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線戰事暫時陷入膠著,但另一條戰線的鬥爭卻悄然加劇。
秦易派出的李參軍,帶著金銀和使命,潛入了草原深處。
草原並非鐵板一塊。
哈撒憑借強勢和利益整合了各部。
但許多部落首領內心並非真心臣服。
尤其是那些被瓦剌吞並或被迫屈服的小部落,以及對匈奴人心存忌憚的部族。
李參軍利用的正是這一點。
他首先聯係上了一個與瓦剌有世仇、部落被哈撒之父所滅的老族長。
在一頂偏僻的帳篷裡,李參軍獻上厚禮,然後悲憤地說道。
“老族長,哈撒如今聯合匈奴,看似風光,可您想想,當年匈奴人是如何對待我們草原部族的?”
“與他們合作,無異於與虎謀皮!哈撒此舉,不過是想利用匈奴人的力量來鞏固他自己的霸權,等打完了南朝,下一個要收拾的,就是你們這些不聽話的部落了!”
老族長沉默不語,但眼中閃爍的仇恨和憂慮表明李參軍的話說到了他的心坎上。
接著,李參軍又通過中間人,將類似的消息散播給那些對匈奴勢力滲透感到不安的部落。
“匈奴人狼子野心,一直想重返東方草場。哈撒引狼入室,將來這草原是姓‘瓦剌’還是姓‘匈奴’,可就難說了。聽說匈奴大將私下許諾,戰後要瓜分最肥美的草場呢!”
這些謠言如同瘟疫般在聯軍內部悄悄傳播。
雖然哈撒憑借威望暫時壓住了台麵上的異議,但猜忌的種子已經種下。
部落首領們開始互相提防,在配合作戰時也難免心存保留,不再像起初那樣賣力。
與此同時,秦易軍中的反間諜工作也取得了進展。
他們抓獲了幾名試圖混入軍營打探消息、或是在水源地投毒的細作。
經過嚴厲審訊,順藤摸瓜,竟然挖出了一個與朝中舊勳勢力有牽連的秘密情報網。
這些人在北疆散布謠言,誇大龍禁衛的損失,貶低秦易的戰功,甚至試圖收買中下層軍官。
秦易對此毫不手軟,涉案人員一律軍法處置。
並將確鑿證據連同奏章,以六百裡加急秘密送呈雍和帝。
這是一招狠棋,既清理了內部,也將了舊勳集團一軍,讓皇帝看清是誰在國難當頭之時還在搞內鬥。
哈撒也並非對秦易的離間計毫無察覺。
他迅速采取了反製措施,一方麵加強內部管控,嚴厲處置傳播謠言者。
另一方麵,他也派出了更多的細作。
試圖收買或威脅秦易麾下的將領,尤其是那些非龍禁衛出身的邊軍將領。
一時間,北疆戰場上,除了明麵上的刀光劍影,更彌漫著一股看不見的硝煙。
陰謀與反陰謀,滲透與反滲透,雙方在陰影中進行著殊死搏鬥。
秦易的蕭何之才在此刻體現得淋漓儘致。
他不僅能安邦定國,更能洞察人心,駕馭這種複雜的暗戰。
秦易的離間計,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後,終於顯現出效果。
首先出現問題的是匈奴人。
匈奴大將兀術,是個驕傲且野心勃勃的人。
他本就對屈居哈撒之下有所不滿,加上不斷聽到關於哈撒要過河拆橋、瓦剌人要獨占戰利品的謠言,心中疑竇叢生。
在一次分配戰利品,主要是劫掠自邊境村鎮的財物和人口的會議上,兀術與哈撒的心腹發生了激烈爭吵。
兀術認為匈奴騎兵出力最多,理應分得更多。
而哈撒的心腹則強調瓦剌是主導,分配應由哈撒決定。
爭吵不歡而散,兀術回到自己的營地後,怒氣難平。
開始陽奉陰違,不再積極配合哈撒的軍事行動。
緊接著,那個與瓦剌有世仇的老族長,雖然勢單力薄,但也開始暗中活動。
聯絡其他對哈撒不滿的小部落,形成了一股暗流。
他們不再提供準確的向導信息,甚至在聯軍調動時故意傳遞錯誤的情報,導致一次小規模的迂回包抄行動失敗,損失了不少人手。
哈撒感受到了聯盟內部的裂痕,這比麵對秦易的堅壁清野更讓他頭疼。
他試圖安撫兀術,給予其更多的財物和承諾,但裂痕一旦產生,便難以彌合。
他也試圖以雷霆手段鎮壓那些心懷二心的小部落。
但這反而激起了更強烈的反彈和恐懼,使得離心傾向更加嚴重。
聯軍的力量,在無形中被削弱了。
以往如臂使指的指揮體係出現了滯澀,各部族之間的配合也變得漏洞百出。
秦易通過斥候和內線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變化。
“時機快到了。”他對眾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