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陣兵荒馬亂,太醫施針灌藥,才勉強將鳳姐從鬼門關拉了回來。
但她醒來後,眼神渙散,精神恍惚,連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清楚了。
隻是偶爾無意識地流淚,徹底失去了理事的能力。
賈母與王夫人聞訊,更是雪上加霜,相對垂淚,無可奈何。
府中不可一日無主,尤其是在這內憂外患的關頭。
迫不得已,賈母隻能強打精神,正式下令,將府中管家之權,全權交給探春和李紈。
她與李紈、寶釵秋爽齋連夜商議,三人皆麵色凝重。
探春首先便提出。
“如今第一要緊的,是肅清內部,嚴格門禁!再讓那些刁奴裡外勾結,偷竊拐騙,這府裡就真的完了!”
她雷厲風行,第二日便帶著侍書等貼身丫鬟,協同李紈、寶釵,親自查點各房各處,將幾個平日裡怠惰頑劣、甚至有偷竊嫌疑的仆役,或當場革退,攆出府去,或嚴厲申飭,罰沒月錢,以儆效尤。
一番整治,雖未能徹底根除積弊,但府中的混亂秩序,總算勉強被壓製下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緊接著,便是應對那張秀才的訴訟。此事極為棘手,借據是賈璉親手所立,人證物證確鑿,賈府理虧在先。
探春思慮再三,深知此事硬抗絕無勝算,隻會將事情鬨得更大,更加不可收拾。
她與李紈、寶釵反複權衡,最終定下了“破財消災”與“人情斡旋”雙管齊下的策略。
她動用了自己所能動用的所有關係,甚至求到了與賈府尚有一絲舊情的北靜王府門下清客。
同時,她硬著頭皮去回稟賈母,動用了賈母最後一筆壓箱底的體己銀子,湊足了一筆遠超本金的巨款。
一方麵,以此高價賠償張秀才,極力安撫其喪母之痛與憤懣之情。
另一方麵,請托中間人向都察院的相關官員疏通打點。
幾經周折,耗費了無數心力與錢財,才勉強將這樁訴訟壓了下去,沒有公開審理。
但經此一事,賈府本就捉襟見肘的財力更是元氣大傷。
而“縱奴行凶”、“逼死人命”的惡名,卻如同跗骨之蛆,在暗地裡傳播開來。
賈府的聲譽,徹底跌入了穀底。
經此風波,探春更是深刻地體會到了何為“大廈將傾”,何為“人情冷暖”。
她夜不能寐,常常與李紈、寶釵在燈下對坐,籌劃著如何進一步節流,如何應對那些聞風而動、即將上門催逼的債務。
心力交瘁,原本明媚鮮妍的容顏,也日漸染上了憔悴與憂色。
而怡紅院中的寶玉,卻似乎依舊試圖活在自己用詩詞歌賦和女兒眼淚構築起的桃花源裡。
他見府中姐妹近日個個愁眉不展,府內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便想著法兒逗大家開心。
或是硬拉著黛玉、寶釵、探春等人去大觀園中欣賞那秋日殘荷,說是“留得殘荷聽雨聲”也彆有韻味。
或是又興起要重開詩社,想用風花雪月來驅散現實的陰霾。
然而,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他的這些舉動,在沉重如山的現實麵前,顯得如此蒼白無力,甚至有些不諳世事的可笑。
黛玉見他到了此時,仍看不清家族危局,隻顧著這些虛幻的玩意兒,心中失望更甚。
往往隻是淡漠地看他一眼,便借口“身子不適”,推辭不去。
獨自回到瀟湘館,對著窗外蕭瑟的竹影,默默垂淚。
這日,黛玉又收到了鎮國公府平兒派人悄悄送來的一個小包裹。
裡麵是幾本最新刊印的、外麵極難尋到的詩詞集子。
還有一匣子精致的、帶著江南風味的藕粉桂花糖和鬆仁鵝油卷。
捧著那還散發著淡淡墨香的書冊,嘗著那記憶中熟悉的家鄉味道,黛玉心中對鎮國公府那份不動聲色卻細致入微的關懷,感激之餘,更添了幾分難以言說的向往。
那似乎是一個與眼前這座混亂、頹敗、令人窒息的賈府截然不同的、充滿著秩序、安穩與一絲人間溫暖的世界。
紫鵑在一旁,一邊為她斟茶,一邊看著自家姑娘日漸清減的麵龐,忍不住再次輕聲勸道。
“姑娘,我看秦公爺和平兒姑娘,是真心實意惦記著您的。每次送來的東西,都不是那等虛浮貴重的,卻樣樣都送到您心坎上。這府裡如今……唉,眼見是一日不如一日了。姑娘,您也該……也該為自己多想想了,總不能一直這樣下去……”
黛玉聞言,纖細的手指摩挲著溫熱的茶杯,望著窗外那片在秋風中搖曳、愈發顯得孤清冷寂的竹林,默然良久。
心中那個關於“選擇”的、原本模糊的念頭,在經曆了這一連串的變故後,被殘酷的現實催生得愈發清晰、堅定起來。
喜歡紅樓:開局呂布戰力的我強奪金釵請大家收藏:()紅樓:開局呂布戰力的我強奪金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