作調整:白天仔細觀察四周,確認視野所及的崇山峻嶺間確實看不到一個人影,也聽不到半點人聲時,他也會小心翼翼地選擇在白天潛行。其實以他現在所處的這片原始山野來說,除了偶爾出現的獵人外,根本不可能有其他人類活動。但即便如此,剛剛經曆過數萬人獸聯合圍捕的少年,仍然保持著十二萬分的警惕,每一個動作都慎之又慎,生怕重蹈覆轍。
此時,經過又一天的艱難跋涉,少年駐足遠眺,隻見天地交接處,巍峨的西嶺雪山在黃昏裡愈發清晰可見。那皚皚白雪覆蓋著的峰頂在陽光映照下泛著金色的光芒,仿佛觸手可及,讓少年心中再次湧起難以抑製的激動與向往。他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腳下的步伐,任憑凜冽的山風呼嘯著掠過臉頰,帶著初冬特有的寒意與雪鬆的清香。每一步都讓雪山更近一分,少年的心跳也隨之加速。
當夕陽西沉之時,少年又一次停下腳步抬頭眺望。隻見金色的餘暉灑落在巍峨的西嶺雪山上,為潔白的雪峰鍍上一層溫暖的光暈。連綿起伏的群山在夕陽下勾勒出壯美的剪影,這震撼人心的畫麵讓少年久久駐足,沉醉其中。片刻的凝望後,他深吸一口氣,打起精神繼續加快腳步向雪山進發。望著越來越近的目的地,少年已在心中盤算好行程:今夜就在雪山下安營紮寨,養精蓄銳,待明日黎明時分開始攀登。
隨著天色漸暗,暮靄如輕紗般籠罩四野,雪山的身影在朦朧中顯得更加雄偉壯觀。直到最後一縷陽光消失在天際,少年才終於抵達雪山腳下,他雙手合十,久久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