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來水公司和衛健委的勘察隊,來得比預想中還快。
下午兩點剛過,電話鈴就劃破了辦公室的寧靜。來電的是自來水公司工程部主任老張,嗓門洪亮,帶著抑製不住的興奮:
“秦市長,我們到了!廠裡的老工程師們真成了寶貝,他們手繪的管網圖,比檔案館的存檔還管用!哪根管子埋了多少年,接口在哪個拐角,標得清清楚楚——這一下,至少給咱們省出三天勘測時間!”
秦宇軒握著聽筒,指尖在攤開的筆記本上“紡織廠宿舍”那一欄輕輕摩挲——那一頁的空白處,還潦草地記著王大爺第三次摔跤時,磕破膝蓋的位置。
“辛苦了。”他的聲音比上午開會時更沉緩些,“老張,重點看看冬季施工的保暖。管道要是凍上甚至凍裂了,老百姓這個冬天就更難熬。資金那邊已經打通,絕不會拖後腿。”
剛放下電話,沒等筆尖落下“保暖施工”幾個字,另一部電話又急促地響起。這回是衛健委基層科的小李,聽筒裡傳來的聲音帶著喘:
“秦市長,我們到青山村了!村醫劉大夫聽說要配血壓計,把那個舊藥箱擦得鋥亮,在村口等了一個多鐘頭!就是這路……唉,設備箱差點翻到坡下去。”
秦宇軒的心倏地一緊。眼前浮現出調研時走過的那段泥濘土路,雨後濕滑,黃土能沒過大半個鞋幫。
“人沒事就好,安全第一。”他叮囑道,“先幫劉大夫把設備調試好,教會他怎麼用。砂石路的施工隊明天一早就進場,會先壓一條能走三輪車的便道出來,以後送藥、急救,就方便了。”
“太好了!”小李的聲音瞬間亮了起來,“劉大夫剛還說,有了這血壓計,村裡幾十個老人就不用每月折騰兩小時山路去鎮上了。他非要給您寫感謝信呢!”
秦宇軒唇角微揚,對著空氣擺了擺手:“信就不必了,分內之事。你們務必把注意事項,尤其是常見誤區,給劉大夫講透。”
擱下電話,他踱到窗前。窗外的老槐樹又飄下幾片黃葉,陽光穿過枝椏,在地上投下細碎躍動的光斑。他回到桌前,翻開筆記本“農村醫療”那一頁,指尖撫過“青山村劉大夫”這幾個字——那是他蹲在村頭老槐樹下,聽那位兩鬢斑白的村醫感慨“要是早有個血壓計,李奶奶的腦梗說不定就能防住了”時,匆匆記下的。
思緒未落,辦公室門被輕輕叩響。秘書小趙拿著一疊文件進來:“秦市長,專項小組名單和初步進度表,請您過目。沒問題的話,今天就下發。”
秦宇軒接過來,目光迅速掃過紙麵,隨即拿起筆,在“紡織廠宿舍供水改造”的完工時間上,將“11月中旬”直接劃掉,改成了“11月上旬前”。
“冬天不等人,要讓大家在冷天之前用上水。”他抬頭對小趙解釋,“明天召開專項小組協調會,我要聽詳細的施工方案,特彆是夜間作業的降噪措施,絕不能擾民。”
小趙利落地記下要點:“明白。另外,財政廳剛通知,四十萬改造資金已全額劃撥到專用賬戶。”
“好。”秦宇軒應道,心裡又一塊石頭落了地。他俯身,在筆記本的扉頁上鄭重寫下:“10月20日,宿舍勘察畢,村設備妥,資金到位。”字跡工整,一如他此刻稍稍踏實的心境。
傍晚時分,陳景明書記的電話打了過來。
“宇軒,今天進展如何?”
“書記,一切順利。自來水公司靠著老師傅們的圖紙,方案都定了,力爭月底通水;衛健委的設備也送到了青山村,砂石路明天就動工。”
“好,好!”陳景明笑聲爽朗,“你這效率,是真正沉到基層練出來的。記住,民生工作,等不得也拖不起。早一天落實,群眾就能早一天安心。”
“我明白。”秦宇軒語氣鄭重,“我會釘死進度,確保事事落地。”
掛了電話,窗外暮色已濃。辦公室的燈光靜靜灑下,照亮了攤開的筆記本。他翻到那頁還沾著點點泥痕的紙張,上麵貼著一張皺巴巴的紙條——是紡織廠宿舍的張大媽,硬塞進他手裡的,上麵用鉛筆歪歪扭扭地寫著:“秦同誌,求您幫幫忙,冬天沒水的日子,太難了。”
他輕輕將紙條展平,仿佛能透過字跡看到老人期盼的眼神。再過不久,張大媽就能在家門口擰開嘩嘩的水龍頭;青山村的李奶奶,也能在村衛生室輕鬆量上血壓。這些在報告裡或許隻是不起眼的數據,卻是老百姓日子裡,天大的事。
他提起筆,在那張紙條旁,緩緩寫下一行字: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
寫完,他合上筆記本,收拾好桌麵,穩步走出辦公室。走廊的燈光將他的身影拉得修長,堅定而沉穩。
康安的秋夜已帶了涼意,秦宇軒的心裡卻暖意融融。他知道,那條砂石路會一寸寸向大山深處延伸,那台血壓計將守護一個個樸素的晚年,而清冽的自來水,終將流淌進一戶戶尋常人家。這些細碎的溫暖,正如同秋日穿透雲層的陽光,終將慢慢鋪滿康安的每一個角落。
而他,會一直走在這條連接市委與百姓的“雙行道”上,不負使命,步履不停。
喜歡寒門的仕途傳奇請大家收藏:()寒門的仕途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