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便是追查刺客。
所有證據都指向那支淬毒弩箭和刺客逃脫時留下的血跡。
但線索到了密林深處便斷了,顯然對方策劃周密,接應得當。
雍和帝下令徹查,由秦易協同刑部、大理寺辦理此案。
退殿後,秦易立刻加強了行宮的警戒,龍禁衛接管了核心區域的防務。
舊勳們雖然不滿,但在救駕之功的事實麵前,也不敢明著反對。
回到住處,平兒和香菱早已聽聞驚險,迎上來時臉上還帶著後怕。
平兒強自鎮定地伺候秦易更換衣物
香菱則眼圈微紅,拉著秦易的衣袖上下打量,生怕他受了暗傷。
“爺,您沒事吧?可嚇死妾身了。”香菱聲音帶著哭腔。
秦易拍拍她的手背:“無事,跳梁小醜而已。”
他看向平兒,“行宮防衛已由我們接管,你們出入小心,儘量待在院內。”
平兒鄭重應下:“爺放心,妾身明白。”
當晚,秦易與匆匆趕來的林如海在書房密談。
林如海神色凝重:“遇之,此事絕不簡單。刺客目標明確,時機精準,絕非尋常匪類。背後恐有滔天陰謀。”
秦易點頭:“我也如此認為。對方意在陛下,但也可能是一石二鳥之計。若陛下有事,我護衛不力,難辭其咎;若陛下無恙,亦可借此挑起事端,嫁禍於人。”
林如海沉吟道:“你如今風頭太盛,已成某些人的眼中釘、肉中刺。此次救駕,雖獲殊榮,卻也將自己置於更危險的境地。往後行事,需更加謹慎。”
“多謝林世叔提醒。”秦易眼中寒光一閃。
“既然他們已出手,那我也不必再客氣了。正好借此機會,看看這潭水底下,到底藏著哪些魑魅魍魎。”
行宮之夜,表麵平靜,暗地裡卻波濤洶湧。
救駕之功,如同一塊巨石,投入本就暗流湧動的權力深潭,激起的漣漪,必將波及深遠。
刺殺事件後,行宮內的氣氛持續緊張。
秦易忙於布防和調查,平兒協助處理庶務,香菱則乖巧地待在院內,不敢隨意走動。
這日傍晚,秦易正在院中查看龍禁衛送來的巡邏記錄。
親兵來報,說東府尤三姐求見,有要事稟報。
秦易微感詫異,尤氏姐妹與他並無交集。
此時來訪,所謂何事?
他略一沉吟,道:“讓她進來。”
片刻後,尤三姐跟著親兵走進院子。
她今日穿了一身素淨的藕荷色衣裙,未施脂粉,卻更顯天生麗質,眉宇間帶著一股尋常女子沒有的英氣爽利。
見到秦易,她斂衽一禮,姿態不卑不亢。
“民女尤三姐,見過侯爺。”
“尤姑娘不必多禮,有何事?”秦易開門見山。
尤三姐抬起頭,目光清澈,直視秦易。
“侯爺,民女冒昧前來,是想告知侯爺一事。今日午後,民女與姐姐在行宮後苑散步時,無意間聽到兩個小太監在假山後竊竊私語。”
秦易目光一凝:“哦?他們說了什麼?”
尤三姐道:“他們聲音很低,斷斷續續,民女隻隱約聽到幾句……說什麼‘箭法真準’、‘可惜了’、‘山裡接應’、‘柳爺吩咐’……民女覺得蹊蹺,想起前日刺殺之事,不敢隱瞞,特來稟報侯爺。”
柳爺?
秦易心中一動,莫非是理國公柳彪?
這線索雖然模糊,卻指向性極強!
他沒想到,提供這關鍵信息的,竟是尤三姐這個看似不相乾的女子。
“尤姑娘,此事關係重大,你可聽真切了?可知是哪兩個小太監?”秦易沉聲問道。
尤三姐肯定地點點頭:“民女聽得真切,絕不會錯。至於模樣……當時離得遠,隻看清一個大概,一個矮胖,一個高瘦,穿著低等太監的服飾。若再見到,或能認出。”
秦易深深看了尤三姐一眼。
此女膽大心細,頗有決斷。
若她所言屬實,這份人情可不小。
“尤姑娘,多謝你告知此事。此事切勿再對他人提起。”
尤三姐爽快應道
“侯爺放心,民女曉得輕重。”她頓了頓,又道。
“侯爺救駕,為民除害,是頂天立地的大英雄。民女雖是小女子,也知是非黑白。”
說完,再次行禮,便告辭離去,毫不拖泥帶水。
秦易看著她的背影,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