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年2月,北洋水師離開港口,南下避凍。2月24日,丁汝昌率“致遠”等四艦至南海一帶操巡,琅威理、林泰曾、劉步蟾督帶“定遠”、“鎮遠”等艦在香港維修。
晨霧如輕紗般籠罩著香港維多利亞港,海浪有節奏地拍打著艦的鐵甲船舷。劉步蟾站在艦橋上,望著遠處若隱若現的山巒輪廓,深吸了一口帶著鹹腥味的海風。
這是3月6日的清晨,一個看似與往常無異的春日。遠處碼頭上,早起的小販已經開始叫賣,漁船的帆影在霧中若隱若現,但這一切都無法分散劉步蟾的注意力。他的手緊緊握著冰涼的欄杆,指節微微發白。
準備升旗。劉步蟾的聲音低沉而堅定,在這寂靜的清晨格外清晰。
水手們迅速列隊,深藍色的軍服在晨霧中顯得格外肅穆。就在這時,左翼總兵林泰曾快步走上艦橋,在劉步蟾耳邊低語:琅威理正在艙室內用早餐,約莫一刻鐘後才會上來。昨日他與幾位英國軍官在軍官俱樂部聚會,回來時已近子時。
劉步蟾微微頷首,目光卻始終沒有離開主桅杆。他的思緒飄回了去年秋天在天津與李鴻章的那次會麵。那時,北洋大臣語重心長地對他說:步蟾啊,你是我大清自己培養的海軍將領,切不可事事都仰仗洋人。琅威理雖才具出眾,終究是客卿。我觀近來英國人在遠東動作頻頻,恐有借機掌控我海軍之意圖。
升總兵旗!劉步蟾突然下令,聲音在寂靜的海麵上回蕩。
旗手明顯愣了一下,但很快執行了命令。黑、綠、紅三色的總兵旗在晨風中緩緩升起,取代了往日裡飄揚在旗艦上的五色提督旗。這一變化立刻在甲板上引起了一陣細微的騷動,水兵們交換著疑惑的眼神,卻無人敢出聲詢問。幾個正在擦拭甲板的水手停下了手中的活計,抬頭望著那麵陌生的旗幟,臉上寫滿了困惑。
就在這時,琅威理用完早餐走上了甲板。這位英國海軍軍官一如既往地穿著筆挺的軍裝,金色的肩章在晨光下閃閃發光。當他習慣性地抬頭望向主桅時,腳步猛地頓住了。他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那雙湛藍的眼睛裡閃過一絲難以置信的神情。
這是怎麼回事?琅威理的聲音裡帶著壓抑的怒火,他大步走向艦橋,軍靴在甲板上踏出響亮的聲響。周圍的官兵都不自覺地屏住了呼吸。
劉步蟾轉過身,麵色平靜地迎上琅威理質問的目光:按海軍慣例應當如此。
慣例?琅威理的聲音不自覺地提高了八度,丁提督離職期間,按照西洋海軍的規矩,理應由副職接掌指揮權!我在北洋海軍服務近十年,難道連這點權力都沒有嗎?他的漢語帶著濃重的英國口音,但在場每個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兩人的爭執很快引來了其他軍官的注意。林泰曾站在不遠處,眉頭緊鎖。他想起去年訪問日本長崎時,正是琅威理的嚴格治軍,避免了中日水兵衝突的升級。那時,日本海軍將領伊東佑亨曾私下感歎:有琅威理在,北洋海軍確實不可小覷。而現在,這位曾經備受尊敬的英國教官,卻要在眾目睽睽之下遭受這樣的羞辱。
此事我已請示過李中堂。劉步蟾的語氣依然平靜,但眼神中卻透著不容置疑的堅定。
琅威理的臉色由紅轉白,他緊緊握住佩劍的劍柄,指節因為用力而發白。很好,他冷笑著說,我這就去發電報請示李中堂!
在電報房裡,琅威理親自擬寫了電文。鵝毛筆在紙上沙沙作響,每一個字都透著壓抑的憤怒。他詳細陳述了事件的經過,並在最後寫道:若在下在北洋海軍中並無實權,請中堂大人明示。這些年來,在下夙夜匪懈,以訓練海軍為己任,若終究隻是個客卿身份,實難繼續效力。
電報發出後,整個艦都籠罩在一種詭異的寂靜中。水兵們小心翼翼地完成著日常勤務,軍官們則避免在任何場合討論這件事,但每個人的眼神交流中都透著不安。午後,當琅威理照常巡視艦船時,他發現往日裡那些熱情問候的水兵,如今都刻意回避著他的目光。
第二天傍晚,李鴻章的複電送到了琅威理手中。這位英國軍官獨自在艙室內閱讀電文,窗外夕陽的餘暉將他的身影拉得很長。電報上的字句清晰地映在他湛藍的瞳孔中:琅威理昨電請示應升何旗,《章程》內未載,似可酌製四色長方旗,與海軍提督有彆。這輕描淡寫的回複,如同一盆冷水澆在心頭。
琅威理緩緩放下電報紙,苦笑著搖了搖頭。他想起1886年醇親王奕譞巡閱北洋時,親自授予他二等第三寶星,並賞給提督銜。從那以後,北洋海軍的公文中常常出現丁、琅兩提督的稱謂。難道這一切都隻是客套?他走到舷窗前,望著遠處香港島上的點點燈火,突然感到一陣深深的疲憊。
隨後的日子裡,琅威理依然每日巡視艦船,監督訓練,但他的眼神中已經失去了往日的神采。在指導炮術訓練時,他常常會突然停下講解,望著遠方的海麵出神。有一次,在指導水兵操作克虜伯重炮時,他竟然忘記了接下來要講解的要領,直到助手提醒才回過神來。
六月下旬,北洋海軍結束了在香港的維修,啟程返回威海衛。碧藍的海麵上,艦隊排成整齊的隊形破浪前行。琅威理站在艦的艦橋上,看著、等巡洋艦在陽光下閃耀的艦體,心中湧起一陣複雜的情感。這些軍艦大多購自英國,是他親眼看著一步步成長起來的。特彆是艦,1887年接艦時,他還親自指導鄧世昌進行過適應性訓練。
抵達威海後的第三天,丁汝昌親自來到艦上。兩位老搭檔在軍官室內進行了一次長談。窗外,海浪輕輕拍打著礁石,海鷗的鳴叫聲不時傳來。
喜歡晚清三傑恩仇錄請大家收藏:()晚清三傑恩仇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