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份來自北京的內部參考資料,像一片無形的羽毛,輕輕落在了陝東省政壇這潭深水之上,激起的漣漪雖微,卻足以讓某些嗅覺敏銳的魚兒躁動起來。
秦宇軒對此心知肚明。他沒有在公開場合對此做出任何回應,甚至在省政府內部的會議上也未曾提及,仿佛從未收到過這份材料。但他的一係列動作,卻悄然發生了變化。
《陝東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草案)》的修改完善工作仍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但秦宇軒指示具體負責的部門,要更廣泛地征求各方意見,尤其是來自傳統產業、金融機構以及基層監管部門的建議,要求條款設計“既要鼓勵創新,也要防範風險,確保行得通、真管用”。他不再一味強調速度和魄力,而是更多地強調“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這種策略上的微調,並非退縮,而是更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船長,在察覺到前方風向和水流變化後,穩健地調整著帆與舵的角度,以確保航船始終朝著既定方向前進,避免不必要的顛簸甚至觸礁。
然而,暗流並不會因為舵手的謹慎而平息。
常務副省長李政的辦公室,近來也頗為“熱鬨”。一些對數字經濟條例心存疑慮,或是在秦宇軒推動的專項整頓中感到利益受損的乾部,開始有意無意地向李政靠攏。他們在彙報工作時,總會“順便”提及改革推進中遇到的實際困難,或者委婉地表達對“某些新事物步子太快”的擔憂。
李政大多時候隻是靜靜地聽,偶爾插話問幾個具體問題,很少明確表態。但他這種不置可否的態度,本身就被一些人解讀為一種默許甚至是支持。一種隱形的“共識”開始在部分官員中間形成:李省長才是真正理解省情、注重穩健的“老成謀國”者。
這天,李政以調研傳統產業升級為名,前往陝東省重要的工業城市——河州市。河州市市委書記王浩是他的老部下,關係密切。調研結束後,自然的是一場私人晚宴。
席間沒有外人,隻有李政、王浩和兩人的秘書。
酒過三巡,王浩揮退了服務員,親自給李政斟滿酒,壓低聲音道:“省長,最近省裡風向有點微妙啊。秦省長那邊……勢頭很猛。”
李政慢條斯理地夾了一筷子菜,淡淡道:“宇軒同誌年輕有為,想乾事是好事。我們這些老同誌,當然要支持。”
王浩笑了笑,帶著幾分試探:“支持是當然。不過,有些事就怕好心辦壞事。就拿那個數字經濟條例來說,概念是好的,但真落實下去,河市這幾個大型國企的數據安全、現有的供應鏈體係,都可能受到衝擊。底下的人,心裡都沒底啊。”
李政抬眼看了王浩一下,目光深邃:“沒底,就要多做工作,把情況摸清楚,把問題想透徹。改革嘛,總是有陣痛的。關鍵是,這痛值不值得,能不能換來長遠的發展。”他話鋒一轉,“河市是工業重鎮,穩住河市的工業基本盤,就是穩住了陝東經濟的壓艙石。這個道理,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忘。”
王浩心領神會,連忙點頭:“省長放心,河市一定堅決貫徹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牢牢守住實體經濟這個根本。”他明白,李政這是在提醒他,也是給他劃定了底線和發揮影響力的空間——在“穩住基本盤”的大旗下,適當表達對過度激進改革的“擔憂”,是合乎情理的。
與此同時,秦宇軒也沒有閒著。他選擇了另一個方向,前往以科技創新和高校雲集而聞名的安市調研。在參觀一家由海外歸國人才創立的量子通信技術公司時,他表現得興致勃勃,與年輕的首席科學家深入交流了足足一個小時,詳細詢問技術難點、市場應用前景以及需要政府提供哪些支持。
隨後,在與安市高校和科研院所代表的座談會上,他拋出了一個新想法:“我們不能隻滿足於引進人才、建設項目,更要思考如何打造一個能夠持續孕育‘獨角獸’企業和顛覆性技術的創新生態。我考慮,在省裡設立一個‘未來產業基金’,不僅僅由政府出資,更要廣泛吸引社會資本,由頂尖的專業投資機構來管理,專門投向那些處於‘死亡穀’階段、但具有爆發式增長潛力的硬科技初創企業。”
這個想法,比數字經濟條例更加具體,也更具風險。它意味著政府要將部分資源配置的權力,讓渡給市場機製,這無疑是對傳統財政投入和項目評審模式的一種挑戰。
消息傳出,再次引起了熱議。支持者認為這是真正破解科技成果轉化難題的破冰之舉;質疑者則私下議論,認為這不過是秦宇軒為了追求個人政績而進行的“高風險賭博”,一旦失敗,將造成國有資產的巨大損失。
麵對明裡暗裡的波瀾,秦宇軒在一次小範圍的工作會議上,對包括方文謙在內的幾位核心智囊說了這樣一番話:“我們現在做的事,就像在一條沒有人走過的河裡摸石頭。可能會摸到寶石,也可能會被水草纏住,或者碰到暗礁。但不能因為怕濕鞋,就不敢下水。我們的責任,就是儘量看清方向,找準落腳點,然後堅定地走下去。有人議論,有人質疑,這很正常,甚至是有益的,可以提醒我們保持清醒。但我們自己必須清楚,什麼是勢在必行,什麼是核心利益。”
他的聲音平靜而堅定,如同中流砥柱,任爾暗流洶湧,我自巋然不動。他深知,與李政等人側重於維係現有格局、強調控製與穩定的思路不同,他選擇的是一條通過釋放活力、鼓勵創新來開拓新增長空間的路徑。這兩條路徑本身並無絕對的對錯,但在有限的資源和既定的權力結構下,它們的碰撞幾乎不可避免。
陝東省的未來,就在這看似平靜實則激烈的理念交鋒與力量博弈中,緩緩勾勒著它的輪廓。秦宇軒的下一站,又將指向何方?而家庭內部,剛剛開始回暖的關係,是否能經受住外部風雨持續的考驗?
新的篇章,等待著新的書寫。
喜歡寒門的仕途傳奇請大家收藏:()寒門的仕途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