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養生息,對內變革
贏渠梁這一苟就是幾年,韜光養晦
任由中原六國打得你來我往,
嬴駟也逐漸成長為半大小子
...........
學宮開堂之日,鹹陽城內張燈結彩,百姓紛紛湧上街頭,爭相目睹這一盛事。學宮大門前,巨大的青銅鼎中燃起熊熊烈火,象征著秦國文化的薪火相傳。嬴渠梁身著玄色龍紋長袍,頭戴玉冠,步履沉穩地登上高台。他的目光掃過台下數百名學子,眼中閃爍著期待與堅定。
“諸位學子,”嬴渠梁的聲音洪亮而沉穩,“今日學宮開堂,乃秦國百年大計。秦國雖以武立國,但若無文治,終難長久。今日,我在此立誓,秦國必將以文治國,以武衛國,二者並重,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台下掌聲雷動,學子們眼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嬴駟站在人群中,心中澎湃不已。他緊握拳頭,暗自發誓要成為像父親一樣偉大的君主,帶領秦國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學宮內,百家爭鳴,儒法墨道各派名士紛紛登台講學。儒家大師孟軻以仁義為本,講述治國之道;法家代表商鞅則強調法治的重要性,主張嚴刑峻法以維護國家秩序;墨家巨子墨子則倡導兼愛非攻,呼籲各國停止戰爭,共同追求和平;道家老子則以無為而治的理念,提出順應自然、清靜無為的治國方略。
學子們在學宮中如饑似渴地汲取知識,辯論聲此起彼伏。嬴駟尤其對法家的學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常常與商鞅探討法治的細節,甚至提出自己的見解。商鞅對這位年輕的王子頗為讚賞,認為他將來必成大器。
與此同時,贏虔雖身在軍中,卻並未忽視學宮的建設。他親自挑選了一批軍中精銳,安排他們進入學宮學習文化知識。這些士兵原本隻懂得刀劍之術,如今卻在學宮中接觸到百家思想,眼界大開。贏虔還時常前往學宮,與學子們交流,鼓勵他們不僅要精通文墨,更要具備武略,成為真正的文武全才。
一天,贏虔在學宮中偶遇嬴駟。兩人站在學宮的高台上,俯瞰著鹹陽城的繁華景象。贏虔拍了拍嬴駟的肩膀,笑道:“駟兒,你父親今日之舉,必將載入史冊。秦國未來的希望,就在你們這些年輕人身上。”
嬴駟鄭重地點頭:“叔父放心,駟兒定不負眾望。秦國不僅要有強大的軍隊,更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我願為此竭儘全力。”
贏虔滿意地笑了:“好!有你這句話,叔父就放心了。不過,駟兒,你要記住,治國不僅需要智慧,更需要膽識和決斷。秦國未來的路,絕不會一帆風順。”
嬴駟目光堅定:“駟兒明白。無論前路如何艱險,我都將勇往直前。”
就在學宮蓬勃發展之際,秦國周邊的局勢卻悄然發生了變化。魏國得知秦國大興文治,心生忌憚,暗中聯合趙國、韓國,意圖對秦國發動突襲。消息傳到鹹陽,嬴渠梁立即召集眾臣商議對策。
贏虔主動請纓:“王兄,魏國此舉顯然是想趁我秦國文治未穩之際,發動突襲。臣弟願率軍迎戰,絕不讓敵軍踏入秦國半步!”
嬴渠梁沉吟片刻,點頭道:“好!贏虔,你即刻率軍前往邊境,務必擋住魏國的進攻。同時,傳令各地加強戒備,防止敵軍偷襲。”
贏虔領命而去,嬴駟卻站了出來:“父王,兒臣願隨叔父一同前往前線,親身體驗戰場,學習用兵之道。”
嬴渠梁微微皺眉:“戰場凶險,你年紀尚輕,恐有不妥。”
嬴駟堅定地說道:“父王,兒臣雖年幼,但已立誌為秦國效力。若不能親曆戰場,又如何能真正理解治國用兵之道?請父王成全!”
嬴渠梁看著兒子堅定的眼神,終於點頭:“好!既然你有此決心,父王便準你隨軍出征。但切記,一切聽從你叔父指揮,不可魯莽行事。”
嬴駟大喜,連忙拜謝:“謝父王!”
前線戰事緊張,贏虔率軍與魏國大軍對峙。嬴駟隨軍而行,親眼目睹了戰爭的殘酷。他不僅學習了排兵布陣的戰術,更深刻體會到了將士們的艱辛與忠誠。一次夜襲中,嬴駟親自帶領一支小隊,成功突襲了魏軍的糧草營地,為秦軍贏得了寶貴的戰略優勢。
戰後,贏虔對嬴駟的表現讚不絕口:“駟兒,你果然不負眾望!此次夜襲,你不僅展現了過人的膽識,更證明了你具備統帥之才。”
嬴駟謙虛地說道:“叔父過獎了,駟兒隻是儘了自己的本分。”
贏虔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好!有你這樣的後輩,秦國何愁不興!”
與此同時,鹹陽學宮內的學子們也並未因戰事而懈怠。他們深知,國家的強大不僅依賴於武力,更依賴於文化的繁榮。學宮內的辯論愈發激烈,學子們紛紛提出自己的治國方略,甚至有人開始撰寫策論,呈遞給嬴渠梁。
嬴渠梁對學子們的熱情感到欣慰,他親自審閱了這些策論,並挑選出其中優秀的作品,予以嘉獎。他還下令將學宮的規模擴大,招收更多的學子,甚至允許女子入學,打破了傳統的性彆限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學宮的影響力逐漸擴大,不僅吸引了秦國本土的學子,甚至連周邊國家的士人也紛紛前來求學。秦國的文化氛圍日益濃厚,百家思想在這裡碰撞、融合,逐漸形成了獨特的秦文化。
渠梁深知,文化的力量固然重要,但若無強大的軍事支撐,秦國的未來依舊充滿變數。
因此,在學宮蓬勃發展的同時,他並未忽視對軍隊的建設。
贏虔作為秦國軍事的核心人物,肩負起了訓練新軍、鞏固邊防的重任。
一天,贏虔在軍營中召集眾將,商討邊境防務。
他站在沙盤前,指著秦魏邊境的幾處險要之地,沉聲說道:“魏國雖暫時退兵,但其野心未滅。我們必須加強邊境防禦,尤其是函穀關一帶,絕不能讓敵軍有機可乘。”
眾將紛紛點頭,其中一位年輕將領站出來說道:“將軍,末將以為,我們不僅要加強防禦,還應主動出擊,震懾魏國,使其不敢輕舉妄動。”
贏虔看了他一眼,問道:“哦?你有何良策?”
年輕將領自信地說道:“末將建議,派遣精銳部隊,潛入魏國境內,破壞其糧草供應,擾亂其軍心。同時,我們可以在邊境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展示我秦軍的實力,讓魏國知難而退。”
贏虔沉吟片刻,點頭道:“此計可行。不過,潛入魏國境內風險極大,必須挑選最精銳的士兵執行此任務。”
這時,嬴駟站了出來:“叔父,駟兒願率隊執行此任務。”
贏虔眉頭一皺:“駟兒,此任務凶險萬分,你身為儲君,豈能輕易涉險?”
嬴駟堅定地說道:“叔父,駟兒身為秦國儲君,更應以身作則。此次任務不僅是對駟兒的考驗,更是向全軍展示我秦國儲君的膽識與決心。請叔父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