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裡那個“領軍人才培訓班”的邀請函,在我桌上放了快一周了。去,還是不去?這事兒在我腦子裡翻來覆去,攪得我幾天沒睡好覺。公司裡,王工那邊態度曖昧,技術部氛圍微妙,我這當家的要是拍拍屁股走一個月,後院起火咋辦?可不去吧,又怕錯過啥真經,畢竟名單上那幾個講師,確實都是圈子裡叫得上號的人物。
最後還是我爸一句話點醒了我。周末回家吃飯,我隨口提了這茬,我爸扒拉著碗裡的米飯,頭也不抬地說:“磨刀不誤砍柴工。你自個兒要是沒點新招數,天天守著那攤子,也守不出花來。出去聽聽,沒壞處。”
“磨刀不誤砍柴工”?這話在理!我一拍大腿,下了決心:去!公司這邊,有老張和小劉盯著,天塌不下來!正好也借這個機會,讓王工他們自己掂量掂量,沒我坐鎮,公司轉不轉得動!
跟老張和小劉一說,老張先是跳腳:“啥?一個月?你走了我們咋整?‘智捷’項目馬上驗收,‘聯盟’那邊還要季度彙報……”
小劉倒是比較冷靜:“沉哥去充充電也好。公司日常運營我和張總還能應付。正好也看看,沒了沉哥,咱們是不是真玩不轉。”她後半句說得意味深長,眼睛瞟了瞟技術部方向。我明白,她指的是王工的事。
好說歹說,總算把老張安撫住了。安排好了工作,我簡單收拾了行李,懷著點忐忑和期待,去了市委黨校報到。
培訓班果然是封閉式管理,吃住都在黨校裡。同學都是些中小企業的老板,各行各業都有,個個臉上都寫著“忙”和“愁”。課程排得那叫一個滿,從宏觀經濟到微觀管理,從資本運作到團隊建設,啥都講。講師水平也確實參差不齊,有乾貨滿滿的實戰派,也有照本宣科的學院派。
頭幾天,我聽得暈頭轉向,感覺啥都學了,又好像啥都沒記住。晚上跟室友——一個做智能家居的哥們兒——聊天,互相吐糟當老板的不易,他愁渠道,我愁技術,倒是同病相憐。
轉機出現在第三天下午,是一位姓周的退休老企業家來講“企業文化建設與核心團隊激勵”。這周老爺子七十多了,精神矍鑠,講話不緊不慢,沒那麼多花裡胡哨的理論,全是自己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實在嗑兒。
他講到怎麼處理功臣跟不上公司發展步伐的問題,怎麼平衡新老員工的利益衝突,怎麼在沒錢的時候用“心”留人……句句都像小錘子,敲在我心坎上!這不就是我正發愁的王工和團隊管理的事兒嗎?
我聽得格外認真,筆記記了好幾頁。課後,我還特意湊上去,問了幾個具體問題,比如“老員工覺得新來的工資高心裡不平衡咋辦?”“技術牛但管理意識差的骨乾怎麼引導?”周老爺子笑眯眯地,用大白話給了我不少建議,雖然沒直接給答案,但指了方向,比如“利益捆綁,榮辱與共”、“給舞台,也要立規矩”。
就這一下午課,我感覺比前麵幾天加起來收獲都大!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心裡那點因為離開公司的不安,瞬間被一種“找到藥方”的興奮感取代了。
晚上給老張打電話,他那邊聽起來焦頭爛額:“哎呀老陸你快回來吧!王工這兩天請假了,說是家裡有事,我瞅著不對勁!小李和小王又為個接口定義吵起來了!‘智捷’項目驗收那邊挑刺挑個沒完!快頂不住了!”
我聽著,反而笑了。看來我這刀磨得正是時候!家裡都快沒柴火了!
“頂不住也得頂!”我給他打氣,“正好我不在,你們自己想辦法解決!吵吵就吵吵,吵明白了就行!王工的事等我回來處理。你就按咱們商量的預案走,天塌不下來!”
掛了電話,我心裡更踏實了。看來離開一段時間,逼著他們自己解決問題,未必是壞事。
接下來的培訓,我更有針對性了,專門找團隊管理、股權激勵、戰略規劃方麵的課程和同學交流。還真結識了幾個挺靠譜的朋友,有個做saas的哥們兒,分享了他怎麼用虛擬股權留住技術大牛的經驗,讓我大開眼界。還有個大姐,做消費品的,講她怎麼化解銷售和生產部門的矛盾,招兒雖然土,但管用。
一個月時間眨眼就過。結業那天,我拿著那個紅彤彤的結業證書,心裡感慨良多。這一個月,沒白來!不光學了新思路,交了新朋友,更重要的是,跳出公司那個小圈子看問題,視野開闊了不少。
回到公司,一進門,就感覺氣氛不一樣了。老張迎上來,雖然看著憔悴,但眼神裡多了點沉穩:“哎呀我的陸總你可算回來了!這一個月,可把我折騰慘了!”嘴上抱怨,但語氣裡透著點“沒你也行”的小得意。
小劉也笑著彙報:“沉哥,歡迎回來!這一個月,有驚無險。‘智捷’項目驗收通過了,雖然過程曲折點。王工……昨天回來上班了,情緒好像平穩了些。技術部那邊,吵歸吵,活沒耽誤。”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我點點頭,心裡有數了。看來我這“磨刀”期間,家裡這幫“砍柴的”,也沒閒著,逼一逼,都成長了。
下午,我單獨把王工叫到辦公室。他看起來確實平靜了不少,但眼神裡還有點猶豫。
我沒繞彎子,直接說了:“王工,這一個月我不在,辛苦你了。也聽說了一些外麵的事。今天找你,不是要你表忠心,是想跟你聊聊公司的下一步,和你個人的打算。”
我拿出培訓筆記,把周老爺子那套“利益捆綁、給舞台立規矩”的想法,結合公司實際情況,跟他坦誠地聊了聊。包括下一步打算推行更清晰的股權激勵計劃,讓老員工真正分享公司成長的紅利;也包括在技術決策上,會更注重建立規範和流程,減少隨意性。
王工默默地聽著,沒插話。等我說完,他沉默了一會兒,才開口:“陸總,謝謝您這麼坦誠。這一個月,我確實想了挺多。外麵機會是有,但……畢竟在公司這麼多年了,有感情。您剛才說的這些,要是真能落實……我覺得,留下跟著乾,也挺好。”
聽他這麼說,我心裡一塊大石頭總算落了地!看來,真誠溝通比硬性挽留管用!
“你放心,”我鄭重承諾,“方案我會儘快讓小劉拿出來,大家討論通過就執行。公司發展,離不開你們這些老臣子。”
送走王工,我長舒一口氣。磨刀不誤砍柴工,這刀磨得值!不僅解決了眼前的潛在危機,還找到了團隊管理的新方向。
晚上回家,我媽做了一桌子好菜。我爸給我倒了杯酒,問:“培訓班咋樣?沒白去吧?”
我跟他碰了一杯,由衷地說:“沒白去!爸,您那句話真對,磨刀不誤砍柴工!有些事兒,跳出來看,反而更清楚!”
這創業之路,就像爬山,不能光埋頭猛衝,時不時也得停下來,看看地圖,找找新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次,培訓班就像個半山腰的涼亭,歇歇腳,看看風景,找準方向,再往上爬,勁兒更足!
當然,我也知道,解決了人的問題,還有市場、技術、資金一堆事兒等著呢。但這心裡,比一個月前,有底多了。得,收拾利索,繼續趕路吧!這日子,過得就跟升級打怪似的,一關一關闖,其樂無窮啊!
喜歡重生之鹹魚升職記請大家收藏:()重生之鹹魚升職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