櫟陽城的清晨,薄霧尚未完全散去.....
嬴虔和阿萊婭便已在秦獻公的宮殿前整裝待發。
此次,他們肩負著重要使命——代表秦獻公前往周天子都城,答謝封賞。
秦獻公看著二人,神色凝重又滿含期許:“此次前往,不僅是答謝,更要展現秦國的風采與誠意,讓周天子和各國看到秦國的決心。如今周王室雖衰,但周天子仍是天下共主,禮數不可廢。且如今戰國紛爭,各國變法圖強,局勢複雜,你們也需借機探探各方口風。”
嬴虔單膝跪地,鄭重承諾:“父王放心,兒臣定不辱使命。”阿萊婭也跟著行禮,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一路奔波,他們終於抵達了周天子的都城。城門高大雄偉,守衛森嚴,城內車水馬龍,熱鬨非凡,與櫟陽的質樸截然不同,儘顯天子之都的繁華。然而,嬴虔也敏銳地察覺到,在這繁華之下,周王室的威嚴已大不如前,街邊百姓談論的更多是各國的戰事與變法,對周天子的提及甚少。
在侍衛的引領下,嬴虔和阿萊婭進入宮殿。周顯王高坐王座,冕旒晃動,雖努力維持著天子的威嚴,但嬴虔還是從他的眼中看到了一絲無奈與疲憊。這位在位多年的周天子,見證了周王室的持續衰落,如今洛邑城內周朝、西周國、東周國三個政權並立,周王室勢力最為弱小,還要麵對各大諸侯國無視其存在、相繼稱王的局麵。
“秦國嬴虔、阿萊婭,拜見周天子。我父王秦獻公感激周天子封賞,特命我二人前來致謝。”嬴虔恭敬地說道。
周顯王微微頷首,臉上帶著和煦的笑容:“秦獻公治理秦國,成效顯著,此次擊敗三晉聯軍,更是為大周揚威,實乃功臣。這些年秦國發展迅猛,寡人也有所耳聞,秦獻公推行的新政,讓秦國煥然一新啊。”
嬴虔心中一動,聽周顯王的語氣,對秦國的變法似乎有所關注。他恭敬回應:“父王一心為秦國百姓,為了秦國能在亂世中立足,不斷革新,幸得百姓支持,才有如今局麵。”
一番交談後,周顯王設下盛宴款待。宴會上,美酒佳肴擺滿了桌,樂師們演奏著悠揚的樂曲。但嬴虔注意到,宴會上各國使臣的交談中,更多的是對各自國家變法與擴張的討論,周顯王雖端坐主位,卻有些被邊緣化的感覺。
阿萊婭小聲對嬴虔說:“這周天子的宴會,果然奢華,咱們櫟陽可沒這般陣仗。不過,我瞧著這宴會上的氣氛,各國似乎都不太把周天子放在眼裡。”
嬴虔輕聲提醒:“莫要失了禮數,這裡是天子之都,一舉一動都代表著秦國。周王室雖衰,可名分還在,我們行事更要謹慎。”
宴會上,嬴虔和阿萊婭結識了不少來自各國的有誌之士。其中,一位名叫蘇然的魏國士子引起了嬴虔的注意。蘇然言辭犀利,對天下局勢有著獨到的見解。
“秦國近年來發展迅猛,可周邊各國虎視眈眈,秦國需早做謀劃。”蘇然端著酒杯,看向嬴虔。
嬴虔心中一動,問道:“依先生之見,秦國當如何應對?”
蘇然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說道:“秦國可聯合他國,製衡強敵。魏國雖強,但與韓、趙之間也有矛盾,秦國可利用這些矛盾,分化瓦解。當年桂陵之戰、馬陵之戰,魏國與趙、齊紛爭不斷,秦國便可從中尋得契機。”
嬴虔默默點頭,覺得蘇然所言頗有道理。此時,一位齊國的學者也湊了過來,加入了討論。
“秦國以櫟陽為根基,發展農桑,訓練士卒,這是固本之策。但在外交上,還需靈活多變。齊國與秦國相距較遠,目前更關注與楚國的邊境之事,秦國可借此機會,與齊國交好,避免多線作戰。周顯王二十八年馬陵之戰後,齊國聲威大震,秦國此時若與齊國交好,可保東方無憂。”學者捋了捋胡須,緩緩說道。
阿萊婭也忍不住提問:“那燕國呢?燕國在北方,對秦國態度如何?”
學者笑了笑:“燕國局勢複雜,國內貴族紛爭不斷。但燕國與趙國時有摩擦,秦國若能在其中周旋,或許能找到契機。隻是燕國偏遠,秦國與之往來不便,還需從長計議。”
嬴虔一邊聽著,一邊在心中暗自思量:這些見解都很有價值,回去後定要與父王和三弟商議。尤其是如今各國變法不斷,秦國更不能落後。周顯王在位期間,諸侯國的變法發展到高潮,秦國的商鞅變法也在其列,秦國必須把握時機,持續壯大。
宴會結束後,嬴虔和阿萊婭回到住處。阿萊婭興奮地說:“今日結識了這麼多有識之士,聽到了這麼多新奇的想法,收獲可真大。這周天子雖威嚴不如往昔,可這都城藏龍臥虎,各方消息彙聚,對我們了解天下局勢太有幫助了。”
嬴虔點頭:“是啊,這些人的見解,對秦國的未來很有幫助。不過,我們也不能全信,還需結合秦國的實際情況。而且,我看這周顯王,雖身處困境,卻也在努力維持周王室的體麵,我們行事不可冒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接下來的幾日,嬴虔和阿萊婭又參加了一些朝堂活動,與各國的使臣、貴族們頻繁交流。他們發現,雖然表麵上周天子仍是天下共主,但各國之間的爭鬥從未停歇,局勢波譎雲詭。
在一次朝堂議事中,一位楚國的大臣突然發難:“秦國近年來擴充軍備,意圖何在?莫不是有不臣之心?”
嬴虔立刻起身,義正言辭地回應:“秦國擴充軍備,隻為自保。如今亂世,各國紛爭不斷,秦國若不加強防禦,如何守護百姓?況且,秦國向來尊崇周天子,豈會有不臣之心?當年周天子賞賜胙肉於我父王秦獻公,我秦國上下感激涕零,一心為周王室效力。”
其他國家的使臣紛紛點頭,覺得嬴虔所言有理。楚國大臣見狀,也不好再繼續刁難。
隨著在周都的日子一天天過去,嬴虔和阿萊婭收集到了更多關於各國的情報和各方的見解。他們深知,這些收獲對於秦國來說至關重要。
臨行前,周顯王再次召見了他們。
“回去告訴秦獻公,大周期望秦國能繼續維護天下安定,為諸侯表率。秦國的崛起,於大周而言,也是一股安定的力量。”周顯王語重心長地說。
嬴虔和阿萊婭再次行禮,告辭離去。
回到櫟陽後,嬴虔將在周都的所見所聞、所獲所得,詳細地彙報給了秦獻公。秦獻公聽完,陷入了沉思。
“這些情報和見解,對秦國來說是寶貴的財富。虔兒、阿萊婭,你們此次做得很好。周顯王雖處困境,卻也明白秦國崛起對製衡各國、維持天下微妙平衡的作用。我們秦國,更要把握時機,繼續奮進。”秦獻公看著二人,眼中滿是欣慰。
嬴虔和阿萊婭相視一笑,他們知道,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而秦國,也將在這複雜的局勢中,憑借這些收獲,繼續探索著崛起之路,一場更大的變革或許正在悄然醞釀……
喜歡秦朝曆險記請大家收藏:()秦朝曆險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