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鏖兵的勝利,並未讓秦易有絲毫鬆懈。
他深知,這隻是一場擊退了敵人偷襲的防禦戰,並未重創哈撒主力,聯軍的兵力優勢依然存在。
而且,哈撒連續受挫,其接下來的行動必將更加詭譎難測。
軍營大帳內,氣氛凝重。
炭火盆劈啪作響,映照著秦易和幾位核心將領嚴肅的麵容。
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血腥氣和潮濕的泥土味,提醒著人們昨夜戰鬥的慘烈。
“大將軍,此戰雖勝,但我軍傷亡亦不下五百,多為精銳。”
副將趙虎沉聲彙報著損失,臉上帶著痛惜。
“瓦剌人悍不畏死,尤其是那支敢死隊,若非大將軍神威,後果不堪設想。”
另一將領接口道:“哈撒用兵,愈發刁鑽。此次偷襲不成,恐再生他計。我軍長期在此對峙,糧草消耗巨大,雖有大將軍統籌,然長途轉運,終究是隱患。”
秦易默然點頭,蕭何的內政之力讓他對後勤數字極為敏感。
北疆的存糧在維持軍隊和部分難民後,已開始吃緊。
朝廷的補給線是生命線,也是最脆弱的環節。
而哈撒不可能看不到這點。
“哈撒接下來,可能會做兩件事。”
秦易走到沙盤前,目光銳利。
“其一,繼續派小股部隊騷擾,疲敝我軍,尋找破綻。其二,也是更危險的,他會想方設法斷我糧道。”
他手指劃過沙盤上蜿蜒的後勤路線。
“傳令下去,增派斥候,將偵查範圍擴大五十裡,重點監控所有通往我方補給線的山穀、隘口。”
“另外從龍禁衛中抽調一千人,組成快速反應騎兵隊,由周倉統領,專門負責策應糧隊,遇有小股敵軍襲擾,務必迅速殲滅,不容其流竄!”
“末將領命!”
周倉轟然應諾,經過多次戰鬥,他已成為秦易麾下不可或缺的猛將。
“此外。”秦易沉吟片刻。
“我們不能總是被動應對。哈撒聯軍成分複雜,瓦剌、匈奴、還有諸多小部落,其間必有矛盾。需設法離間,若能使其內部分裂,則勝算大增。”
他看向軍中一位原是邊關老吏、熟悉草原部族情況的參軍。
“李參軍,此事交由你負責。撥給你一批金銀細軟,設法與草原上那些與哈撒或匈奴有隙的部落取得聯係,散播謠言,就說哈撒此戰,意在消耗各部實力,將來好獨霸草原;或者說匈奴人打算在戰後反客為主。具體如何操作,你見機行事。”
“下官明白!”
李參軍眼中閃過精光,這是他所擅長的領域。
安排完這些,秦易獨自走出大帳。
雨後初晴,陽光刺破雲層,但北疆的天空依然顯得高遠而蒼涼。
他撫摸著冰涼的劍柄,呂布的勇武帶給他無匹的信心。
但卻讓他更清楚,戰爭的勝負,往往取決於這些戰場之外的謀劃和細節。
與哈撒的較量,已經從前線的刀光劍影,擴展到了後勤、情報、乃至人心向背的全麵博弈。
果然不出秦易所料,哈撒將目標轉向了糧道。
數日後,一支從後方出發,押送著五千石糧草和一批箭矢的運輸隊。
在距離宣府百裡外的“落馬坡”遭遇伏擊。
伏兵並非瓦剌主力,而是數百名來去如風的匈奴輕騎。
他們利用地形,發射火箭,企圖焚毀糧車。
護糧的邊軍雖奮力抵抗,但匈奴騎兵極其狡猾,一擊即走,絕不纏鬥,讓護糧隊伍疲於奔命。
眼看糧車就要被點燃,關鍵時刻,周倉率領的快速反應騎兵隊如旋風般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