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爭議突生_晚清三傑恩仇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79章 爭議突生(1 / 1)

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夏天,京城熱得像個密不透風的蒸籠。

才過端午,紫禁城的紅牆黃瓦就在烈日下灼灼生輝,地麵蒸騰起的熱浪使遠處的景物都扭曲變形。護城河的水位下降了尺餘,露出青苔斑駁的石岸,柳枝無精打采地垂在灼熱的空氣裡。日本兵艦開到台灣的消息,就像一塊燒紅的烙鐵,燙得整個朝廷坐立不安。

養心殿內,雖然四周擺放著八個鎏金冰盆,盆中的冰塊正緩緩融化,但依然悶熱難耐。慈禧太後斜倚在紫檀木嵌螺鈿禦座上,有一下沒一下地搖著湘妃竹扇。奏折在花梨木禦案上堆得如山高,每一份都沉甸甸的,帶著各地的急報和奏請。太監們輕手輕腳地進出,青石地麵上響起窸窣的腳步聲,他們朝服的後背早已被汗水浸透,卻不敢有絲毫怠慢。

最先送達的是李鴻章的折子。這份奏折字裡行間透著一股難掩的急切。他詳細陳述了日本兵艦侵犯台灣番社的經過,指出雖明知日方理虧,卻因防備空虛而無力應對。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精心核算的那筆賬目。白紙黑字寫明新疆每年需耗銀三百萬兩,宛如一個無底洞。而如今東南海防告急,水師需添置艦船,炮台需要加固,處處都需要銀兩。李鴻章的結論明確而果斷:應當暫時放棄新疆,全力鞏固海防。

“耗銀三百萬兩……”慈禧輕聲重複著這句話,指尖無意識地敲擊著禦案。殿角的自鳴鐘滴答作響,打破了宮內的寂靜。

這份奏折猶如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立即在朝堂上激起千層浪。不出三日,刑部尚書鮑源深的奏折也隨之呈上,言辭更為直白:西北邊患尚緩,海疆危機迫在眉睫,當有所取舍。他在奏折中甚至直言:“與其曠日持久地消耗在荒漠之地,不如集中精力守住富庶的東南沿海。”

軍機處的值房內,奏折堆積如山。醇親王奕譞的密折也悄然而至,用暗黃綾子包裹,由心腹太監直接呈遞禦前。這份奏折措辭謹慎周密,但立場鮮明:支持李鴻章的主張。王爺言之有理,國庫空虛已極,與其兩麵兼顧而力不從心,不如集中力量專保一方。“水師一船一炮,皆需白銀堆砌。西北用兵數年,耗銀如流水,而今東南有警,實難兩全。”奕譞在密折中這樣寫道。

與此同時,河南巡撫錢鼎銘采取了一個極其務實的行動。他未經請示,直接將派駐西北的宋慶部調回,並截留了該部的軍餉,聲稱要轉用於海防。這支軍隊本是左宗棠在西域的重要力量,就這樣被突然調離。消息傳到西北時,左宗棠正在營帳中研究地圖,聞訊後久久無言,手中的朱筆在沙盤上重重一頓。

然而反對的聲音同樣強烈。湖南巡撫王文韶的奏折如一聲悶雷,震動了整個養心殿:“西北實乃國家要害!俄人盤踞伊犁,虎視眈眈。若此時停止西征,彼必得寸進尺。新疆若失,蒙古難保;蒙古若危,京師何以自守?”這份奏折用詞鏗鏘,字字千鈞。

山東巡撫丁寶楨的措辭更為激烈,近乎斥責:“李鴻章此議實為剜肉補瘡!俄國方為心腹大患,日本不過肘腋之疾。豈能為了治療手上的輕傷,而舍棄心肝肺腑?”他還特意在奏折中附了一份西北邊防圖,上麵詳細標注了俄軍在伊犁的駐防情況。

就連負責海防的江蘇巡撫吳元炳也表態:“俄患更為緊迫。當先定西北,震懾俄人,再圖海防不遲。”他在奏折中詳細計算了海防建設的費用,認為完全可以雙線並進:“一艦之費不過十數萬兩,而西北年耗三百萬兩之巨,孰輕孰重,一目了然。”

養心殿內的宮燈徹夜長明。慈禧太後一份接一份地批閱奏折,這一份主張放棄西北,那一份強調西北關乎存亡。太後的手指輕輕撫過奏折上的墨跡,那些字句仿佛都帶著沉甸甸的分量。偶爾她會起身踱步,朝服上的金銀線刺繡在燭光下閃爍不定。

最終,她的目光落在戶部呈上的那本藍皮賬冊上。上麵清楚地記錄著:國庫存銀僅餘四十五萬兩,而各地待支的軍餉、賑災等款項卻高達八百餘萬兩。太後輕輕歎了口氣,那歎息在寂靜的深宮中回蕩,隨即消散無蹤。她記得去年冬天,內務府為了籌辦萬壽節的用度,連宮中的份例都裁減了三成。

決策尚未作出,但這場通過奏折展開的爭論,已經將大清王朝麵臨的兩難處境暴露無遺。遠在西北的左宗棠,雖然尚未接到正式文書,卻已經從遲遲未到的軍餉和糧草中,嗅到了不尋常的氣息。他連夜寫信給在京的門生故舊,要求他們務必在朝堂上力爭西北的重要性。

京師的更漏滴答作響,每一刻都在催促著決策。宮牆之外,市井生活依舊,前門外大街上小販的吆喝聲此起彼伏,騾馬市依舊熱鬨非凡,尋常百姓並不知曉,這個龐大的帝國正站在命運的十字路口。

軍機大臣們個個麵色凝重,進出養心殿時都低垂著眼簾。他們心知肚明:無論最終作何決定,都難免要付出沉重的代價。但這個代價,大清是否承受得起?恭親王奕?多次被召見,每次從養心殿出來時,眉頭都鎖得更緊了幾分。

這個曾經強盛的王朝,如今就像一艘四處漏水的破船,無論修補哪一處,另一處都在不斷滲水。而那些上奏的大臣們,無一不自認為是在拯救這個危難的王朝。李鴻章在天津衙門裡日夜籌劃海防方案,左宗棠在西北軍營中反複推演進軍路線,他們都堅信自己的主張才是救國之策。

隻有養心殿深處的慈禧太後明白,這把龍椅坐得何等艱難。她凝視著搖曳的燭光,仿佛在那跳動的火焰中,看到了這個古老帝國飄搖不定的未來。偶爾她會想起鹹豐皇帝在時的光景,那時雖然也有內憂外患,但國庫尚豐,兵力尚足,不像如今這般捉襟見肘。

喜歡晚清三傑恩仇錄請大家收藏:()晚清三傑恩仇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劍破九霄:重生皇子的逆天之路 你惹她乾嘛?她可是上古真神啊! 封神:老壽桃弟子,獲贈萬倍返還 廢滓焚天:沈硯的蝕靈路 符咒魔氣與異界摸魚指南 我死遁後,女主徹底黑化了 全球兵王從贅婿到鎮國戰神 腹黑小公主降生後,萌獸們沸騰了 叢林本秩 魂歸三國:孫紹的崛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