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已是8月6日,9月15日就是中秋節,距離秦墨給他們的中秋節載人登月的任務時間還有40天。
要趕在這天實現載人登月,再考慮到藍星到月球的距離,相當於下個月十號之前必須開展載人登月任務,如果再刨除前期的準備時間,他們滿打滿算也就隻有一個月的時間。
所以經過這兩個多月的加班論證,他們準備三天後執行無人登月的實驗。
“倒是夠敢想的。”
秦墨點開附件裡的登月飛船設計圖,嘴角忍不住上揚。
相比較國際上傳統的登月工程,航天部門的計劃要粗暴了很多。
和國際上那些拆分成十幾次任務、論證數年的登月計劃不同,秦氏航天的方案透著股“簡單粗暴”。
半個月前,他們向太空送上去了兩節‘大水桶’!
當然,並不是真正的水桶,而是圓柱形狀的太空艙。
兩節太空艙拚接後的長度達到了28米,最大直徑達到了6米,總質量達到了106噸。發動機作為主推動力。
因此,它也有了一個正式代號——“鵲橋”號飛船!
寓意著連接藍星和月球的橋梁。
秦墨滑動鼠標,調出任務流程圖:鯤鵬100a火箭先將登月飛船送入近地軌道,與“鵲橋”號完成對接,隨後由“鵲橋”號提供全程動力,帶著登月飛船飛抵月球軌道,這個流程預計4天。
到了環月軌道,再釋放登月艙著陸月麵;最後等登月艙自主返回軌道,與“鵲橋”號再次對接,一同返航藍星。
如此一來,9天左右就能完成從本月到返回的全過程。
看到這個計劃,秦墨不由得滿意的點了點頭,傳統登月飛船要自帶往返燃料,光推進係統就占了一半重量,而秦氏航天登月,則是由“鵲橋”號全程托舉,登月飛船隻需專注於月麵著陸與返回。
無論是效率和安全性都大大增加。
隻要無人登月實驗順利完成,下一步就可以按照這個步驟進行載人登月了。
至於登月航天員,他們也從大夏航天借調了一男一女兩名航天員,目前正在進行緊急培訓。
其實原本大夏航天並不是很願意借人,倒不是舍不得,而是秦氏航天的計劃看起來很危險,其實一點也不安全!
哪家正經航天機構會跳過繞月試驗,直接上無人登月?
更離譜的是,隻計劃一次無人實驗,就要緊接著載人登月!
大夏航天的老專家們聽了直搖頭:“這不是搞航天,是拿航天員的命開玩笑!”
最後還是夏天華協調,讓秦氏航天從航天員中招募誌願者。
結果消息剛放出去,秦氏航天的谘詢電話直接被打爆,大夏航天的航天員們差點搶破頭。
誰不想成為大夏登月第一人?
至於風險?
風浪越大魚越貴!
些許風險又算得了什麼!
……
喜歡開局賣家業?反手打造最強軍工請大家收藏:()開局賣家業?反手打造最強軍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