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青州軍張貼安民告示、恢複府衙等職能機構,嚴州城很快便穩定下來。
商鋪重新開張,街頭巷尾的百姓不再惶惶不安,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劫後餘生的慶幸。
然而,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城中糧價飛漲,饑民遍地,若不能妥善安置,隨時可能爆發新的動亂。
還沒等謝昭寧開口,王瀟已開始行動起來。
他親自走訪城中各大糧商,軟硬兼施,以遠低於市價的價格收購了大批糧食。
短短三日,城內便設立了十幾個粥鋪,熱氣騰騰的米粥香氣彌漫在街頭巷尾。
不僅如此,他還派人深入嚴州府下轄的十幾個縣城,確保救濟範圍覆蓋到最偏遠的村落。
一萬兩銀子看似不少,但麵對如此龐大的饑民群體仍是杯水車薪。
不過,這對王瀟來說並非難事。
麾下的探子早已分散至附近州府,暗中調查哪些豪紳富戶為富不仁、囤積居奇。
一旦確定目標,精銳騎兵便會趁夜出動——
識相的,乖乖出銀糧;不識相的,就隻能他們的人頭一用。
青州軍眾將領原本以為,王瀟此舉不過是為了在謝昭寧麵前表現一番,博個好名聲。
可當他們親眼看到救濟粥鋪裡的粥濃稠得能立住筷子時,不禁暗自咋舌。
這小子,竟然真舍得下血本!
這哪是賑災?分明是行善啊!
一名千戶捧著碗喃喃自語道,老子活了半輩子,頭一回見到這麼實在的官。
消息傳到謝昭寧耳中,同樣震撼不已。
但想到那晚內堂裡頗為尷尬的牽手門,她仍不願親自去見王瀟,隻是命親兵送去兩千兩銀子。
這已經是其全部的家當。
告訴他,不必歸還。”
隨著救濟範圍的擴大,王瀟麾下的人口數量迅速攀升至十六萬,可召喚的士卒上限也隨之突破八千。
他借著征兵的名義,不斷將係統士卒混入琅琊軍,短短數日,麾下兵力便膨脹至兩千人。
如此迅猛的擴編,放在平時難免引人猜疑。
可如今正值亂世,將領們誰不想趁機壯大自己的勢力?
隻要兜裡有銀子,彆說兩千人,就是兩萬人也招得!
因此,青州軍上下對王瀟的舉動並未起疑,反倒覺得這小子頗有手段。
聽說琅琊軍待遇極好,頓頓有肉!
可不是?王千戶自掏腰包養兵,這份魄力,嘖嘖......
校場上,新招募的士卒正在操練。
他們身形矯健,動作整齊劃一,絲毫看不出是剛入伍的新兵。
王瀟於點將台上負手而立,嘴角微微上揚。
亂世之中實力才是硬道理。
而現在,他的棋局才剛剛鋪開。
......
......
數日後,朝廷五萬大軍即將殺到的消息如颶風般席卷嚴州城。
謝昭寧當即下令,召集所有將領議事。
府衙正堂內。
王瀟剛一踏入,目光瞬間就被一道倩影吸引。
那是個身著墨色勁裝的女子,約莫二十出頭,眉眼如畫,腰間懸著一柄細劍,正與幾名將領低聲交談著。
竟然是她?
王瀟瞳孔微縮。
這女子赫然是他來青州路上,遭遇黑山狼伏擊時出手相救之人!
當時便已知曉她是青州軍之人,卻沒想到身份貌似還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