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易奉旨出征,掛帥北疆的消息。
如同臘月裡一陣凜冽的寒風,迅速席卷了京城的每一個角落。
自然也毫無意外地吹進了已然透出衰敗之氣的榮國府。
吹入了那竹影搖曳、幽靜清冷的瀟湘館。
黛玉是從匆匆進來的紫鵑口中得知這一消息的。
小丫鬟跑得氣喘籲籲,臉上帶著未散的驚惶和打探到“大事”的急切。
“姑娘!姑娘!了不得了!外麵都在傳,鎮國公秦公爺,今兒個在朝堂上被好些個大官老爺聯名彈劾,說他要……要謀反呢!”
紫鵑的聲音帶著顫抖,雖不儘準確。
卻足以讓正在臨窗習字的黛玉手腕一抖。
一滴飽滿的墨汁“啪”地落在雪白的宣紙上,迅速暈染開一大團濃黑的汙跡。
將她剛剛寫就的、風骨初成的幾個簪花小楷徹底毀去。
“你……胡說什麼!”
黛玉的心猛地一沉,臉色瞬間褪去血色,變得蒼白如紙。她放下筆,指尖冰涼。
“是真的!好多人都這麼說!”
紫鵑急急分辯。
“不過……不過後來又說北邊韃子打過來了,情勢危急,皇上沒辦法,隻好又派秦公爺立刻帶兵去北邊打仗了!說是授了什麼大總管,有先斬後奏的權力呢!”
峰回路轉的消息,讓黛玉緊繃的心弦稍稍一鬆。
但那擔憂卻如同藤蔓,更加瘋狂地纏繞上來。
秦易走了。在這個舊勳集團剛剛發動猛烈彈劾、朝局微妙、殺機四伏的時候。
他離開了京城,前往那片她隻在史書和邊塞詩中讀到過的、黃沙漫天、烽火連天、白骨露野的北疆戰場。
她坐在窗邊的軟榻上,手中原本握著一卷《李衛公問對》。
此刻卻覺得那書卷重若千鈞,一個字也看不進去了。
窗外是榮國府熟悉的、日漸蕭瑟的冬景,幾竿翠竹在寒風中搖曳,發出沙沙的輕響。
她雖深處內宅,幾乎與外界隔絕。
但憑借與生俱來的敏銳直覺,以及往昔從秦易、平兒寥寥數語中感受到的凝重
還有寶玉偶爾帶回的、被長輩嗬斥為“胡說”的外間傳聞。
她也能拚湊出外界潛藏的洶湧暗流。
他此去北疆,不僅要麵對凶悍嗜血、來去如風的韃靼鐵騎。
更要應對複雜險惡、瞬息萬變的邊關戰局,恐怕……
還要時時刻刻提防來自背後、來自京城那些政敵射出的、比刀劍更鋒利的冷箭!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戰場之上,刀劍無眼。
朝堂之上,更是人心叵測。
一種難以言喻的、沉甸甸的擔憂,混合著一種深切的無力感。
如同冰冷的潮水,悄然漫上黛玉的心頭,幾乎讓她窒息。
她與他,相識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