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人吧,最近可能真的有點時來運轉。自從楊雨薇那個“特彆顧問”走了之後,我們創新中心非但沒被總部秋後算賬,反而接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任務——代表公司參加全國創新創業大賽。
接到通知的時候,我正貓在茶水間偷吃小林帶來的辣條,差點沒嗆死。
“啥?創新創業大賽?讓我們去?”我抓著電話,感覺像是聽到了本世紀最好笑的笑話,“總部是不是搞錯了?我們就是個搞內部優化的部門啊!”
電話那頭是總裁辦的劉秘書,語氣特彆誠懇:“沒搞錯陸總監,這是大老板親自點的將。說你們那個智能辦公係統很有特色,正好符合這次大賽的主題。”
掛掉電話,我對著窗外發了五分鐘呆。創新大賽?我這輩子參加過最大的比賽就是公司年會上的搶椅子遊戲,還第一輪就被淘汰了。
“好事啊陸哥!”小林聽說後興奮得直搓手,“聽說這次大賽冠軍有五十萬獎金呢!”
王明陽倒是很冷靜:“獎金是次要的,關鍵是這個平台。如果能拿獎,對我們部門乃至整個公司都是很好的宣傳。”
我癱在椅子上,生無可戀:“問題是咱們拿什麼去比賽?難道表演如何在上班時間優雅地摸魚嗎?”
話是這麼說,但任務下來了總不能不做。我召集全員開會,把情況一說,果然炸鍋了。
“比賽?我們哪會那個啊!”
“聽說這種比賽都要路演,還要麵對投資人提問,想想就腿軟。”
“而且準備比賽肯定要加班吧?說好的不加班呢陸哥?”
我敲敲桌子:“安靜安靜。這樣,願意參加的呢就報名,不願意的也不強求,繼續手頭的工作。”
結果出乎意料,全員都舉手了。連最內向的程序員小張都小聲說:“陸總,我想試試...”
我感動得差點老淚縱橫。這群家夥,平時摸魚一個比一個積極,關鍵時刻還挺靠譜。
既然決定要乾,那就得認真準備。我們成立了項目組,我任總指揮,王明陽負責技術把關,小林負責後勤保障——其實就是每天給我們點外賣。
第一個難題是確定參賽項目。大家七嘴八舌提了一堆想法,從智能考勤到自動報銷係統,但總覺得差了點意思。
“要我說,就把咱們那套‘鹹魚工作法’打包參賽得了。”小李突發奇想,“反正咱們就是靠這個火出圈??。”
我眼睛一亮:“有點意思。不過得包裝一下,不能真叫鹹魚工作法...”
經過三天頭腦風暴,我們最終確定了參賽項目——“智能協同辦公平台”,主打“人性化高效辦公”。說白了,就是把我們平時那套摸魚技巧係統化、理論化,還起了個特彆高大上的名字:“基於人工智能的彈性工作流管理係統”。
項目定下來了,下一個難題是路演。我這人吧,平時在部門裡吹牛還行,真要站在台上麵對評委,心裡直打鼓。
“要不讓王經理上?”我私下找王明陽商量,“你比較擅長這個。”
王明陽推了推眼鏡:“陸總,你是項目總負責人,你不上誰上?再說了,你那種不著調的風格,沒準正好符合創新大賽的調性。”
我:“...你這是誇我還是損我?”
沒辦法,隻能硬著頭皮上。我們請了專業的演講教練,每天下班後拉著我特訓。
“陸總監,笑得太假了,自然一點!”
“手勢太多了,跟趕蚊子似的!”
“語速太快了,慢點慢點!”
練了一周,我感覺自己都不會正常說話了。有次跟客戶開會,我下意識地站得筆直,雙手交疊放在身前,把客戶嚇得不輕:“陸總監,你沒事吧?是不是身體不舒服?”
最要命的是,就在我們緊鑼密鼓準備的時候,總部突然通知要中期審核,說是要看看我們的準備情況。
審核當天,我頂著黑眼圈,帶著熬了三個通宵做的ppt,戰戰兢兢地等著評審團。
門開了,走進來的居然是張董帶隊,後麵還跟著幾個沒見過的生麵孔。
“小陸啊,彆緊張,我們就隨便看看。”張董笑嗬嗬地說,“這幾位是大賽組委會的專家,提前來熟悉下項目。”
我腿一軟,差點沒站穩。要不要這麼刺激?直接讓評委來審核?
彙報過程那叫一個慘烈。我這邊講得口乾舌燥,那邊幾個專家麵無表情。講到一半,一個戴眼鏡的專家突然舉手:“打斷一下,你剛才說你們的係統能提升百分之四十的工作效率,這個數據有第三方驗證嗎?”
我冷汗都下來了:“這個...主要是我們內部的數據對比...”
“也就是說沒有權威機構認證?”專家在本子上記了一筆。
另一個女專家接著問:“我看你們的商業模式還不夠清晰,如果推廣市場,你們打算怎麼盈利?”
我支支吾吾答不上來。這些問題我們還真沒仔細想過。
好不容易熬到彙報結束,專家們說了句“有待完善”就走了。張董留下來,拍拍我肩膀:“小陸啊,想法是好的,但還得再打磨打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送走評審團,我癱在會議室椅子上,感覺身體被掏空。
“完了,”我對聞訊趕來的王明陽說,“咱們還是棄權吧,太丟人了。”
王明陽倒是很鎮定:“現在棄權更丟人。既然問題找出來了,改就是了。”
話是這麼說,但改起來談何容易。數據要第三方驗證,我們就得找專業機構做測評;商業模式要清晰,我們就得重新設計盈利模式。工作量直接翻倍。
那段時間,辦公室徹夜亮燈。泡麵箱子堆成了山,咖啡消耗量是平時的三倍。最拚的時候,我們連續熬了48小時,小張直接在會議室打地鋪。
我也顧不上什麼“鹹魚哲學”了,跟著大家一起加班加點。有次淩晨三點,我端著咖啡站在窗前,看著空蕩蕩的園區,突然理解了楊雨薇為什麼總說“壓力是第一生產力”。
轉機出現在一個偶然的機會。那天我出去買煙,路過一家網紅奶茶店,看到門口排著長隊,突然靈光一現。
回辦公室後,我召集大家開會:“咱們的思路可能錯了。為什麼要追求高大上?我們就做最接地氣的辦公係統不行嗎?”
眾人一臉懵。
“想想看,”我越說越興奮,“為什麼奶茶店能火?因為好喝、方便、讓人開心。為什麼我們的係統在部門裡受歡迎?因為好用、省事、讓工作變得輕鬆。這才是我們最大的優勢啊!”
王明陽若有所思:“你的意思是...”
“返璞歸真!”我一拍桌子,“咱們不吹那些人工智能、大數據了,就實實在在展示怎麼用我們的係統快樂工作、高效摸魚!”
這個思路一轉,整個項目都活了起來。我們重新設計了演示方案,去掉了華而不實的功能,重點展示那些真正能提升工作效率、改善工作體驗的小工具。
比如“智能摸魚提醒”——係統會自動監測員工的工作狀態,在適當時候提醒休息;“一鍵生成周報”——再也不用為寫周報頭疼;“會議時長預測”——準確率高達90,避免無休止的扯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