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般的眸子卻未落在書頁上,而是怔怔望著窗外風過竹梢、影搖碎金的景象,眼神空蒙迷離。
聽聞紫鵑通報“鎮國公來了”,她略顯慌亂地想撐身行禮。
一動卻引得喉間發癢,忍不住掩口輕咳,蒼白臉頰泛起病態潮紅。
“林姑娘快請安坐,萬萬不可多禮。”
秦易忙上前兩步,聲音不自覺放得極溫和。
黛玉今日穿一身素雅月白綾子襖,外罩淺碧色軟煙羅比甲。
更顯身形窈窕、弱質纖纖,仿佛一陣風就能吹倒。
臉色蒼白得近乎透明,眼周帶著淡淡青暈。
顯然是夜不安枕所致。
但那雙似蹙非蹙的罥煙眉下,含著晨露般的眸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初見秦易挺拔身影時,極快掠過一抹淡光,如暗夜流星短暫卻明亮。
隨即她迅速垂眸,掩去所有情緒,隻餘下慣常的疏離與揮之不去的倦意。
“聽聞公爺凱旋還朝,加官進爵,聖眷正隆,還未曾當麵道賀。”
黛玉輕聲道,聲音如風柔絲,細微飄忽,帶著刻意維持的平靜與不易察覺的拘謹。
她對兩人身份地位的懸殊差距,似乎感到無所適從,那份本就存在的距離感,仿佛又被拉遠了幾分。
秦易將禮物交由紫鵑收好,溫言道。
“些許虛名浮利,不過時勢使然,不足掛齒。倒是聽說姑娘玉體違和,心中牽掛,特來探望。”
“北地雖苦寒,卻也有機緣得些稀罕物事,這雪山寶蓮與成形老參性極平和,或對姑娘調理根基、滋養元氣有裨益。”
他頓了頓,目光落在炕幾上的詩稿與《莊子》上,尋了話題。
“姑娘近日可有雅興動筆?北疆風物大異中原,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壯闊蒼涼與江南杏花春雨、小橋流水是兩個世界。雖少了精雕細琢的溫婉,卻也有撼人心魄、蕩滌胸懷的雄渾氣象。”
提到詩詞哲思,黛玉眼中才恢複些許靈動,如蒙塵明珠被擦拭。
她輕輕搖頭,聲音依舊細弱,卻多了幾分鮮活。
“近來精神短少,心緒不寧,竟未曾提筆。倒是公爺經沙場曆練,見慣金戈鐵馬、生死殺伐,胸懷眼界定更開闊宏達。再看世間景致、人情冷暖,感觸該與我們這些困於閨閣、囿於方寸之人不同。”
兩人從北疆蒼茫風光、異域人情,漸漸談到詩詞意境營造、莊子逍遙之辯。
又隱約涉及人生際遇、理想抱負與處世之道。
秦易並未附和黛玉詩中的傷春悲秋與出世之思。
而是以屍山血海中磨礪的堅韌、掌萬千兵馬的宏大格局,闡述“逆境開拓、亂世擔當”的積極態度。
他說,詩詞可寄情幽微、抒發性靈,但若能以筆墨記錄時代波瀾、抒發安邦定國之誌、啟迪民智,亦是更大的境界與功德。
這番話迥異於寶玉鄙棄功名利祿的“混世”哲學,讓黛玉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思想衝擊與深層次的靈魂共鳴。
她漸漸發現,眼前男子不僅能提劍立不世之功,胸中更有萬千丘壑、見識卓絕。
言語間藏著洞察世事的睿智、看透生死的豁達與安定人心的力量。
他並非不懂她的敏感憂傷,卻能以更包容開闊的視角引導安慰,讓她看見風雨後的晴空。
不知不覺,窗外日影西斜,漫天霞光染紅窗紙。
兩人暢談近一個時辰,黛玉蒼白臉上因這酣暢的思想交流,泛起淡淡的真實紅暈,連咳嗽也減輕了不少。
臨彆時,秦易看著燈下清麗脫俗的黛玉,目光誠摯,語氣鄭重溫言。
“世間紛擾如過眼雲煙,身子才是根本。姑娘玲瓏心竅,更需善自保重,勿要勞神傷懷、徒耗心神。天地廣闊,總有些未領略的風景值得期待,有些人……值得傾心相待。”
話語平實,卻透著超越客套的真切關懷與若有若無的暗示。
黛玉心頭莫名一暖,似被溫熱暖流包裹,又似被輕撞了一下,酥酥麻麻。
她不敢直視秦易深邃的目光,隻覺臉頰發燙,慌忙垂瞼。
長睫如蝶翼輕顫,低低應了一聲,聲音幾不可聞。
“多謝公爺掛心,金玉良言,黛玉……記下了。”
離開瀟湘館,走在夕陽餘暉籠罩的靜心齋小徑上。
秦易心中的牽掛未減,反而多了幾分複雜的憐惜、欣賞與滿足。
與黛玉的深入交談,讓他更清晰地感受到靈魂層麵的契合與吸引。
這是其他女子身上沒有的、超越皮相與利益的純粹共鳴。
喜歡紅樓:開局呂布戰力的我強奪金釵請大家收藏:()紅樓:開局呂布戰力的我強奪金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