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他再次鄭重宣告:“諸卿,秦國欲圖霸業,軍工革新乃必由之路。無論前路多少艱難險阻,朕與爾等同心同德,定要蹚出一條血路!”他目光堅定地掃視著群臣,聲音響徹大殿。
群臣見狀,紛紛跪地高呼:“王上英明,臣等願效死力!”他們臉上寫滿了忠誠與決心。
此刻,秦國上下仿若重新燃起希望之火,民心漸穩,軍工坊也恢複忙碌。密使依舊往來於楚地,源源不斷送回情報;南方戰線枕戈待旦,隻待時機成熟,給楚國致命一擊。
然而,平靜並未持續太久。一日,負責南方戰線情報的密使匆匆入殿,神色焦急:“王上,大事不妙!楚國似已察覺我軍動向,正暗中調兵遣將,加強沿江防禦,我軍先前部署恐需調整。”他單膝跪地,雙手呈上密報。
嬴渠梁接過密報,眉頭緊鎖:“看來楚國也非等閒之輩,這一局,愈發難下了。”他的語氣中透露出一絲凝重。
商鞅思索片刻,拱手道:“王上,臣以為可佯裝退兵,麻痹楚軍,再尋機突襲。”他眼神深邃,腦海中迅速謀劃著新的戰略。
“此計甚妙!”嬴渠梁點頭讚許,“即刻傳令下去,按商君所言行事。”
與此同時,在楚國朝堂,楚王高坐龍椅,怒視群臣:“秦國欺人太甚,竟敢在我眼皮底下搞小動作,此番定要讓他們有來無回!”他一拍扶手,震得龍椅嗡嗡作響。
“王上息怒,我等已加強防備,秦國若敢來犯,定叫他們铩羽而歸。”一位將軍出列,抱拳請命,臉上滿是自信。
秦國這邊,按照新的部署,大軍佯裝退兵,營帳內卻燈火通明,將士們磨刀霍霍,隨時準備出擊。密使們也加快了情報收集的速度,力求掌握楚軍的一舉一動。
而在軍工坊,墨羽傷愈後,更是日夜操勞,帶領工匠們改進“裂雲”弩機。“兄弟們,秦國的未來就在咱們手中,一定要打造出更厲害的兵器!”他揮舞著鐵錘,大聲激勵著眾人,汗水濕透了他的後背。
工匠們齊聲高呼:“為秦國效力!”工坊內熱火朝天,錘聲叮當,奏響了一曲奮進的樂章。
就在秦國準備給楚國致命一擊之時,魏國卻突然有了新動向。魏使再次來到秦國,求見嬴渠梁。
“秦君,我魏國願與秦國結盟,共擊楚國。”魏使行禮後,開門見山地說道,眼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
嬴渠梁微微眯起雙眼,心中暗自思忖:魏國此舉,究竟是真心結盟,還是彆有所圖?這突如其來的變數,讓局勢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朝堂上,群臣議論紛紛。
“王上,魏國反複無常,不可輕信。”一位大臣憂心忡忡地進言。
“但若是能利用魏國之力,打擊楚國,對我秦國未嘗不是好事。”另一位大臣則持不同意見。
嬴渠梁沉思良久,最終開口:“此事需從長計議,魏使,你且先回館驛歇息,待朕考慮清楚再做答複。”
魏使退下後,嬴渠梁與商鞅等人商議至深夜。燭火搖曳,映照著他們凝重的麵龐。
“商君,你覺得魏國此舉背後有何深意?”嬴渠梁問道。
商鞅分析道:“臣以為,魏國或是看到秦國與楚國爭鬥,想趁機漁利,又或是懼怕楚國報複,想尋求秦國庇護。但無論如何,我等需謹慎應對,不可輕易陷入他國圈套。”他的聲音沉穩而冷靜。
經過一番權衡,嬴渠梁決定暫且穩住魏國,觀察其後續行動。同時,加快對楚作戰的準備。
且看此後,秦國能否在這重重困境中突圍而出,蕩平六國,成就霸業?又有多少暗流等待被發掘,多少英雄將在曆史的洪流中閃耀?一切皆未可知。
正如詩雲:“秦途詭譎劍鳴霜,暗影權謀各暗藏。
裂弩驚霄驅霧靄,曙光破曉待雄章。”未來的畫卷已然鋪開,隻等秦人揮毫潑墨,繪就壯麗史詩。
喜歡秦朝曆險記請大家收藏:()秦朝曆險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