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拂曉,東方剛泛起魚肚白,濟州城頭的守軍聽見一陣奇特的破空聲。
還沒等眾人反應過來,就見一支響箭拖著長長的哨音,的一聲釘在城門樓的立柱上,哪怕數個呼吸後箭尾仍在微微顫動。
報——!
褐衣教徒捧著箭上綁著的竹筒,一路小跑送到總壇。
此時左陽正在用早膳,銀箸夾起的翡翠蝦餃還沒入口,就被這突如其來的急報打斷。
城外的箭書?
他放下銀簪接過竹筒,隻見筒口火漆上壓著振勇軍的虎頭印,拇指稍一用力,地一聲便掰斷了封蠟。
展開信箋,一股淡淡的鬆煙墨香飄出,紙上的字跡蒼勁有力,幾乎滲透紙背:
潯陽府外與教主相談甚歡,快意平生,奈何烽煙乍起,未及儘興。
今十萬甲士陳兵城下,刀劍無眼,不若重開筵席,教主當以濟州佳釀相待,城門開處,百姓免遭兵燹,將士得全性命,豈不美哉?
左陽的指尖在二字上頓了頓,突然地合上信箋。
取筆墨來!
不過半刻鐘,一支同樣的響箭從城頭射出,釘在振勇軍陣前的帥旗杆上。
親兵取下呈遞時王瀟正在與諸將聚在一起喝粥,他一手接過信箋,上麵墨跡猶濕:
本座當初主動撤出潯陽城,不過權宜之計耳!今濟州城內二十萬虎賁枕戈以待,糧草更是堆積如山,爾要戰便戰,休逞口舌之利!
這鐵打般的城池,倒要看看你如何啃得動!若真有本事——
最後一句墨跡格外濃重:不如刀劍上見真章!
帳內諸將屏息等著王瀟反應。
隻見他慢條斯理地折起信箋,突然輕笑一聲:將左陽的回信抄錄百份,用箭射入城中。
呂輕侯不解:大人這是.......
讓城裡數十萬教眾、百姓都看看,是他們敬愛的教主,寧可玉石俱焚也不肯開城。
粥碗放下時碗底與案幾相碰,發出清脆的聲。
王瀟緩緩起身拔刀,帳外朝陽正好照在他半邊臉上:擂鼓,攻城!
“咚咚咚!”
九十九麵戰鼓齊齊擂響,振武軍兩萬人排著整齊的隊列踏步而上。
“必勝!”
“必勝!”
“必勝!”
三聲喊過,戰場寂靜無聲。
放箭!
隨著呂輕侯一聲令下,數萬鳳翎衛同時開弓,箭雨遮天蔽日,將城頭籠罩在死亡的陰影中。
趁此機會,鐵臂衛於護城河上架起無數竹筏,列陣發起衝鋒。
不多時,上百架雲梯從四麵八方抵上城牆。
殺——!
振勇軍前鋒頂著滾木擂石、火油泄物如潮水般湧上。
衝在最前的小旗官王虎剛躍上垛口,就被一柄鐵骨朵砸碎了天靈蓋,屍體墜落時更是帶倒了三名正在攀爬的士卒。
但下一刻,更多振勇軍悍不畏死的衝了上來,城牆上頓時血肉橫飛。
“熊熊烈火,焚我身軀,為善除惡,唯我拜神!”
“為善除惡,唯我拜神!”
眼見慢慢落入下風,拜神會教眾當即高誦教義,在狂熱氛圍的影響下不要命似的衝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