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此乃陛下洪福齊天!”
“陛下登基,便有如此猛將建功,實乃祥瑞!”
然而,總有不和諧的聲音。一名禦史出列,謹慎道。
“陛下,此事實在過於驚世駭俗。一介小卒,如何能於萬軍中陣斬敵酋?其中是否有蹊蹺?或是邊將冒功?還需詳查才是,以免……”
“詳查?”
雍和帝笑容微斂,目光掃過那禦史,又淡淡瞥了一眼勳貴隊列。
“自然要查!但要查的是,為何偏師會中伏近乎全軍覆沒!要查的是,這潑天大功,該如何封賞!”
他語氣轉冷:“至於冒功?首級、王旗、金令皆在,匈奴已然潰退,難道這些都是假的嗎?莫非有人見不得我大夏取勝?見不得寒門出英傑?”
這話意有所指,頓時讓那禦史和不少勳貴臉色一白,連忙低下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臣等不敢!”
首輔趙文淵適時出列,緩聲道。
”陛下,無論過程如何,結果確為我大夏前所未有之大勝。有功必賞,乃朝廷法度。老臣以為,當重賞此員福將,以激勵邊軍士氣,彰顯陛下恩德。”
雍和帝臉色稍霽,點頭道。
“首輔言之有理。諸卿以為,該如何封賞?”
這下,朝堂上熱鬨了。
文官們多主張重賞金銀田宅,加封高階虛銜散官,調入京中榮養,以示恩寵即可。
而勳貴集團則心思各異。
有人想拉攏,有人則心生忌憚,不願寒門驟升高位,模糊建議可升任邊軍實職中層將校。
就在爭論不下之時,一名小太監悄無聲息地走到禦前總管太監戴權身邊,低語了幾句。
戴權麵色不變,微微點頭,上前一步,在雍和帝耳邊低語道。
“陛下,驗看過了,首級、令牌無誤。另,內衛傳來密報,提及這秦易……似是神京人士,其姐乃寧國府賈蓉之妻秦氏。其本人……據聞是因開罪了寧國府的珍大爺,被……被‘發配’去的邊關。”
聲音雖低,但近處的幾位大佬隱約能聽到“寧國府”、“發配”等字眼,頓時神色變得微妙起來。
雍和帝眼中精光一閃,瞬間想到了更多。
寧國府,賈珍……
那是太上皇時期的老勳貴了,與四王八公關係盤根錯節。
這秦易竟是受其所害?
如今卻立下如此大功?
好啊!
太好了!
這簡直是一把天賜的,可以用來敲打甚至斬向那些日漸驕縱、尾大不掉的舊勳貴集團的利刃!
雍和帝心中瞬間有了決斷。
他抬起手,壓下殿內的議論聲,朗聲道:“朕意已決!”
“秦易於國危難之際,挺身而出,陣斬敵酋,揚我國威,功莫大焉!此非尋常軍功可比!”
“著即:擢升秦易為正三品鎮北將軍!封……鎮北侯!世襲罔替!”“賞金千兩,銀萬兩,錦緞百匹!令其即刻卸職返京,朕要親自召見,另賜侯府!”
“其餘有功將士,兵部、五軍都督府從優議敘,陣亡者厚加撫恤!”
靜!
又是一片寂靜!
鎮北侯!
世襲罔替!
這可是超品的爵位!
實打實的軍功侯爵!
雖然暫時是虛銜,但意義完全不同!
大夏開國以來,非開國功臣之後,能以軍功封侯者,寥寥無幾!
陛下這是……要大力扶持這秦易,與舊勳貴打擂台啊!
無數道目光隱晦地掃向勳貴隊列中的牛繼宗、柳芳等人,他們的臉色已然變得十分難看。
尤其是想到這秦易與寧國府的恩怨……
“陛下聖明!”
首輔趙文淵率先躬身。
他作為皇帝心腹,自然明白皇帝用意,剩下的大臣也隨之附和。
雍和帝滿意地點點頭,看向那傳令兵。
“即刻以八百裡加急,將朕的旨意,傳往北境!朕,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見到朕的鎮北侯!”
“遵旨!”
旨意飛出紫宸殿,以更快的速度傳向北境。
一場巨大的風波,開始在以神京賈家為代表的舊勳貴集團中醞釀。
而處於風暴眼的寧國府內,此刻還尚未完全得知消息。
賈珍正摟著新得的美妾飲酒作樂,絲毫不知,一把名為“鎮北侯”的利刃,已攜著滔天煞氣,即將斬回神京!
喜歡紅樓:開局呂布戰力的我強奪金釵請大家收藏:()紅樓:開局呂布戰力的我強奪金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