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秦易帶著一眾殘兵,抵達了名為“黑石”的小型軍堡。
堡內守軍早已是風聲鶴唳。
見一支打著夏軍旗號,狼狽不堪卻又煞氣逼人的隊伍逼近,更是緊張得如臨大敵。
直到秦易取出左賢王的金狼令牌與首級,亮明身份和戰績,堡內守將才驚得瞠目結舌。
驗明正身後,他忙不迭下令打開堡門,迎入眾人。
消息如插翅般飛傳,以驚人的速度向著雁門關主城、向著後方蔓延開去。
“偏師殘兵陣斬匈奴左賢王!”
“小卒秦易,於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
“天降神將,佑我大夏!”
一道道捷報,宛若驚雷乍響,劈開了北境邊關的死氣沉沉。
隨即,又以更快的速度,朝著數千裡之外的神京城,滾滾而去!
秦易立在黑石堡的城頭,遙望南方。
手中摩挲著從左賢王身上搜出的那封密信,眼神深邃如淵。
賈珍……你的好日子,快到頭了。
姐姐,再忍耐些時日,弟弟很快就能回去護你周全!
……
雁門關大捷,尤其是陣斬匈奴左賢王的消息。
如同一場巨大的風暴,沿途州郡,聞訊無不震動!
多少年了,麵對匈奴的犯境。
大夏勝少敗多,多是龜縮守城,何曾有過如此酣暢淋漓的大勝?
而且還是於絕境之中反殺,陣斬了匈奴一位實權親王!
“秦易”這個名字,第一次進入了各方勢力的視野。
無數探馬、信使瘋狂打探著關於這個突然崛起的“神將”的一切信息。
三日後,捷報終於以六百裡加急的速度,送入了神京城,直達天聽!
大夏皇城,紫宸殿。
早朝時分,氣氛原本有些沉悶。
北境戰事不利,國庫空虛,江南漕運不暢……
一樁樁一件件,都讓龍椅上的雍和帝夏慶眉頭緊鎖。
下方,文武百官分列兩旁。
文官以首輔趙文淵、次輔李綱為首,武勳則以牛繼宗、柳芳等襲爵的國公、侯爺為代表。
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湧動。
雍和帝登基未久,太上皇雖已還政,但影響力猶在,朝堂之上派係錯綜複雜。
就在戶部尚書還在喋喋不休地訴說著錢糧艱難之時。
殿外忽然傳來一聲急促卻充滿喜悅的高唱。
“報——!!!北境六百裡加急捷報!!!”
唱聲如同驚雷,瞬間打破了紫宸殿的沉悶!
所有大臣都猛地抬起頭,看向殿門方向。
雍和帝精神一振,身體微微前傾,急聲道。
“快傳!”
一名風塵仆仆、甲胄染塵的傳令兵疾步奔入大殿。
單膝跪地,雙手高高舉起一份插著羽毛的軍報,聲音因激動而嘶啞卻洪亮:。
“啟奏陛下!雁門關大捷!”
“雁門關偏師於關外遭遇匈奴左賢王主力,雖苦戰損失慘重,然一名為秦易之士卒,於萬軍之中,陣斬匈奴左賢王!”
“梟其首級!繳獲王旗金令!匈奴大軍已然潰退!北境危局得解!此乃天大之捷!”
靜!死一般的寂靜!整個紫宸殿落針可聞。
幾乎所有大臣的臉上都寫滿了難以置信!
陣斬左賢王?!
這……這可能嗎?!
尤其是勳貴隊列中的幾位。
如現任京營節度使、一等伯牛繼宗,臉色更是微微一變,眼神閃爍。
北境邊軍中派係林立,其中不乏與他們有舊之人,但這秦易……從未聽過!
“此言當真?!”
雍和帝猛地站起身,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他太需要一場勝利來穩固自己的權威,來振奮國人了!
“千真萬確!雁門關守將、監軍太監聯名奏報,並有左賢王金狼令牌及首級為證!現已送入宮中驗看!”
傳令兵大聲回道。“好!好!好!”
雍和帝連說三個好字,臉上終於露出了暢快淋漓的笑容。
“天佑大夏!賜我神將!哈哈哈哈!”
皇帝大笑,殿內氣氛頓時活躍起來。
大部分文臣武將紛紛出列賀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