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瀟在龍潭寺休整數日後,留下兩萬人處理俘虜,又召喚出五萬鐵臂衛與鳳翎衛組成的步兵軍團補充進來,大軍數量再次來到十五萬。
隨即,攜大勝之勢殺入西山行省。
五日後。
大人!叛軍先鋒距此不足五十裡了!
西山巡撫癱坐在太師椅上,額頭上的汗珠不停滾落。
他看了眼堂下瑟瑟發抖的屬官們,突然拍案而起:開城門!迎叛......晉王殿下!
大人!這......一旁的布政使還想勸阻。
這什麼這!
巡撫一把扯下官帽,那是七皇子!大炎正統!殿下隻是想清君側而已,他有什麼錯!”
“還是說,你想讓全城百姓陪葬?
類似的一幕在西山行省各處上演。
有些硬骨頭的指揮使還想抵抗,結果手下先跑了——
這些日子關於“三十萬大軍灰飛煙滅”晉王分田“晉王清君側”的傳聞,早就傳遍了市井街巷。
奉天殿內,天命帝機械地翻看著奏折。
每一封都是告急文書,每一封都在說同一個消息——又有一城降了。
他重重合上奏折,心裡不停滴血。
十八萬大軍啊!
就算是十八萬頭豬,也不可能敗的這麼快!
此時,殿內的文武百官正吵得麵紅耳赤。
以兵部尚書為首的一派堅持認為董誌輕敵冒進;
戶部尚書則哭訴征召的新兵太多,糧草愈發不濟;
幾個禦史更是上躥下跳,嚷嚷著要徹底清算此次戰敗的原因。
夠了!
天命帝一拍龍案,就依諸位愛卿所奏,董誌...夷九族。
隨即他疲憊地揉著太陽穴,朕乏了,秦王主持朝會吧,儘快定個章程出來。
王言川心頭狂喜,大軍失敗的陰影頓時煙消雲散。
他強作鎮定地上前:兒臣遵旨。
待皇帝退朝,王言川立刻挺直腰板:
諸位大人,當務之急有三...
他豎起五根手指,其一,允許各州縣自行組建團練抵抗逆賊;其二,急召天寧軍回援;其三,命各地兵馬入京勤王!
西北邊陲,天寧軍大營。
聖旨到——
蘇烈單膝跪地,聽完聖旨內容後眉頭緊鎖。
副將湊過來小聲問:將軍,真要回援?
皇命難違。
蘇烈歎了口氣,傳令,留五千人防守,其餘人馬即刻開拔!
五萬天寧軍浩浩蕩蕩南下,鐵甲洪流卷起的塵土遮天蔽日。
蘇烈騎在馬上,心裡卻七上八下——王瀟那小子素來詭計多端,這次.......
一日後。
渾身是血的幾名騎兵突然從後方追來,將軍大事不妙!您前腳剛走,王瀟就派軍偷襲了大營!
什麼?!
蘇烈一把揪住騎兵衣領,留守的五千弟兄呢?
那人瞬間泣不成聲:弟兄們死戰不退...可對方至少有三萬大軍...趙千戶讓小的們拚死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