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易拜訪林府後的第七日,恰逢黃道吉日。
鎮國公府納側妃之禮,便在各方矚目下依製舉行。
這一日,鎮國公府中門雖未大開迎八方客。
但正門兩側皆懸起大紅宮燈,府內處處張燈結彩,仆從皆著新衣,一派喜慶。
受邀前來的,除卻幾位與秦易交好、必須知情的軍中將領。
還有宗人府、禮部依製前來觀禮的官員。
宴席設在水榭廳,雖未大肆鋪張,但席麵精致,禮數周全。
既全了國公府的體麵,又未在賈府風雨飄搖之際過分招搖,分寸拿捏得恰到好處。
京城各方勢力皆暗中關注,這規格,說高不高,說低卻不低。
即給了這位側妃應有的尊重,也昭示著鎮國公對此事的重視。
榮國府這邊,一頂八人抬的鎏金大紅喜轎,在吉時準時抵達。
儀仗雖未用全副國公製式,卻也護衛森嚴,喜慶而不失威儀。
賈赦與邢夫人早已穿戴整齊,在正堂等候,臉上是掩不住的喜色與得意。
賈赦撚著胡須,對著前來幫忙張羅的賈璉低聲道。
“瞧瞧,這才是真正的國公氣派!二丫頭此去,算是掉進福窩裡了!”
內院之中,迎春早已梳妝妥當。
鳳冠霞帔,珠圍翠繞,厚重的妝容掩蓋了她蒼白的臉色,卻掩不住那雙眼中流露出的惶惑與不安。
王夫人、李紈等女眷圍在一旁,說著吉祥話。
探春與惜春站在稍遠處,看著盛裝之下更顯柔弱無助的二姐姐,心中百感交集。
探春上前,輕輕握住迎春冰涼微顫的手,低聲道。
“二姐姐,此去……便是新的開始了。國公爺是重諾之人,既應了庇護你,定會善待。你……萬事自己也要放寬心,珍重自身。”
她語帶雙關,眼中是真誠的祝福與不易察覺的憂慮。
迎春隔著蓋頭,緊緊回握了一下探春的手,聲音細弱卻堅定。
“三妹妹……放心。”
千言萬語,儘在不言中。她在繡橘和嬤嬤的攙扶下,拜彆賈赦、邢夫人,一步步走向那頂象征著命運轉折的喜轎。
轎簾落下,隔絕了身後那些或羨慕、或擔憂、或複雜難言的目光。
喜轎穩穩起行,穿過熟悉的街巷,駛向那座威嚴而陌生的鎮國公府。
轎內的迎春,緊緊攥著雙手,心跳如擂鼓。
鎮國公府內,儀式莊重而簡潔。
沒有尋常百姓家的喧鬨,卻在禮官沉穩的唱喏聲中,更顯威儀。
拜堂之後,迎春被引入早已準備妥當的“蘅芷苑”。
當她在洞房內,由繡橘幫著,小心翼翼地掀開那沉重蓋頭的一角。
偷偷打量這間今後將屬於她的院落時,不由得怔住了。
但見屋內陳設典雅,一應器物無不精致妥帖。
伺候的丫鬟婆子們皆屏息靜氣,恭敬垂首侍立,規矩極好。
這一切,遠比她在賈府紫菱洲的住處要精致、舒適得多,也安靜得多。
她恍惚間,竟有種強烈的不真實感。
仿佛從一場冰冷壓抑的漫長夢境,驟然跌入了一個溫暖而安穩的、隔世般的所在。
是夜,前院的宴席早已散去。
秦易處理完軍務,又送走最後幾位心腹將領,方才踏著月色來到蘅芷苑。
院中紅燭高照,廊下侍立的丫鬟見他來了,紛紛無聲行禮,被他揮手屏退。
他推門而入,室內暖香撲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