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牌軍漸漸深入莽山後,李茂不淡定了。
這王兄弟安排的手下演技確實不錯,可一波又一波,實在太過拖拉。
為了早日拿到政績,早日當上寧州知府,接下來的路程李茂徹底不裝了。
他直接衝到隊伍最前方身先士卒,哪怕戰績始終為零,依舊引得鄉勇衙役們陣陣歡呼。
縣太爺有萬夫不當之勇!
在這般“不要命”似的衝鋒下,雜牌軍勢如破竹,成功“殺”進鷹鉤嘴。
此時鷹鉤嘴裡十分混亂,物資散落的到處都是,看上去像是匆忙撤退。
俘虜營內,近兩千名神情萎靡的府軍士卒看到李茂帶著官軍殺到,先是茫然,隨即爆發出劫後餘生的歡呼。
這種收買人心的機會李茂自然不會錯過,他一把砍斷繩索振臂高呼:
“本官乃隆安縣令李茂!日前打探到莽山賊寇主力外出,寨內空虛,特集結義士前來相救,你們受苦了!”
雖然這番話漏洞百出,經不起仔細推敲,可擔驚受怕的府軍哪裡會深究,紛紛高呼“青天大老爺”。
穩定好這些人的情緒後,李茂又按照劇本安排,在莽山軍的暗中指引下找到另一處俘虜營。
其中關押的,正是一千多個踏山軍俘虜。
與還能勉強站立的府軍不同,這些人個個麵黃肌,連站起來都搖搖晃晃。
挨千刀的莽山軍每天隻分一碗清澈見底的稀米湯吊命,他們早就餓得沒了力氣,連半點反抗的念頭都生不出來。
隻能乖乖被衙役用繩子串起來,如同牲口般被驅趕著帶走。
眼見計劃進展如此順利,李茂意氣風發地站在鷹鉤嘴聚義廳前這裡已經被他象征性地占領),下令全軍撤退。
餓得奄奄一息的踏山軍俘虜被優先押送下山。
剩下的兩千多名府軍經過短暫休整,精神也恢複了一些,帶著剛剛發現的蘇墨辰、周訪的屍身開始有序向外撤離。
然而,就在大部隊快要抵達寨門出口時,不出意外,意外要發生了。
幾十個體力稍好的府軍軍官、老兵,從某個犄角旮旯找了些兵器裝備重新武裝起來。
所謂身懷利刃,殺心自起。
望著看似“空虛”的賊巢,再想到之前戰敗被俘的恥辱,陣陣邪火湧上心頭。
其中一個臉上帶疤的千戶官湊到李茂身邊,帶著煽動性的語氣嚷嚷道:
“李大人您看,這賊寇老巢如今空虛,咱們何不一鼓作氣直接端了它?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這番話如同一點火星掉進了乾柴堆,其他府軍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
是啊,主官被殺眾人被俘,就這麼灰溜溜地逃回寧州,以大楚的嚴苛律法絕不會有好果子吃!
但如果能趁機端了這莽山軍老巢,情況就完全不同了,說不定功過相抵!
一時間群情激奮,剛剛還秩序井然的隊伍瞬間亂了套,眼神灼熱地望向山寨深處。
李茂:.......
大意了!
這幫殺才真是賊心不死!
他連忙苦口婆心地勸說道:“諸位弟兄們切莫衝動,切莫衝動啊!萬一賊寇主力並未遠離,等我們深入後突然殺個回馬槍怎麼辦?”
“當務之急,是帶著解救的弟兄和俘虜安全返回隆安!”
已經被煽動起來的寧州府軍,哪裡還聽得進一個文官勸告?
“李大人您太多慮了,之前我部中了奸計不慎被俘,如今是大白天,賊寇還能從天而降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