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英雄隕落_秦朝曆險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秦朝曆險記 > 第117章 英雄隕落

第117章 英雄隕落(1 / 2)

公元前362年,深秋的寒風仿若無數尖銳的冰刃,呼嘯著席卷秦國櫟陽城的每一處角落。秦宮之內,沉重壓抑的氛圍恰似一塊密不透風的鉛板,沉甸甸地壓在眾人的心頭,連空氣都仿佛被凍結,滯澀難行。

秦獻公嬴師隰,這位將畢生心血都傾注於重振秦國雄風的國君,此刻正安靜地躺在寢殿之中,麵容祥和,卻再也不見往昔那令人敬畏的威嚴與生氣。

嬴虔靜靜佇立在寢殿之外,抬眼望向那陰霾密布、仿若隨時都會轟然崩塌的蒼穹,內心五味雜陳,百感交集。

身為秦獻公的庶長子,他自幼便隨父在沙場上縱橫馳騁,無數次徘徊於生死邊緣,每一場戰役皆如血與火的殘酷洗禮。

他為秦國開疆拓土,立下赫赫戰功,在戰場上,他的勇猛無畏讓敵人聞風喪膽,秦國的版圖在他與父親的努力下不斷拓展。

曾經,他滿心篤定自己會順理成章地繼承大統,引領秦國重回輝煌巔峰,再現穆公時代的無上榮耀。

然而,父親最終卻將國君之位傳給了弟弟嬴渠梁,也就是如今的秦孝公。

這些年來,他雖逐漸接受了這一事實,可父親的驟然離世,還是如同一記重錘,狠狠砸在他的內心深處,讓那份潛藏已久的複雜情感再度洶湧澎湃。

“父親,您這一走,秦國的未來究竟該何去何從?我空懷一身壯誌豪情,卻好似迷失在茫茫大霧之中,不知該邁向何方。”

他在心底默默發問,眼神中瞬間閃過一抹迷茫與不甘,緊攥的拳頭不自覺地微微顫抖,指節因用力過度而泛白,暴起的青筋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他內心的掙紮與痛苦。

秦孝公嬴渠梁,靜靜地守在父親的靈柩旁,悲痛之情如洶湧的潮水,幾乎將他徹底淹沒。他深深知曉,父親一生都在為秦國的複興殫精竭慮、嘔心瀝血。從早年流亡魏國時的臥薪嘗膽,到回國即位後推行一係列改革舉措,父親的每一步都走得艱難而堅定。如今父親溘然長逝,這千鈞重擔便沉甸甸地落在了自己肩頭。

“父王,您放心,兒臣發誓,定不會辜負您的殷切期望,哪怕前方荊棘叢生,困難重重,兒臣也定要讓秦國強大起來,一雪秦國多年來所蒙受的恥辱。”

他在心中暗暗起誓,眼神中透著堅定不移的決心與決絕,可那微微顫抖的雙肩,還是不經意間泄露了他內心深處的悲痛與不安,他深知,這秦國的複興之路,必定充滿艱辛與挑戰,每一步都需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阿萊婭,眼中滿是哀傷之色。她在秦國生活多年,早已將這裡視作自己的第二故鄉。秦獻公對她的包容與接納,讓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溫暖與善意,那是一種跨越了國界與文化差異的關懷。

她記得初到秦國時,是秦獻公親自安排人教她秦語,為她講解秦國的風土人情,讓她逐漸融入這個陌生的國度。此刻,她凝望著秦獻公的寢殿,淚水在眼眶中不停打轉,隨時都可能奪眶而出:

“父王,您是一位當之無愧的英雄,您的離去,無疑是秦國難以估量的巨大損失。”

聲音中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顫抖,雙手下意識地揪緊了衣角,仿佛這樣便能抓住那正在消逝的溫暖與安寧。

秦獻公夫人魏雯月,早已哭得肝腸寸斷,泣不成聲。

她與秦獻公攜手走過無數個春秋,一同見證了他的雄心壯誌,也陪伴著他曆經了無數的艱難險阻與風雨滄桑。

她雖然擔心過,他不傳王位給贏渠梁,但爭當這個枕邊人走了以後,她的內心還是空嘮嘮的.....

她恨這個男人,沒有陪他走向終老

而他又愛著這個男人

直到這一刻,她才意識到

她真正愛的是公子連

儘管一度,她眼裡隻有王位、權力、兒子......

然後她卻親手送走了他

......

此刻,她無力地癱坐在地上,眼神空洞而茫然,仿佛靈魂都已隨著秦獻公的離去而消散,失去了所有的力量與生氣。

“君上,你怎麼就如此狠心,拋下我和秦國獨自離去了……”

她喃喃自語,淚水如決堤的洪水,不停地從臉頰滑落,肆意地打濕了她的衣襟,她的身子微微抽搐著,嘴裡不時發出痛苦的嗚咽,那哭聲仿佛是對命運不公的悲愴控訴.....

老甘龍、杜摯等老臣,身著素服,神色凝重,仿若背負著千斤重擔。

老甘龍長歎一聲,緩緩開口說道:

“獻公君這一走,秦國怕是即將麵臨一番動蕩波折了。”

他微微皺起眉頭,眼中滿是憂慮之色,似乎正在腦海中反複思索著秦國未來的命運走向,心中不斷地盤算著如何在新君的統治下,保住自己的地位與權力,在這風雲變幻的朝堂之中站穩腳跟。

他想起這些年與秦獻公的相處,獻公的果敢與決絕讓他敬畏,如今新君即位,他不知道自己能否繼續在朝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杜摯微微點頭,眼中同樣滿是憂慮:

“是啊,秦國的未來,實在是令人憂心忡忡。這新君剛剛即位,變法之事又將何去何從呢?”

他雙手背在身後,不停地來回踱步,腳步急促而沉重,臉上寫滿了焦慮與不安,仿佛那即將到來的變革,會將他熟悉的一切都徹底顛覆......

商鞅,這位年輕的改革家,站在人群之中,心中亦是感慨萬千。

他與秦獻公相處的時間雖不長,但秦獻公那堅定不移的改革決心和無畏的勇氣,卻讓他由衷地深感敬佩。

秦獻公推行的一係列改革,如廢除活人殉葬製度、推行縣製等,都讓商鞅看到了秦國變革的決心與潛力。

“獻公君開啟了秦國變革的大門,為秦國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希望孝公君能夠沿著這條變革之路,堅定不移地繼續走下去,帶領秦國走向繁榮昌盛。”

他在心中暗暗思忖,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期待,仿佛已經看到了秦國在變革之後的繁榮景象....

他深知變法之路困難重重,但他願意為秦國的強大全力以赴!

將軍章蟜,身姿依舊挺拔如鬆,可此刻臉上也難掩悲痛之色。

他跟隨秦獻公南征北戰,親身領略過這位國君卓越的軍事才能和對秦國的一片赤誠忠心。在戰場上,秦獻公總是身先士卒,衝鋒在前,他的指揮如臂使指,總能帶領秦軍取得勝利。

“君上,末將發誓,定當繼續為秦國效力,肝腦塗地,在所不辭,定要完成您未竟的心願。”

他緊緊握住拳頭,暗暗發誓,眼神中閃爍著堅毅的光芒,猶如夜空中最耀眼的星辰

.................

孟西白三家老貴族,站在一旁,交頭接耳,神色各異。

“獻公君一走,秦國怕是要天翻地覆了,也不知新君會如何對待我們這些老貴族,是繼續倚重,還是棄如敝履。”

“是啊,聽說那商鞅主張變法,若是變法真的推行下去,我們的利益怕是要遭受不小的損失,這可如何是好?”

“怕什麼,我們孟西白三家在秦國根深蒂固,勢力龐大,盤根錯節,量他們也不敢輕易把我們怎麼樣,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

他們的聲音壓得很低,仿若生怕被旁人聽見,眼神中卻透露出一絲不安與警惕.....

秦宮的小吏們,也都聚在一起,小聲議論著,神色慌張。

“國君駕崩,這國葬之事可千萬不能出任何差錯,否則我們的腦袋可就保不住了,這可是掉腦袋的大事啊!”

“就你膽小如鼠,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彆瞎操心,不該問的彆問,不該說的彆說。”

這些官吏們在宮中多年,深知其中的利害關係,隻想明哲保身,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他們的臉上帶著一絲惶恐與不安,手中還忙著整理著各種文書,那些文書仿佛是他們此刻唯一的救命稻草,隻要做好這些工作,或許就能在這場變故中保住自己的性命與前程。

...........

秦獻公離世後,秦孝公嬴渠梁迅速召集了老甘龍、杜摯、商鞅、將軍章蟜等人,齊聚朝堂,商議國葬事宜。

秦孝公麵容憔悴,仿若曆經了一場漫長而艱苦的跋涉,但眼神中卻透著不容置疑的堅定與威嚴:

“諸位,父王一生都在為秦國辛勤操勞,殫精竭慮,如今他駕鶴西去,我們務必為他舉辦一場盛大隆重的國葬,以此彰顯他的豐功偉績和對秦國的卓越貢獻,讓天下人都銘記父王的功績。”

他的聲音略帶沙啞,卻充滿了力量,仿佛穿透了這壓抑的朝堂,直達每個人的心底。

他深知,這場國葬不僅是對父親的緬懷,更是向天下展示秦國凝聚力和決心的重要契機。

老甘龍上前一步,恭敬地說道:“君上所言極是,深合老臣心意。老臣以為,國葬之地的選擇應當慎之又慎,這不僅關係到秦國的國運興衰,更關乎先王的安息長眠。”

他微微皺眉,眼中滿是憂慮之色,似乎在思考著秦國未來的命運,腦海中不斷盤算著如何在新君治下保住自己的地位和權力,如何在這場國葬中展現自己的忠誠與能力,以獲取新君的信任與倚重。

他想起秦國曆史上幾位先王的陵墓選址,都對秦國的運勢產生了深遠影響,此次國葬之地的選擇,他必須謹慎對待。

杜摯接著說:“是啊,這陵墓選址一定要背山麵水,風水絕佳,隻有這樣,方能配得上先王的尊貴身份和無上榮耀。”

心中也在琢磨著如何借著國葬之事,鞏固自己在朝中的勢力,擴大自己的影響力,讓自己在新的朝堂格局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

他深知,在這場國葬中表現出色,或許能為自己在新君心中贏得更多的信任和支持。

商鞅沉思片刻,開口道:“依臣之見,龍躍之地的秦獻公墓或許是個絕佳的選擇。此地乃是先王曾經心儀之地,且規模宏大,氣勢恢宏,足以安置先王的陵寢,讓先王在這片土地上安息長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自信與從容,想起秦獻公曾與他談論過龍躍之地的風水,認為那裡是秦國崛起的象征之地,作為國葬之地再合適不過.....

眾人聽後,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秦孝公也認可了這個提議,目光堅定地說道:“既然如此,就將父王的國葬之地定在龍躍之地,務必將此事辦得妥妥當當,不可有絲毫差錯。”

.......

籌備工作隨即緊鑼密鼓地展開,魏雯月夫人強忍著內心的悲痛,親自參與陪葬品的挑選工作。她緩緩步入庫房,目光逐一掃過每一件青銅器、玉器和兵器,眼中滿是回憶的光芒,那些與秦獻公一起度過的歲月,如潮水般湧上心頭。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