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生艙內的應急紅燈閃爍到第三輪時,凱終於從儲物箱底層翻出了最後兩塊備用電池——這是“先鋒號”前哨站建設時遺留的軍用級能源模塊,原本用於緊急通訊設備,此刻卻成了支撐團隊生存的最後希望。他的手指因長時間拆解控製台而沾滿油汙,指甲縫裡還嵌著碳化的電路板碎屑,卻依舊精準地將電池接入臨時搭建的供電線路。隨著“哢嗒”一聲輕響,備用電池開始釋放能量,逃生艙內昏暗的應急紅燈逐漸被暖白色的照明燈光取代,雖然亮度不足正常狀態的30,卻足以驅散彌漫在艙內的壓抑與冰冷。
“照明係統恢複基礎功能!生命維持係統接入備用電源,供氧、溫控恢複正常,隻是水循環係統仍無法啟動,暫時隻能飲用儲備水!”凱的聲音帶著一絲沙啞的興奮,他盯著控製台屏幕上緩慢跳動的參數,緊繃的肩膀終於微微放鬆,“另外,我用備用電池的能量,勉強激活了‘先鋒號’前哨站遺留的遠程支援模塊,能接收部分戰場殘骸的傳感器數據,方便我們評估‘老兵號’的損傷情況。”
雷諾立刻走到控製台旁,目光落在屏幕上彈出的“損傷評估界麵”。界麵左側,“老兵號”的三維模型正以紅色標記標注受損區域,右側則是實時更新的損傷清單,每一項都像一把重錘,敲擊著每個人的心臟。“先從核心係統開始評估。”雷諾的聲音平靜卻堅定,手指在屏幕上輕點,將評估類彆切換至“動力係統”。
屏幕上的數據瞬間刷新,紅色的警告符號密集地覆蓋在“老兵號”的引擎艙區域:“主引擎:6台自適應引擎中,3台完全損毀外殼破裂、內部轉子熔毀),2台嚴重受損能量導管斷裂、冷卻係統失效),僅1台保留基礎結構,但無法啟動;備用引擎:2台小型應急引擎全部過載燒毀,無修複可能;能源核心:諧振晶體碎裂率100,能量導管熔毀率95,核心艙壁出現3處貫穿性裂痕,徹底喪失能源輸出能力。”
“動力係統……全毀。”負責物資管理的船員低聲說道,聲音裡充滿了絕望。沒有引擎,沒有能源核心,“老兵號”就像失去了心臟和雙腿,連最基礎的移動都成了奢望,更彆說修複後重新投入戰鬥。
凱沒有停下評估的腳步,手指繼續在屏幕上滑動,切換至“武器係統”:“主炮:2門深淵破甲炮炮管炸裂,炮閂熔毀,無法修複;副炮:12門近防炮中,8門被能量衝擊波摧毀,4門因能源中斷陷入休眠,且彈藥儲備僅剩12;艦載狙擊炮台:炮管變形,瞄準係統徹底失效,靈能校準模塊損壞;特殊武器:‘創世紀’聚焦陣列完全熔毀,無任何可回收部件。”
“武器係統……儘毀。”莉娜的目光落在自己曾使用過的艦載狙擊炮台方向,心中泛起一陣酸楚。那座炮台曾無數次在戰鬥中為他們爭取生機,而現在,隻剩下一堆扭曲的金屬,連修複的可能都沒有。
星璃靠在艙壁上,額間的晶體泛著微弱的光芒,靈能感應同步覆蓋“老兵號”的船體結構,輔助凱進行評估:“船體結構方麵,艦首裝甲板破損率70,艦身中部出現3道長度超過200米的縱向裂痕,12個承重支架斷裂,甲板凸起變形率15……但有一個好消息。”星璃的聲音突然停頓了一下,眼中閃過一絲驚喜,“艦體核心框架,也就是支撐整個戰艦的龍骨,完好率竟然達到了85!雖然有部分區域出現金屬疲勞,但沒有出現斷裂,這意味著‘老兵號’的主體結構沒有散架,隻要有足夠的材料和時間,還有重建的可能!”
這個消息像一道光,照亮了彌漫在艙內的絕望氛圍。核心框架是戰艦的“骨架”,隻要骨架還在,就有修複和重建的基礎,而不是徹底淪為一堆無法利用的殘骸。雷諾的眼中也閃過一絲希望,他立刻說道:“重點評估核心框架的具體損傷情況,標記出需要優先加固的區域,另外,檢查數據庫和關鍵電子設備的完好性,這些是我們重建的重要基礎。”
凱快速切換評估類彆至“電子與數據係統”:“主數據庫:安裝在艦橋底部的加固艙內,艙壁完好,數據庫服務器雖因電磁脈衝出現短暫離線,但重啟後數據完整性達99,所有戰鬥記錄、技術文檔、‘希望方舟’相關資料均未丟失;關鍵電子設備:導航係統、通訊係統、傳感器係統雖因硬件損壞無法使用,但核心芯片和軟件程序完好,可通過更換硬件恢複功能;靈能感應陣列:基礎結構完好,僅外部接口損壞,修複後可重新投入使用。”
“數據庫完好!核心電子設備程序完好!”凱的聲音帶著難以抑製的興奮,這是他們目前獲得的最珍貴的收獲。數據庫中存儲的技術文檔和戰鬥記錄,是他們未來重建“老兵號”、應對追獵者的重要依據;而完好的核心程序,則能大幅降低硬件更換後的調試難度,節省大量時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在評估“老兵號”損傷的同時,莉娜也帶領醫療組完成了對所有人員的傷勢檢查。她拿著傷勢清單,走到雷諾身邊,聲音雖然疲憊,卻依舊清晰:“人員傷勢評估完畢,8人中,2人輕傷表皮劃傷、輕微挫傷),5人中度傷肌肉拉傷、震蕩傷、燒傷),1人重度傷星璃,靈能透支引發的身體機能紊亂,需長期休息和能量補充),但所有人都沒有生命危險,醫療箱內的急救藥品和設備足夠處理現有傷勢,隻是缺乏長期恢複所需的營養劑和靈能補充劑。”
星璃聽到自己的傷勢評估,輕輕點了點頭,說道:“我的靈能透支雖然嚴重,但通過緩慢的自我修複和能量補充,預計3天內就能恢複基礎感應能力,不會影響後續的評估和支援工作。”
雷諾看著手中的損傷清單和傷勢清單,心中既有沉重,也有一絲慶幸。“老兵號”雖然動力、武器全毀,船體結構受損嚴重,但核心框架和數據庫完好,保留了重建的希望;團隊成員雖然大多受傷,但無生命危險,還能繼續投入到後續的搶修和生存行動中。“現在,我們開始分配緊急搶修任務。”雷諾的聲音重新變得堅定,目光掃過艙內的每一個人,“凱,你負責繼續修複通訊係統,嘗試通過‘先鋒號’的遠程支援模塊,聯係更多的幸存者,同時整理數據庫中的修複資料,製定‘老兵號’核心框架的臨時加固方案;莉娜,你和醫療組一起,繼續照顧受傷的同伴,尤其是星璃,確保她能得到足夠的休息和能量補充,同時清點醫療物資,標記出需要優先補充的藥品;物資組,你負責拆解逃生艙內損壞的設備,提取可用的零件,尤其是電子元件和金屬材料,為後續的搶修和加固做準備;我會和星璃一起,繼續評估‘老兵號’的損傷情況,尋找可能的能源補給點和可回收部件。”
“收到!”
“明白!”
“立刻開始行動!”
指令下達後,逃生艙內立刻忙碌起來。凱重新回到通訊控製台前,手指在鍵盤上快速敲擊,屏幕上不斷彈出新的代碼和數據,他試圖通過優化“先鋒號”遠程支援模塊的信號接收範圍,擴大通訊覆蓋區域,尋找更多的幸存者;莉娜從醫療箱裡拿出最後幾支能量補充劑,遞給星璃一支,然後開始為其他受傷的同伴更換繃帶,檢查傷口的恢複情況;物資組的船員則拿起工具,開始拆解逃生艙內損壞的座椅和控製麵板,小心翼翼地提取裡麵的電子元件和金屬零件,分類放在儲物箱裡;雷諾和星璃則靠在舷窗邊,通過“先鋒號”的遠程支援模塊,仔細觀察“老兵號”殘骸的每一個細節,尋找可能殘留能源或可回收部件的區域。
“看這裡,艦尾的應急能源艙,雖然能量導管熔毀,但裡麵的備用能源罐可能還有殘留的能量。”星璃的手指指向屏幕上“老兵號”艦尾的一個小區域,靈能感應中,她能隱約感知到一絲微弱的能源波動,“還有這裡,艦身中部的物資儲存艙,裡麵可能存放著之前未使用的修複材料和工具,隻要艙門沒有損壞,就能回收利用。”
雷諾立刻將這些區域標記出來,說道:“等通訊係統修複後,我們嘗試遠程激活應急能源艙的閥門,看看能不能提取裡麵的殘留能源,如果成功,至少能為逃生艙提供更多的續航時間,也能為後續的加固工作提供能源支持。另外,物資儲存艙的位置很關鍵,裡麵的修複材料和工具,是我們加固核心框架的重要保障。”
凱的聲音突然從通訊控製台方向傳來:“通訊係統有新的進展!我成功聯係上了一個名為‘星火’的小型避難所,他們位於‘廢棄礦星’附近的一顆小行星上,擁有基礎的修複設備和能源補給,而且他們表示願意為我們提供支援,但需要我們在3天內抵達他們的避難所範圍,否則他們無法派出救援隊伍。”
這個消息讓所有人都興奮起來。3天的時間,雖然緊迫,但至少有了明確的目標和支援的希望,不再是之前那樣漫無目的地在星空中漂浮。雷諾立刻說道:“凱,詳細記錄‘星火’避難所的坐標和通訊頻率,製定最優化的逃生艙航線,儘量縮短航行時間;物資組,加快拆解進度,優先提取能用於修複逃生艙推進係統的零件,爭取能稍微提升一下逃生艙的速度;莉娜,確保所有人都做好準備,隨時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
逃生艙內的氛圍徹底改變,之前的絕望和沉重被忙碌的身影和堅定的信念取代。雖然“老兵號”遭受了重創,雖然未來的道路依舊艱難,但核心框架的完好、數據庫的保存,以及“星火”避難所的支援,都為他們帶來了新的希望。
凱繼續專注地修複通訊係統,屏幕上不斷彈出新的代碼和數據,他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莉娜一邊照顧受傷的同伴,一邊和物資組的船員交流,討論著如何更高效地提取可用零件;星璃靠在舷窗邊,額間的晶體光芒越來越亮,靈能感應不斷延伸,仔細觀察著“老兵號”殘骸的每一個細節,尋找更多可利用的資源;雷諾則站在逃生艙中央,目光堅定地看著“廢棄礦星”的方向,心中默默說道:“我們一定會活下去,一定會重建‘老兵號’,一定會讓追獵者付出代價。”
應急照明燈光下,每個人都在為了生存和希望而努力。雖然“老兵號”此刻還靜靜地漂浮在星空中,滿身傷痕,但它的核心框架依舊挺立,像一座永不倒下的豐碑,見證著團隊的堅韌和不屈。而逃生艙,則像一艘承載著希望的小船,在黑暗的宇宙中,朝著“星火”避難所的方向,緩慢而堅定地前進。
緊急搶修與評估仍在繼續,新的希望正在悄然萌芽。麵對眼前的慘狀,他們沒有退縮,而是選擇迎難而上,用自己的雙手和信念,為未來開辟出一條新的道路。這不僅僅是對“老兵號”的修複,更是對團隊信念的重塑,對生存希望的堅守。
喜歡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請大家收藏:()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