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六日的晨光裹著霜氣,秦宇軒坐在前往地區的班車裡,指尖反複摩挲著口袋裡的紙條——帆布廠技術員需求、食品廠麵粉配額缺口,還有抄在邊角的“863計劃基層落實”字樣,每一行都被他描得發黑。後來他在《關於1988年縣域經濟轉型中政策適配性的實踐報告》裡寫,那天車窗外的白楊樹像極了當時的局麵:“政策剛性與地方需求形成的張力,如光禿禿的枝椏般擰巴,縣域工作者需在‘治理整頓’紅線與企業生存需求間,走出一條平衡的鋼絲路。”
這篇報告後登在《經濟日報》,對國家的改革政策提供了實踐支持。
地區科委的辦公樓還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的老建築,牆皮斑駁,走廊裡飄著油墨和舊紙張混合的味道。秦宇軒剛走進主任辦公室,就見李主任正對著一疊辭職報告皺眉——最上麵那份,落款是地區農機研究所的工程師,理由欄寫著“赴深圳創業”。
這一幕後來被他寫進報告的“現實困境”章節:“1988年19月,地區級科研機構流失中級以上工程師12名,80流向沿海開放城市,而本縣帆布廠3條生產線因缺技術員,2條處於半停工狀態,訂單排至次年二月卻無法釋放產能,人才供需矛盾尖銳。”
“宇軒啊,不是我不給你麵子。”李主任把搪瓷杯往桌上一墩,熱氣裹著苦茶香散開,“現在科技人員‘下海’跟趕潮似的,所裡連老工程師都走了三個,哪還有餘裕往基層派技術員?”
秦宇軒沒急著接話,從包裡掏出帆布廠的生產報表,指著“訂單排至次年二月”的數字:“李主任,這帆布供本地基建,還能往沿海開放區送。缺技術員導致生產線開不滿,不僅影響開放區建設支持,還會波及縣裡就業。”他頓了頓,話鋒轉向“863計劃”——這個後來被他視作“政策接口”的關鍵:“您總說要讓高技術研究成果商品化,帆布廠流水線改造正好當‘火炬計劃’的試點,經驗報上去,也是您的政績。”
這段溝通,他在報告裡總結為“試點思維的實踐應用”:“不局限於‘索要人才’的單一訴求,而是將地方需求與‘863計劃’的成果轉化、‘火炬計劃’的宗旨相綁定,既契合改革開放大方向,又兼顧部門政績訴求,最終促成1名應屆技術畢業生赴縣支援,實現政策資源與地方需求的初步匹配。”
李主任的手指在報表上敲了敲,目光落在“沿海開放區”幾個字上,沉默片刻才鬆口:“技術員我隻能給一個,剛從省機械學校畢業,經驗少點,但肯吃苦。要,今天就跟你回縣;不要,我也沒辦法。”
秦宇軒心裡一緊,知道這已是極限,連忙應下來:“要!怎麼不要!有總比沒有強,我們縣裡能教他實踐,以後說不定還能成技術骨乾。”
從科委出來,秦宇軒顧不上吃午飯,揣著兩個涼饅頭就往物資局趕。物資局的王局長是老熟人,見他來,直接把麵粉配額台賬扔在桌上:“全縣計劃內麵粉就這麼多,給食品廠加了,國營糧店就得斷供,怎麼批?‘價格闖關’剛停,老百姓對糧食價格最敏感,出了亂子誰擔責?”
這正是秦宇軒在報告中分析的“物資配額矛盾”:“‘價格闖關’後,麵粉實行‘計劃內平價+計劃外議價’雙軌製,本縣食品廠承擔鄉鎮學校課間餐供應,卻僅能獲得30需求的計劃內配額,市場價采購使成本上漲45,而縣糧庫儲備結餘達30,結構性失衡凸顯。”
他拿起台賬翻到“縣糧庫儲備結餘”條目:“王局長,糧庫有三成儲備,先調一部分應急?食品廠按市場價買麵粉快停產了,要是停了,孩子們的課間餐都成問題。”說著掏出供貨協議,“這不是單純企業盈利,是基層教育的事,總得通融下。”
後來他在報告裡寫下這段溝通的核心邏輯:“以‘民生導向’突破配額限製,將企業麵粉需求與‘保障學生課間餐’公共服務目標綁定,同時用儲備數據證明調撥安全性,最終爭取到每月20噸計劃內麵粉,既解企業燃眉之急,又規避民生風險。”
王局長盯著協議看了半天,最終歎了口氣:“最多加二十噸,按月撥付,多了沒有。‘治理整頓’期間,凡事得按計劃來,不能開這個口子。”
夕陽西下時,秦宇軒帶著技術員小張和配額批文坐上返程班車。小張攥著嶄新的工作證興奮道:“秦縣長,我早聽說你們縣帆布廠厲害,這次一定把流水線調試好!”秦宇軒看著他眼裡的光,心裡的石頭稍落,卻又想起科委和物資局的為難——這趟收獲離縣裡需求還差得遠。
車窗外夜色漸濃,他掏出鋼筆在紙條上補充“再與地區溝通技術員、申請糧庫儲備調運”,筆尖劃過紙頁的聲響在顛簸車廂裡格外清晰。
半個月後的深夜,縣政府辦公室的燈還亮著。秦宇軒伏案坐在堆滿文件的桌前,麵前攤著那份未完成的實踐報告,手邊放著帆布廠送來的最新生產日誌——小張已成功調試好一條生產線,產能提升了20,還有食品廠的成本核算表,20噸計劃內麵粉讓生產成本下降了12。他拿起紅筆,在報告“結論與啟示”部分添了一段:“縣域政策適配的關鍵,在於‘動態跟進’與‘數據支撐’。本次技術員支援後,通過跟蹤生產線調試進度,證實‘應屆人才+基層實踐’模式的可行性;麵粉配額落實後,以成本數據驗證民生導向調配的實際效益,這些一手案例,為後續爭取更多政策資源提供了實證基礎。”
筆鋒頓了頓,他又想起李主任提過的“下海潮”,在頁邊補了行批注:“建議後續研究‘縣域人才留存機製’,如何將沿海開放區的創業活力,轉化為基層技術人才的歸屬感——這或許是破解縣域人才流失的核心。”窗外的月光透過窗欞落在紙上,他把帆布廠的生產日誌和食品廠的核算表按在報告裡,輕輕壓上鎮紙,心裡清楚,這份報告不是結束,而是為縣裡爭取更多發展空間的新開始。
喜歡寒門的仕途傳奇請大家收藏:()寒門的仕途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