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辰時初刻。
沒有旌旗招展的喧鬨,沒有萬民相送的盛大場麵。
鎮國公府中門洞開,秦易一身玄色麒麟明光鎧。
外罩墨色蟒紋戰袍,腰懸寶劍,騎在一匹神駿異常的烏騅馬上,緩緩而出。
他身後,是僅僅三百人的親衛鐵騎,人馬皆覆玄甲。
隻露一雙雙銳利如鷹的眼眸,肅殺之氣凝而不發,卻讓周遭空氣都仿佛凍結。
這三百人,是龍驤衛中百戰餘生的真正精銳,是秦易手中最鋒利的刀刃。
更多的部隊,已在周倉的率領下,提前數日分批開拔。
秦易此行,追求的便是速度與出其不意。
平兒率領府中管事、仆從在門外肅立相送,晴雯抱著秦爍站在一旁。
蘅芷苑的迎春,暖香塢的湘雲、香菱,也都站在內院門廊下,遠遠望著那個即將遠征的身影。
迎春眼中是純粹的擔憂與祈願,湘雲則是混合著感激與敬佩。
香菱懵懂,卻也感受到氣氛的凝重,小手緊緊攥著衣角。
秦易的目光在平兒等人麵上掃過,微微頷首,沒有多餘的話語。
隨即,他勒轉馬頭,沉喝一聲:“出發!”
馬蹄踏在青石板上,發出沉悶而整齊的聲響,如同戰鼓敲擊在每個人的心頭。
三百鐵騎,如同一股黑色的鐵流,沉默而堅定地駛出街道。
向著城南方向而去,很快消失在清晨的薄霧與街角。
京城各方勢力的眼線,將這一幕迅速回報。
有人冷笑,認為秦易托大,僅帶這麼點人就想去平定糜爛的南疆,簡直是自尋死路。
有人憂心,怕他一旦失敗,朝廷將再無可用之將。
也有人,如林黛玉,在收到秦易簡短告彆信後,隻能將對平安的祈盼,深深埋入心底。
秦易率軍出了京城,速度陡然提升。
三百鐵騎皆是雙馬甚至三馬配置。
沿途在驛站換馬不休,日夜兼程,遇城不入,遇州不過。
如同一支離弦的利箭,直射南方。
沿途百姓隻見一股黑色旋風掠過,卷起漫天塵土。
那衝天的煞氣讓人心驚膽戰,紛紛避讓,猜測是哪裡的精銳兵馬。
十日後,秦易已穿越數省,抵達湖廣行省邊境,與周倉派回的信使接上了頭。
“稟大將軍!周都督已率前鋒抵達鎮南關三日!情況……不容樂觀。”
信使風塵仆仆,語速極快。
“關內潰兵數千,群龍無首,軍心渙散,糧草僅夠數日之用。關外五十裡,已發現叛軍遊騎蹤跡,似有關外土司欲趁火打劫。周都督收攏了約千餘尚有戰心的潰兵,正加緊整訓,加固城防。另,韓將軍有密信送到!”
秦易一邊策馬緩行,一邊接過密信,迅速瀏覽。
信中,韓錚詳細彙報了被俘郡王被關押在黑水部老巢“黑山峒”的消息。
以及叛軍各部之間的矛盾,尤其是白溪部首領對黑水部獨攬大權、分配戰利品不公的不滿正在加劇。
“告訴周倉,我三日內必到鎮南關。讓他穩住防線,叛軍遊騎若靠近,殺無赦!不必請示。”
秦易沉聲下令,隨即又對身邊書記官道。
“以征南大將軍名義,發文給湖廣總督,命其即刻調撥糧草五萬石,軍械若乾,運往鎮南關,延誤者,軍法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