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信的風波並未如某些人所願那樣阻滯“強基鑄鏈”的步伐。周亦菲的置之不理和秦宇軒的沉默,本身就是一種態度。指揮部的工作在短暫的凝滯後又恢複了高速運轉,甚至帶著一種愈挫愈勇的勁頭。
周亦菲深知,打破僵局,必須找到突破口,拿出實實在在的進展。她將目光聚焦在那三個最具潛力的“揭榜”項目上,決定采取“重點護航,精準滴灌”的策略。
“一項目一策”的護航。她親自牽頭,為這三個項目分彆成立了由技術專家、財務顧問、法律人士和指揮部骨乾組成的“護航小組”。不再是簡單的審批撥款,而是深度介入,提供“保姆式”服務。
對於那個民營小團隊的高溫合金項目,護航小組幫助他們聯係了省內頂尖的材料分析測試平台,進行關鍵數據的驗證,並牽線搭橋,尋找有意向進行中試合作的大型鋼鐵企業,解決其“從論文到產品”的鴻溝問題。
對於省屬院所與零部件廠的軸承鋼項目,小組重點協調解決其長期存在的工藝穩定性難題,引入外部專家進行聯合診斷,並推動將其初步達標的產品,在陝重集團等“鏈主”企業進行小批量、低風險的應用測試,用實際工況反饋來驅動技術迭代。
對於外省高校的智能算法團隊,小組則協助其與本地控製係統集成商建立合作,推動算法與本省主流裝備的控製平台進行適配優化,並探討在省內設立聯合實驗室或分公司的可能性,促進技術落地生根。
這種“一項目一策”的精準支持,雖然投入精力巨大,但效果開始顯現。幾個團隊負責人紛紛表示,這種“既給資金,更給資源、給場景”的支持方式,遠比單純撥款更有價值,極大增強了他們的信心和成功率。
“對賭協議”與風險共擔。針對“鏈主”企業擔心投入打水漂的顧慮,周亦菲大膽提出了“對賭協議”式的合作方案。由指揮部牽頭,聯合金融機構,設立風險補償資金池。如果“鏈主”企業采購並使用經過認定的、尚處於驗證期的國產核心部件,一旦因部件質量問題導致損失,可從資金池中獲得一定比例的補償。
同時,協議也明確,若部件驗證成功並實現規模化應用,“鏈主”企業將享有優先采購權和一定的價格優惠,共享技術突破帶來的降本紅利。這一方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鏈主”企業的試錯成本和風險,初步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幾家大型裝備企業開始態度轉暖,表示願意參與試點。
秦宇軒的“撐腰”。在“強基鑄鏈”月度彙報會上,周亦菲詳細彙報了近期工作進展、遇到的困難以及采取的新舉措。她沒有回避匿名信的問題,而是將其放在“優化營商環境、保護乾部乾事創業積極性”的層麵,簡要提及,並再次重申歡迎監督,但反對誣告。
秦宇軒認真聽取彙報,不時提問。當聽到“對賭協議”和“護航小組”的探索時,他微微頷首。
“亦菲同誌和指揮部做的這些探索,方向是對的!”秦宇軒一錘定音,“改革就是要在不可能中尋找可能,在舊框架外探索新路徑。‘一項目一策’,體現了服務的精準和擔當;‘風險共擔’,抓住了調動市場主體積極性的關鍵。對於這些創新舉措,省委是支持的!”
他目光掃過在座的各相關部門負責人,語氣嚴肅起來:“‘強基鑄鏈’是全省一盤棋的大事,不是指揮部一個單位在單打獨鬥。各個部門都要主動向前一步,破除本位主義,清理那些阻礙創新、阻礙發展的隱性壁壘和過時規定。要算大賬、算長遠賬,不要隻盯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他特彆強調:“要旗幟鮮明地保護那些敢於負責、勇於創新的乾部。對於不實的舉報,要及時澄清,消除影響,決不能讓流言蜚語寒了乾事創業者的心!”
這番話,如同給周亦菲和指揮部全體成員注入了一劑強心針,也讓某些心存觀望或暗自掣肘的部門感受到了壓力。
初現的曙光。努力終於迎來了回報。那個民營小團隊的高溫合金,在經過第三方權威機構複測後,關鍵指標達到了預期,成功吸引到了一家國有特鋼企業的投資,共同組建公司進行中試放大。省屬院所的軸承鋼項目,在引入了新的工藝控製模型後,產品批次合格率顯著提升,陝重集團同意在其一款新型裝載機上試用。外省高校的算法團隊,也與本地企業簽訂了首份技術開發合同。
雖然距離完全成功還有很長的路,但堅實的、可喜的第一步已經邁出。這些零星的突破,如同在厚重的冰層上鑿開了幾個窟窿,讓人們看到了冰麵下湧動的活水和希望。
周亦菲站在指揮部的數據大屏前,看著代表項目進展的指示燈由紅轉黃,甚至個彆開始泛綠,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她瘦了,也憔悴了許多,但眼神卻愈發清澈明亮。
她知道,這隻是開始,“強基鑄鏈”的長征依然前路漫漫。但有了這初奠的基石,有了省委的明確支持,有了團隊愈戰愈勇的士氣,她相信,沒有什麼是不可逾越的。
她拿起電話,部署下一階段的工作——總結首批“揭榜掛帥”的經驗教訓,籌備第二批更具挑戰性的項目榜單,同時,開始著手研究如何將點上的突破,擴展成鏈上的優勢。
攻堅戰,進入了新的階段。
喜歡寒門的仕途傳奇請大家收藏:()寒門的仕途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