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火之後,鋼鐵獲得了新的形態,但也麵臨著新的考驗。秦宇軒在陝東省的權威,通過趙瑞龍一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鞏固。然而,他深知,權力的穩固並非終點,而是踐行理念、承擔責任的新起點。他揮出的下一劍,必須更快、更準、更深。
全省範圍內的專項整頓活動,在省紀委和組織部的強力推動下,如同一場無聲的疾風,掃過每一個廳局、每一個地市。文件層層傳達,會議接連召開,自查自糾、組織談話、線索摸排……官場上空彌漫著一種前所未有的肅殺與謹慎。以往某些遊走於灰色地帶、與商人老板勾肩搭背、對境外背景合作項目審查不嚴的乾部,此刻都收斂了行跡,暗自惴惴。
有人私下抱怨這是“池魚之殃”,是“秦省長一人遇險,全省乾部陪綁”。但更多的明眼人看出,秦宇軒此舉,並非挾私報複,而是借勢立威,重塑規則。他將自身遭遇的危機,轉化為了推動全省政治生態淨化的契機。這份魄力與格局,讓許多原本持觀望態度的中間派,開始真正審視這位年輕省長的能量與抱負。
專項整頓是“破”,秦宇軒更看重的是“立”。
人工智能產業創新試驗區的建設進入了快車道。在秦宇軒的親自督導下,省政府出台了極具吸引力的“陝東ai人才十條”和“核心技術攻關扶持計劃”,設立了百億規模的產業發展引導基金。全球頂尖的ai算法專家、國內知名的智能製造企業負責人、嗅覺敏銳的風險投資家,開始頻繁出入省政府的大門。
秦宇軒的日程表上,與科學家、企業家的會談占據了重要位置。他不再僅僅聽取宏觀彙報,而是深入技術細節、市場前景、政策瓶頸。
在一次與國內某光刻機核心技術團隊的座談會上,領頭的科學家抱怨高端研發人才被沿海地區和國外企業高薪挖走,留在陝東的團隊麵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境。
秦宇軒當場指示陪同的省人社廳、教育廳負責人:“人才流失,根子在平台和環境。我們要做的,不僅是給錢給房,更要打造世界級的研發平台,提供‘非對稱’的競爭優勢。這件事,由省工信廳牽頭,一周內拿出一個針對高端科研團隊的整體引進和保障方案,要具體到實驗室建設、家屬安置、子女入學,直接報我。”
他的雷厲風行和對關鍵問題的精準把握,讓在座的科學家們精神為之一振。他們感受到,這位省長不是在做表麵文章,而是真正想在陝東這片土地上,培育出科技的參天大樹。
然而,改革的道路從不平坦。利益的堅冰,並非一次風暴就能徹底融化。
這天下班後,秦宇軒婉拒了幾個應酬,獨自在辦公室審閱《陝東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草案)》。這份草案旨在為全省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法治保障,涉及數據確權、隱私保護、平台監管、數字基建等諸多前沿領域,觸動了不少傳統行業和既有監管部門的奶酪。
方文謙輕輕敲門進來,臉色有些凝重:“省長,剛接到消息,明天上午的省政府常務會議,討論數字經濟條例草案,可能不會太順利。”
“哦?”秦宇軒從文件上抬起頭,目光銳利,“具體點。”
“有幾個廳局的負責人,私下表達了不同意見。比如,市場監管局的李局,認為草案中對平台經濟的監管條款過於寬鬆,可能引發市場混亂;財政廳的劉廳,則對設立數字經濟發展專項基金的財政負擔表示擔憂,認為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下,應該‘穩’字當頭;還有交通、住建等幾個傳統部門,覺得草案側重虛擬經濟,對實體基礎設施的投入提及不夠……”
秦宇軒靜靜地聽著,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麵。這些反對聲音,早在他的預料之中。每一項重大改革,都是一次利益的重新分配,必然伴隨著阻力。這些廳局負責人,未必是存心與他作對,更多的是出於部門利益、思維慣性或是求穩怕亂的心態。
“還有,”方文謙頓了頓,聲音更低了些,“我聽到一些風聲,說……說趙家雖然倒了,但樹大根深,一些舊關係網還在。可能有人在背後,有意無意地放大這些不同聲音,想給條例的推進製造麻煩,延緩您的施政步伐。”
秦宇軒嘴角勾起一絲冷峻的弧度。淬火之後,果然還有餘燼試圖複燃,或者,是新的荊棘在試探著生長。
“知道了。”他淡淡地說,“意見不同很正常,關鍵是要擺在桌麵上,用道理和政策說話。至於那些藏在暗處的……”他沒有說下去,但眼神中的寒意讓方文謙明白,省長對這一切洞若觀火。
第二天上午,省政府常務會議室。氣氛果然如同預料般緊張。
市場監管局局長李衛國首先開炮,他拿著草案文本,引經據典,從防範金融風險、保護消費者權益的角度,論證平台監管必須從嚴,語氣頗為激動。
財政廳長劉明則拿著計算器,一筆一筆地算著設立專項基金對未來幾年財政支出的壓力,言談間充滿了“謹慎”、“穩妥”的詞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其他幾位相關廳長也陸續發言,或明或暗地表達了對草案部分條款的疑慮。
秦宇軒始終麵色平靜地聽著,不時在筆記本上記錄幾下。等到所有人都發表了意見,他才合上筆記本,環視全場。
“同誌們剛才都談了很好的意見,有些擔憂是現實的,有些建議是具有建設性的。”他的開場白肯定了大家的發言權,緩和了一下緊張氣氛。
“但是,”他話鋒一轉,語氣變得凝重,“我們製定這部條例,不是為了限製發展,而是為了規範和發展並重,為陝東省搶占未來十年、二十年的發展製高點,鋪設法治的軌道!”
“李局長擔心監管寬鬆,我想問,如果我們用管理馬車的方式去管理汽車,能行得通嗎?對於平台經濟這類新業態,監管需要的是‘智慧’,是‘精準’,而不是簡單地‘一刀切’!我們要管的,是壟斷行為,是數據濫用,是侵犯消費者權益,而不是扼殺創新和活力!”
“劉廳長擔心財政壓力,我理解。但我們要算大賬、算長遠賬!數字經濟是未來經濟增長的主引擎,現在不投入,未來我們失去的將是整個產業機遇!這筆基金,不是撒胡椒麵,而是要精準滴灌,用在刀刃上,吸引社會資本共同投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至於說側重虛擬經濟……”秦宇軒看向交通、住建等部門的負責人,“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是融合關係,不是對立關係!智慧交通、智能建造、工業互聯網,哪一樣能離開數字技術?這部條例的最終目的,正是要用數字經濟賦能我們的傳統產業,實現轉型升級!”
他條分縷析,逐一回應了各方麵的質疑,沒有回避矛盾,而是用更宏大的視野、更清晰的邏輯、更堅定的決心,將眾人的思維拉回到省委省政府確定的戰略方向上。他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
“同誌們,我們陝東省,不能再錯過這次浪潮了!”秦宇軒最後沉聲說道,“趙瑞龍案告訴我們,封閉和腐敗隻會帶來災難。隻有開放、創新、法治,才是陝東的唯一出路。這部條例,就是我們的宣言書和路線圖!細節可以再打磨,但方向和原則,必須堅持!”
會場一片寂靜。先前發言的幾位廳長,有的低頭沉思,有的麵露慚色。秦宇軒沒有憑借權勢壓人,而是用道理和格局征服了他們。
最終,《陝東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草案)》原則上獲得通過,交由法製辦根據會議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後,提交省人大審議。
散會後,秦宇軒走在回辦公室的走廊上,陽光透過玻璃窗,映照在他沉靜的臉上。他知道,今天的會議隻是拔除了明麵上的一叢荊棘,暗處的較量仍在繼續。但他無所畏懼。
淬火成鋼,礪劍鋒寒。他的劍,已為這片土地出鞘,必將披荊斬棘,開辟出一條通往未來的康莊大道。
新的征程,才剛剛開始。而家的方向,妻子蘇曉棠是否已經走出了弟弟帶來的陰霾,準備好了與他共同麵對前路的風雨?這一切,都將是下一章需要描繪的畫卷。
喜歡寒門的仕途傳奇請大家收藏:()寒門的仕途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