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稍撫平了秦易眉宇間凝聚不散的征塵與疲憊,也緩解了他精神上的緊繃。
然而,當夜深人靜,萬籟俱寂之時。
秦易獨自躺在熟悉而舒適床榻上時,白日裡的溫馨與放鬆如同潮水般退去。
現實的嚴峻與未來的挑戰,再次清晰地浮現在他的腦海之中,讓他的思緒變得異常冷靜和清晰。
明日大朝,封賞是必然的。
皇帝在金鑾殿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必須對他的功績有一個明確的、足以服眾的交代。
但問題在於,賞什麼?如何賞?
爵位?
他已是鎮北侯,超品爵位,再進一步,便是國公!
大夏慣例,非宗室、非有擎天保駕之功者,不封國公。
自己此番軍功雖大,但夠不夠得上“擎天保駕”?
即便夠得上,那些宗室和舊勳能答應嗎?
若是封了國公,那已是人臣之極,賞無可賞,陛下又會如何想?
官職?
他已是掌實權的征北大將軍,位同三公。
再升,便是要入主中樞,擔任諸如兵部尚書,甚至是有實權的大學士,參與機要。
這必然直接觸動舊勳集團的核心利益,他們會不惜一切代價進行阻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賞賜金銀田宅、奴仆珠寶?
這些對於普通功臣或許是厚賞。
但相對於他平定北疆、迫降瓦剌的不世之功,則顯得過於輕飄,根本無法匹配。
反而會惹人笑話,認為陛下刻薄寡恩。
皇帝會如何權衡?
他會選擇硬頂著舊勳的壓力,給予自己符合功績的封賞,以示皇恩浩蕩,激勵後來者?
還是會為了維持朝堂平衡,采取一種折中的、甚至明升暗降的方式來安撫舊勳?
而舊勳集團,明日又會使出怎樣的手段?
他們必定會抓住“未將瓦剌主力全殲”、“擅自主張與敵酋議和”、“盟約條件是否過於寬縱”等由頭,大肆攻訐,質疑他決策的正確性,貶低他的功勞。
還有賈府,這個看似與他已無多大關聯,是否會被人利用,作為攻擊他、給他製造麻煩的棋子?
蕭何的深謀遠慮與政治智慧在腦海中飛速運轉,推演著明日朝堂上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以及相應的應對策略。
呂布傳承的蓋世勇武賦予了他直麵一切明槍暗箭、無所畏懼的底氣。
但秦易深知,朝堂之爭,很多時候勇武並無用武之地。
更多的需要的是縝密的思維、耐心的周旋和關鍵時刻的決斷力。
他想起北疆營帳中搖曳的燭火,想起野狐嶺下那座無聲的京觀,想起哈撒最終在盟約上按下手印時那灰敗而不甘的眼神……
與那些明刀明槍、生死立判的戰鬥相比。
眼前這場即將在太極殿上展開的、沒有硝煙卻關乎未來權力格局的戰爭,或許更加考驗心性,更加凶險莫測。
“無論如何,這一步必須踏過去,而且要踏得穩,踏得漂亮。”
秦易望著帳頂繁複的繡紋,目光在黑暗中依舊銳利如鷹隼。
凱旋回朝僅僅是一個新的起點,真正的征途,在那九重宮闕之內,在那波譎雲詭的廟堂之上。
他必須利用這次千載難逢的大功,進一步鞏固和提升自己的權力與地位。
為自己,也為跟隨自己的這些人,贏得更廣闊的空間和更穩固的根基,去實現那些更深遠的目標。
而這一切,都將從明日黎明,那場注定不會平靜的、榮耀與危機並存的大朝會開始。
他緩緩閉上雙眼,強迫自己進入休息狀態,養精蓄銳,準備迎接黎明的到來。
喜歡紅樓:開局呂布戰力的我強奪金釵請大家收藏:()紅樓:開局呂布戰力的我強奪金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