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年前忙年
1979年1月27日,除夕前一天,天剛蒙蒙亮,秦宇軒家的煙囪就冒出了嫋嫋炊煙。堂屋的八仙桌上,麵粉袋子、豬油盆、泡好的黃豆整齊碼放,大姐、二姐、三姐係著圍裙在灶台邊穿梭。四姐上周剛放寒假,一進家門就像隻開心的小喜鵲,紮著新換的紅圍裙,捧著一摞乾淨的瓷碗跑前跑後,嘴裡還哼著學校教的新歌,屋裡屋外滿是忙活年的熱鬨氣。
“宇軒,醒了就來幫忙燒火!”母親在廚房喊著。秦宇軒揉著眼睛走進廚房,剛坐下,四姐就踮著腳湊過來,把一個剝好的橘子塞給他:“哥,我昨天從縣城買的橘子,可甜了,先吃點墊墊,等會兒有你忙的!”話音剛落,大姐就笑著拍了下四姐的後背:“小機靈鬼,彆光顧著給你哥塞吃的,快把蒸籠刷乾淨,饅頭坯子馬上要上鍋了。”
四姐吐了吐舌頭,端著蒸籠往院角的水槽跑,腳步輕快得像陣風。秦宇軒添柴引火,火苗舔著鍋底,很快把大鐵鍋燒得滾燙。大姐正用力揉著麵團,案板上的麵團被揉得光滑筋道;二姐在一旁分劑子,手裡的小麵團滾得圓溜溜;三姐則負責調包子餡,白菜豬肉餡、韭菜雞蛋餡分裝在兩個大盆裡,香氣直鑽鼻腔。“今天得蒸兩鍋饅頭、三鍋包子,還有你愛吃的紅糖花卷。”大姐擦了擦額頭的汗,語氣裡滿是乾勁。
母親端來發好的麵,往鍋裡撒了層玉米葉防止粘底,四姐及時把刷好的蒸籠遞過來,還蹦蹦跳跳地幫著擺饅頭坯子,雖然動作有些笨拙,卻格外認真。“以前蒸饅頭得省著麵粉,今年你姐們掙了錢,去縣城買了兩袋精麵粉,管夠吃!”母親看著滿桌的食材,笑容裡藏不住的歡喜。
第一鍋饅頭出鍋時,熱氣騰騰的白霧裹著麥香撲麵而來。雪白的饅頭暄軟蓬鬆,四姐伸手就要拿,被二姐輕輕拍了下:“先給爸媽嘗,咱們等包子和花卷都蒸完再吃。”四姐點點頭,挑了個最大的饅頭,踮著腳遞給裡屋的父親,脆生生地說:“爸,你嘗嘗,這饅頭可暄乎了!”惹得大家都笑了。
蒸完麵食,灶台火力不減,輪到炸貨登場。父親從裡屋拎出一大塊五花肉,是昨天去縣城買的,切成小丁後,和著澱粉、蔥薑末拌勻。“今年炸兩盆肉丸子,一半紅燒,一半留著過年炒菜。”父親邊說邊往油鍋裡下丸子,金黃的丸子在油裡翻滾,滋滋作響。四姐守在旁邊,手裡拿著漏勺,躍躍欲試地想幫忙撈丸子,父親笑著把漏勺遞給他,手把手教她掌握火候,四姐學得有模有樣,眼睛亮晶晶的。
炸完肉丸子,母親把泡好的黃豆磨成漿,點上鹵水做成豆腐,再切成小塊下油鍋炸。金黃的炸豆腐浮在油麵,外酥裡嫩。秦宇軒負責燒火,四姐就幫著遞碗遞盆,時不時幫母親擦汗,小小的身影在廚房轉個不停,嘴裡還跟姐姐們分享學校裡的趣事。
下午,三個姐姐合力做皮凍,四姐也沒閒著。她按照大姐的吩咐,仔細刮著小塊豬皮上的油脂,雖然手上沾了不少油汙,卻依舊專注。大姐把處理好的豬皮切成細條,二姐燒火煮水,三姐加蔥薑、料酒去腥,四姐則蹲在灶邊,時不時往鍋裡添點柴火,還不忘問:“姐,皮凍凍好後,真的會亮晶晶的嗎?到時候我要端去給隔壁小花看看!”“當然了,到時候讓你先嘗一塊。”三姐笑著說。
小火慢熬兩個小時,豬皮漸漸融化,湯汁變得黏稠。四姐主動端起裝滿湯汁的瓷盆,小心翼翼地往院子裡走:“我知道放哪最涼,昨天我看見王嬸家的菜就在那兒凍的!”凜冽的寒風正好當“天然冰箱”,看著四姐認真的模樣,大家都忍不住誇她能乾。
傍晚時分,最後兩項活計輪到秦宇軒和父親——炒花生、炒瓜子。四姐也湊過來幫忙,她蹲在旁邊,手裡拿著小笸籮,等父親炒好花生,就幫忙篩掉沙土。炒好的花生透著焦香,四姐搓掉紅衣,先給秦宇軒塞了一顆,又給每個姐姐都遞了幾顆,自己才捏起一顆放進嘴裡,眯著眼笑:“真好吃!比去年買的還香。”
忙到天黑,堂屋的八仙桌上已經擺滿了年貨。一家人圍坐在炕邊休息,四姐靠在秦宇軒身邊,說著說著就打了個小哈欠,沒多久就靠在母親懷裡睡熟了。等四姐睡熟後,秦宇軒看著三個姐姐,認真地說:“姐,現在十一屆三中全會開了,改革的春風都吹來了,咱們的針線活不能總等著彆人找上門。”
大姐愣了愣:“那你有啥想法?”“年後咱們去縣城找間小鋪子,”秦宇軒眼神亮了起來,“既能幫人做衣服、定做款式,還能進點布料賣,一舉兩得。你們三個輪著看店,媽也能去搭把手,比現在在家等活乾強多了。”
父親攥著旱煙袋,點了點頭:“縣城人多,需求也大,這個主意靠譜。”二姐笑著說:“還是小弟有見識,咱們聽你的,年後就去縣城看看鋪子。”三姐也附和道:“到時候咱們進些時興的布料,說不定生意能更紅火。”
夜色漸深,院門外的鞭炮聲此起彼伏。秦宇軒望著窗外的星空,心裡滿是憧憬。家裡的針線活要拓展開,飯館要擴店,新的一年裡,處處都是希望。他知道,隻要順著這股改革的春風往前闖,日子一定會越過越紅火。
喜歡寒門的仕途傳奇請大家收藏:()寒門的仕途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