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黑河舊事_東北民間異聞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11章 黑河舊事(1 / 2)

父親去年冬天因肺癌去世,臨終前他緊握著我的手,目光越過醫院白色的牆壁,仿佛看到了很遠的地方。

“去黑河看看吧,去那個我們曾經住過的知青點看看。”

他給了我一個模糊的位置和一張泛黃的照片,照片上七個年輕人並肩站著,身後是低矮的土坯房,每個人臉上都掛著那個年代特有的、混合著希望與迷茫的笑容。

“我們當中,有一個人永遠留在了那裡。”父親說完這句話,就閉上了眼睛,再沒開口。

我坐了二十多個小時的硬座火車到哈爾濱,又轉乘一輛吱吱作響的長途汽車,最後搭上老鄉的拖拉機,才抵達父親所說的那片土地。三十年過去了,這裡早已物是人非。當年的知青點已經被廢棄,周圍幾乎沒有人煙,隻有風吹過白樺林發出的沙沙聲,像是大地在低聲訴說往事。

“你說那知青點啊,早沒人去啦。”載我來的老鄉搖搖頭,“偶爾會有你們這樣的城裡人來尋根,看一眼就走了。那地方...不太平。”

我問他怎麼不太平,他卻不肯多說,隻是用警惕的眼神打量著我。

知青點比我想象的還要破敗。幾排土坯房大多已經坍塌,隻有最邊上的一間還算完整。木製窗框早已腐爛,窗戶上糊的報紙泛黃發脆,上麵依稀可見“1975年”的字樣和斑駁的毛主席語錄。

推開吱呀作響的木門,一股黴味撲麵而來。屋內陰暗潮濕,炕上積了厚厚一層灰塵,牆角掛滿了蜘蛛網。我放下背包,開始仔細打量這個父親曾經生活過的地方。地上散落著一些雜物,一個破舊的搪瓷缸子,上麵印著“為人民服務”的紅字;幾本被水浸過的《毛選》;還有一把已經鏽蝕的口琴。

就在我準備離開時,目光落在了炕沿下的一個縫隙裡。那裡似乎藏著什麼東西。我蹲下身,小心地掏出一個用油布包裹的物件。打開一看,是一本殘缺不全的日記本,封麵上沒有任何文字,隻有一片模糊的暗紅色汙漬。

我找了個相對乾淨的地方坐下,翻開了日記本。

“1976年3月12日

今天又下雪了,這是開春後的第三場雪。大家都說這裡的冬天漫長,可我沒想到春天也這麼冷。我們來的第三個年頭了,我還是不習慣。”

日記的主人叫王衛東——每頁頁眉都工整地寫著這個名字。字跡清秀,與那個粗糙的年代格格不入。前幾十頁記錄的都是知青點的日常生活:開荒、種地、學習、批判會。字裡行間透露著一個城市青年對農村生活的不適應,但也有些許溫暖的片段——大家一起圍著火爐取暖,偷偷跑到河裡捕魚,夜裡輪流讀家書。

“1976年5月7日

今天和張誌強發生了爭執。他在學習會上說了些不該說的話,關於‘四人幫’的。我提醒過他多少次,隔牆有耳,他就是不聽。我們是好朋友,從小學就是,一起報名來的這裡。我真替他擔心。”

隨著一頁頁翻過,日記的語調變得越來越陰鬱。

“1976年7月3日

上麵派來了工作組,要抓‘反革命言論’。他們找我談話,問我知不知道誰在散布反動言論。我沒有說,我什麼都沒有說。可是李愛國說了,他指證了誌強。為什麼?就因為上次評先進,誌強贏了他嗎?”

“1976年7月15日

鬥爭會開了整整一天。他們讓誌強跪在碎玻璃上,要他承認自己是反革命。誌強不肯,他一直看著我,那眼神...他在求我替他說句話,可是我不敢。我真的不敢。我會被打成同謀的,我一輩子就完了。”

日記在這裡中斷了幾頁,有明顯的撕毀痕跡。再接下來的筆跡變得潦草而慌亂:

“1976年7月18日

誌強跑了。他們說他逃進了黑鬆林,那是片原始森林,進去了就出不來。全點的人都去找了。是我的錯,全都是我的錯。如果那天我站出來為他說句話,也許...”

最後一頁的日期是1976年7月20日,隻有短短幾行字,墨跡暈開,像是被淚水打濕過:

“他們找到了誌強的屍體,在黑河下遊。脖子上掛著‘反革命分子張誌強’的牌子。是我害死了他,我本來可以救他的。工作組答應過我,隻要我作證,他們就不會為難他,他們騙了我...王衛東,你是個懦夫,你永遠不能原諒自己。”

日記到這裡就結束了。我合上本子,心中五味雜陳。父親從未提起過這段往事,他照片上的七個年輕人中,有兩個永遠留在了這片土地上——一個死在河裡,一個死在愧疚中。

夜幕降臨,我決定就在這破屋裡過夜,體驗一下父親當年生活的地方。我清理了炕上的灰塵,生起帶來的一小堆柴火,卻依然驅散不了那刺骨的寒意。

窗外,風穿過白樺林,發出嗚咽般的聲音。我裹緊衣服,躺在冰冷的炕上,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最新小说: 時先生,你的愛要不起 饑荒古代,官府分配漂亮媳婦 洪荒農皇 規則怪談:請在我的葬禮上微笑 夢醒來後 病嬌學姐又發瘋?趕緊抱住親一口 我的手術刀,斬斷基因鎖 讓你修五菱宏光,你改裝航母? 歸鄉崛起:我在青山村當首富 重生囤幣,比特幣首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