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老爹去城外好好沉澱的同時,王瀟自己的“主營業務”絲毫沒有落下,反而更加緊鑼密鼓地推進。
隨著以朝廷名義、王家出糧的賑災粥棚規模不斷擴大,覆蓋範圍越來越廣,與之相對應的,是麾下人口數量的瘋狂暴漲。
一隊隊新召喚出的精銳士卒化整為零,通過各種名義和渠道,被源源不斷地派往王敢當的軍中。
在如今的西北邊軍序列裡,名義上歸屬於王敢當統領、實則完全聽命於王瀟的軍隊,總數已經悄然突破七萬大關。
而且這個數字還在持續增加!
不僅如此,安守忠、崔乾佑、陳玄策、李歸仁等一批能力出眾的將領也被派去,加強其指揮和作戰能力。
老爺子王敢當看著這些日益壯大的精銳之師,心情那叫一個複雜,簡直是痛並快樂著。
手握如此數量兵強馬壯、裝備精良,而且忠誠度拉滿,又如臂指使的精兵悍將,哪個統帥能不喜出望外?
關鍵還不需要後勤支持,這簡直就是他夢寐以求的強軍!
可痛苦的是,這些兵馬說到底隻是私軍……它根本不在兵部的檔案冊上啊!
這麼多大活人,這麼多裝備馬匹憑空冒出來,怎麼跟朝廷解釋?
怎麼瞞過那些越來越頻繁的朝廷巡察禦史和兵部官員?
兒子在京城當兵部尚書時,還能想辦法遮掩一二,通過裁撤原有的老弱病殘,將這些精銳補充到邊軍體係中。
可現在大牛眼見已經辭官,朝中少了自己人,這窟窿眼看就要捂不住了!
王敢當急得嘴角起泡,隻得連寫十幾封密信八百裡加急送往帝都。
“我的好孫兒,算爺爺求你了,真的彆再往西北塞人了!”
“家裡那點底子被掏空了是小事,關鍵是現在朝中無人,爺爺快瞞不住了!”
“再這樣下去,還沒等到起事,咱家就要被朝廷以‘私募大軍、圖謀不軌’的罪名給剿了!”
然而,王瀟收到這一封封焦灼萬分的密信後,隻是淡淡地看了一眼,提筆回了兩個字:
“相信你!”
王敢當收到這封回信,差點一口老血噴出來。
這特麼是相不相信的問題嗎?!
這是掉腦袋的大事啊!
眼見事態愈發失控,王敢當在喝了一壇烈酒後,突然想出個好主意。
既然阻止不了大孫子,那把軍中懷疑的人全殺光,不就沒人敢說三道四了?
於是他讓安守忠、崔乾佑等人,率領數萬沒有“編製”的係統精銳,分成數股“落草為寇”。
各地收到急報後,王敢當又打著剿匪的幌子,將平日裡與他政見不合、建元帝乃至太子一派的將領輪番派出去。
西北軍浩浩蕩蕩二十萬大軍,雖然派係林立,內鬥不斷,但王敢當乃是最高統帥,他的命令就是聖旨,明麵上誰敢不遵?
更何況,隻是簡單的剿匪任務。
這些反骨仔本以為有功可撈欣然接受,沒成想直接大敗而歸,甚至丟了性命。
接連幾次下來,他們也看出了其中不對,紛紛找借口拒絕執行命令。
王敢當等的就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