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後卯時三刻,青雲書院丹潮池的水霧裡浮著若有若無的藥香。
顧長青倚著池邊青竹,指尖抵在眉心,識海中七十二點金焰正隨著呼吸明滅——東邊青水城的丹火裹著千年茯苓的甜,西邊蒼梧鎮的爐鳴混著鬆脂的焦,每簇火苗都像活物,在他識海裡跳著輕快的踢踏舞。
“叮——”
係統提示音突然在識海炸響,顧長青睫毛輕顫,眼底閃過金芒。
【檢測到“傳火令”擴散進度7272】
【丹潮碎片反哺生效:天命閣靈氣儲量+30,丹道影響力x72】
【“萬願焚神”儀式進度更新:15→28】
他垂眸看向池中翻湧的金焰,嘴角勾起抹淡笑。
指尖輕輕劃過水麵,漣漪裡映出千裡外的景象——七十二座新爐坊的青煙正穿透舊丹盟的黑霧,像一柄柄細劍,將壟斷三百年的“丹道規矩”戳得千瘡百孔。
“顧先生!”
清脆的女聲自身後傳來。
顧長青轉頭,見蕭語凝正沿著鵝卵石小徑跑來,月白裙角沾著晨露,發間金步搖隨著動作輕顫。
她懷裡抱著塊半人高的青石碑,碑麵還帶著新鑿的痕跡。
“燃心碑刻好了。”她將石碑輕輕放在池邊,指尖撫過碑上密密麻麻的小字,“三百年前被天廟抹去的獻脈者名字,我讓人從十八座廢墟裡拓了模子。”說到最後幾個字時,她的指節微微發白——那些名字,是她在丹盟地牢裡翻了七天七夜,用丹心聖體的溫度融化凍在羊皮卷上的血漬才找全的。
顧長青彎腰細看,碑底最末一行“蘇挽”二字刻得尤其深,石粉還未掃淨。
他剛要開口,肩頭忽然一沉——焚脈碑記童不知何時跳了上來,石手指尖正對著“蘇挽”,石身簌簌發抖。
“要...開始了。”蕭語凝深吸一口氣,轉身走向新丹盟大殿前的高台。
晨鐘撞響第九下時,她站在漢白玉階上,聲音清越如鶴唳:“新丹盟‘點名祭’,啟——”
台下圍了三層人,有背著藥簍的老藥農,有提著丹爐的年輕學徒,甚至還有幾個偷溜出天廟的丹童。
他們屏息望著高台上的女子,看她捧起一卷泛黃的帛書,逐字念道:“趙九斤,獻百年朱果於丹爐;錢阿巧,燃本命香引化丹火;孫伯庸,以血為墨刻引火訣......”
當“蘇挽”二字出口時,顧長青耳中傳來“哢嚓”一聲脆響。
他轉頭,正看見焚脈碑記童的石身裂開蛛網般的細紋,一縷半透明的殘魂從裂縫中飄出——那是個穿青衫的少年,眼角還留著石屑未擦淨的痕跡。
“我......終於......”殘魂對著“蘇挽”二字伸出手,指尖與碑麵相觸的瞬間,整座燃心碑突然金光大作。
金光裹著殘魂直衝雲霄,在天際凝成一行小字:“蘇挽,焚脈碑記童,獻三百年魂火刻丹規。”
台下爆發出山呼海嘯般的歡呼。
顧長青望著那縷金光,忽然想起三百年前天廟放火燒碑時,某個躲在瓦縫裡的小石像,正用石手指尖蘸著自己的血,把最後一個名字刻進磚縫。
“原來你不是石頭。”他低聲道,掌心的傳火玉牒突然發燙——玉麵金焰裡,多了個抱著刻刀的青衫少年虛影。
月上中天時,顧長青在丹閣整理玉牒反饋。
案頭堆著七十二城傳來的火脈記錄,每一份末尾都畫著小小的火苗,是各地傳火人自發添的標記。
他正翻到蒼梧鎮的記錄,忽覺心爐一陣刺痛——那是與老吳殘念相連的感應。
“咳......”
沙啞的聲音從丹潮池裡傳來。
顧長青抬頭,見池麵浮起半張透明的臉——隻有半片嘴唇,半隻眼睛,是老吳殘念最後的殘片。
“萬願......非願......”半片嘴唇開合著,“需燃......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