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西下,餘暉灑在廢棄的演武場上,將兩人的身影拉得很長。
淩燼握緊了手中的地圖,心中已然有了決斷。潛入冰窖司的路徑已然明確,接下來,便是等待最佳的時機,給蕭玦與“虛無之眼”一個措手不及。
位於城東的禦史張承府邸,此刻正彌漫著一股凝重的氣息。張承的書房內,燈火通明,案幾上堆放著不少卷宗,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墨香。
張承身著一身藏青色官袍,端坐於案幾之後。他年約五十,麵容清瘦,顴骨微高,一雙眼睛卻炯炯有神,透著一股剛正不阿的凜然之氣。作為帝京有名的“鐵麵禦史”,他向來以公正嚴明著稱,上至王公貴族,下至販夫走卒,隻要觸犯律法,他便會直言彈劾,從不徇私枉法,因此在朝堂上得罪了不少人,卻也贏得了百姓的敬重。
此刻,張承正緊緊攥著手中的一疊紙,紙張微微泛黃,上麵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字跡,還有幾張模糊的畫像。這便是一份“匿名”送到他府邸的“鐵證”,指控鎮國公淩燼“勾結妖人、圖謀不軌”。
紙上的內容言之鑿鑿,詳細列舉了淩燼在北境的“罪狀”,
與神秘邪教“虛無之眼”暗中往來,利用邪術提升實力,屠殺北境部落,積累軍功;
暗中培養私兵,囤積糧草,意圖謀反;此次秘密回京,更是為了與邪教裡應外合,顛覆朝廷。畫像上畫的,則是幾個黑衣人與淩燼在北境的一處山穀中密會的場景,雖然麵容模糊,但依稀能辨認出淩燼的輪廓。
張承的眉頭緊緊皺著,臉上露出掙紮之色。他與淩燼並無交情,甚至因為淩燼手握重兵、功高震主而心存警惕,但他也深知淩燼在北境的功績。若不是淩燼率領大軍鎮守北境,抵禦蠻族入侵,帝京恐怕早已陷入戰火之中。這樣一位戰功赫赫的將軍,真的會勾結妖人,圖謀不軌嗎?
“大人,此證據若呈交陛下,淩國公恐怕……”幕僚李默站在一旁,低聲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猶豫。李默跟隨張承多年,深知自家大人的性格,也明白這份證據的分量。一旦呈交上去,無論真假,淩燼都將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張承深吸一口氣,緩緩鬆開了攥緊的手指,指節因為用力而泛白。他看著紙上的“鐵證”,眼中閃過一絲決然:“本官身為禦史,糾劾不法,肅清朝綱,乃是職責所在!豈能因對方是功臣而徇私枉法?若淩燼當真清白,陛下自有明斷;若他真有反心,本官更不能坐視不理,任由他危害朝廷,荼毒百姓!”
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官袍,語氣堅定:“備轎!本官要即刻進宮麵聖,將此事稟報陛下!”
李默還想再勸,卻看到張承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光芒,隻能無奈地躬身應道:“是,大人。屬下這就去安排。”
很快,一輛簡樸的禦史轎輿從張承府邸駛出,在夜色中朝著皇宮的方向行去。
轎輿一路暢通無阻,很快便抵達了宮門口。張承下了轎,手持笏板,昂首闊步地走進皇宮,他的身影在宮燈的映照下,顯得格外孤直,卻也帶著義無反顧的決絕。他並不知道,自己此刻的舉動,正是蕭玦計劃中的關鍵一環,而他手中的“鐵證”,不過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
禦書房內,燈火通明,龍涎香的氣息彌漫在空氣中,帶著一種威嚴而壓抑的氛圍。
老皇帝身著明黃色龍袍,端坐於龍椅之上,頭發已有些花白,眼角的皺紋深刻,卻依舊難掩眼底的威嚴。他手中拿著張承呈上來的“鐵證”,逐字逐句地仔細看著,臉色變幻不定,時而凝重,時而疑惑,時而又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猜忌。
張承跪在禦書房的金磚地麵上,腰身挺直,神色堅定,朗聲道:“陛下!臣所言句句屬實,人證物證俱在!淩燼在北境所作所為,與邪教何異?他手握重兵,私養死士,如今又秘密回京,行蹤詭秘,顯然是心懷叵測!臣懇請陛下,立刻下旨,緝拿淩燼,徹查此事,以正國法,以安民心!”
老皇帝沒有立刻說話,隻是手指輕輕敲擊著龍案,發出“篤、篤”的聲響,在這寂靜的禦書房內顯得格外清晰。
他與淩燼的父親是舊交,看著淩燼長大,對淩燼的品性多少有些了解。淩燼少年成名,性格剛毅,忠誠勇猛,這些年來鎮守北境,立下了赫赫戰功,是朝廷不可或缺的棟梁之才。他實在不願意相信,淩燼會做出勾結妖人、圖謀不軌的事情。
可是,張承呈上來的這些“證據”,卻又太過“確鑿”。詳細的罪狀,模糊卻能辨認的畫像,還有幾個據稱是“虛無之眼”叛逃成員的證詞,樁樁件件,都指向淩燼。尤其是那份證詞中提到,淩燼身上的星辰之力,與“虛無之眼”修煉的邪術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這讓老皇帝心中的猜忌,又多了幾分。
老皇帝深知,超凡之力固然強大,卻也容易讓人迷失心智。淩燼年紀輕輕,便擁有如此強大的力量,又手握重兵,功高震主,難保不會生出異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些年來,他對淩燼一直是既倚重又忌憚,如今有了這些“證據”,那份深埋在心底的猜忌,便如同被雨水浸泡的種子,悄然生根發芽。
“張愛卿,這些你可查證屬實了?”老皇帝終於開口,聲音帶著一絲疲憊。
張承毫不猶豫地回道:“陛下!臣已暗中派人查證,證詞中的幾位證人,確實曾是虛無之眼的成員,如今已被臣秘密保護起來;畫像中的地點,也確實是北境的黑風穀,當年淩燼曾在那裡與蠻族交戰,卻沒想到竟暗中與邪教密會!這些證據,絕無半分虛假!”
老皇帝沉默了,他看著張承堅定的眼神,又看了看手中的“鐵證”,心中陷入了兩難。
若當真緝拿淩燼,萬一這是一場陰謀,錯殺了忠臣,不僅會寒了將士們的心,更可能導致北境防線崩潰;若不緝拿,這些證據擺在麵前,若淩燼真有反心,等到他發動叛亂,後果不堪設想。
禦書房內的氣氛越來越壓抑,張承跪在地上,大氣不敢喘,靜靜等待著皇帝的決斷。他相信自己的判斷,也相信這些證據,隻盼著皇帝能早日下旨,將淩燼繩之以法。
良久,老皇帝緩緩閉上眼,深吸一口氣,再睜開眼時,眼中已恢複了往日的威嚴,隻是那份疲憊更甚:“此事朕知道了。張愛卿先退下吧。沒有朕的旨意,此事不得外傳,以免引起朝野動蕩。”
“陛下!”張承沒想到皇帝會是這個反應,急忙抬頭,還想再爭辯。
喜歡我,天羅煞星,鎮守人間五十年請大家收藏:()我,天羅煞星,鎮守人間五十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