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拿走空殼賬本的第二天,店裡還是沒什麼客人。我坐在收銀台後麵,看著窗外的人來來往往,心裡空落落的。前幾天被婆婆鬨過以後,小區裡好多人都知道了這事,路過店門口時,總忍不住往裡麵瞅兩眼,有的還湊在一起小聲議論,那些話飄進我耳朵裡,像小針紮著似的,又疼又難受。
中午快到的時候,我趴在收銀台上發呆,胳膊肘壓得有點麻。突然看見婆婆提著個藍布袋子,慢慢悠悠朝店裡走過來。她走得不快,步子一挪一挪的,手裡的袋子晃來晃去。我心裡咯噔一下,趕緊坐直身子,手不自覺地攥緊了衣角——我不知道她今天又要搞什麼名堂。
婆婆走進店裡,把布袋子往收銀台上一放,袋子碰到台麵發出“咚”的一聲。她臉上帶著笑,語氣也軟乎乎的:“曉啊,我今天燉了雞湯,給你送過來補補身子。你這幾天開店辛苦,可彆累壞了。”
我愣了愣,盯著她的笑看了好一會兒——這還是她第一次這麼溫和地對我說話,之前要麼是瞪著眼指責,要麼是扯著嗓子吵鬨。我小聲說:“謝謝媽,您不用這麼麻煩的。”
婆婆沒接我的話,伸手從布袋子裡掏出個保溫桶,銀色的桶身被擦得發亮。她擰開蓋子,一股濃濃的雞湯香味飄了出來,裡麵還混著紅棗和枸杞的味道。她拿過旁邊的小碗,盛了滿滿一碗遞過來:“快嘗嘗,我燉了兩個小時,小火慢燉的,鮮著呢。”
我接過碗,指尖碰到溫熱的碗壁。喝了一口,雞湯確實鮮,暖乎乎的順著喉嚨滑下去,可心裡卻有點發慌。我太了解婆婆了,她從來不會平白無故對我好,她這麼做,肯定藏著彆的心思。
果然,我剛把碗裡的雞湯喝完,婆婆就開口了。她靠在收銀台邊,手摸著保溫桶的蓋子,慢悠悠地說:“曉啊,你看你開這店多辛苦。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來,晚上黑透了才回家,連好好歇會兒的時間都沒有。我跟你說,女人家不用這麼拚,把家裡照顧好就行。”
我心裡一緊,手裡的碗差點沒拿穩:“媽,我不覺得辛苦,我喜歡開店。”
婆婆搖了搖頭,眉頭皺了起來:“喜歡也不行啊。你看你天天守著店,都沒時間照顧張強了。他每天下班回家,連口熱飯都吃不上,有時候隻能泡方便麵,多可憐啊。我跟你說,你不如把店關了,在家好好伺候張強,做做飯、洗洗衣服,收拾收拾家裡,這樣多好啊。”
我看著她,把碗放在台麵上,聲音提高了一點:“媽,我開這店不光是為自己,也是為這個家。我想多賺點錢,讓咱們日子過得好一點。而且張強自己也會做飯,他下班晚了就煮點麵條,不用我特意照顧。”
婆婆的眉頭皺得更緊了,語氣也硬了點:“什麼叫不用照顧?男人在外頭上班已經夠累了,回家就該好好歇著,哪能讓他自己做飯?我跟你說,你這店開著也沒多大意思,賺的錢也不多,還不如關了在家待著,省得天天在外頭拋頭露麵。”
“賺的錢不多?”我有點生氣,手攥成了拳頭,“這店雖然賺得不算多,但都是我一點點辛苦賺來的。而且我相信,隻要我好好經營,以後肯定能賺更多錢。”
婆婆歎了口氣,一副“為你好你卻不懂”的樣子:“你這孩子怎麼這麼倔?我這都是為你好啊。你想想,在家待著多舒服,不用風吹日曬,不用跟客人打交道,也不用天天算來算去的。張強每個月工資五千多,養活這個家夠了,你真不用這麼拚。”
我搖了搖頭,態度很堅決:“媽,我不想在家待著,我想有自己的事做。這店我不會關的。”
婆婆見我不鬆口,臉色沉了沉,但沒立刻發脾氣。她頓了頓,又換了個語氣,像是突然想到什麼好主意似的:“行,我不逼你關店。但你每天守著店,確實沒時間休息,不如找個人來幫忙。我看我侄女小雅就不錯,她剛從老家過來,還沒找著工作。讓她來店裡幫你,你也能輕鬆點,怎麼樣?”
我愣了一下,腦子裡飛快閃過“小雅”這個名字——就是上次婆婆跟我提過的,她那個剛畢業的侄女。我問:“小雅?就是您上次說的那個剛從老家來的侄女?”
婆婆點了點頭,臉上又露出笑,比剛才還燦爛:“對,就是她。小雅這孩子聰明,又能乾,手腳也麻利。讓她來幫你,肯定能幫上大忙。你要是同意,我明天就讓她過來。”
我心裡有點猶豫。說實話,店裡有時候確實忙不過來,比如進貨回來要整理庫存,或者客人多的時候,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要是有人幫忙,我確實能輕鬆不少。可我又有點擔心——婆婆的侄女,會不會跟婆婆一條心?到時候會不會給我惹麻煩?
婆婆好像看出了我的猶豫,趕緊補充:“你放心,小雅這孩子特彆老實,不會給你添麻煩的。她就是來幫忙,你讓她做什麼她就做什麼,絕對不會多管閒事。而且她不要工資,就當來學經驗,等她學會了怎麼開店,再自己找工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我想了想,覺得婆婆說的也有道理。小雅不要工資,隻是來學經驗,應該沒什麼問題。而且有人幫忙,我也能抽出時間去看看我爸媽,或者多去批發市場挑點新款衣服。我點了點頭:“好吧,那讓小雅明天過來吧。”
婆婆見我同意,笑得眼睛都眯起來了:“太好了!我就知道你是個通情達理的孩子。我明天一早就讓小雅過來,你到時候好好帶帶她,教她怎麼招呼客人,怎麼記賬。”說完,她又跟我聊了幾句家常,問我最近吃不吃得慣,睡得好不好,然後才提著保溫桶走了。
婆婆走後,我心裡稍微鬆了口氣。我以為她這次是真的為我好,想幫我找個人搭把手,讓我不用那麼累。可我沒想到,這根本不是幫忙,而是她早就設好的圈套。
第二天早上,我七點半就到了店裡,剛把卷簾門拉開一半,就看見婆婆帶著一個年輕姑娘站在店門口。那姑娘大概二十歲左右,穿一件粉色的連衣裙,裙擺有點皺,紮著高高的馬尾辮,頭發梢有點毛躁。她手裡捏著個帆布包,眼神有點怯生生的,看起來挺文靜。
婆婆看到我,趕緊拉著姑娘走過來,笑著說:“曉啊,這就是小雅。小雅,快叫嫂子。”
小雅抬起頭,看了我一眼,又趕緊低下頭,小聲說:“嫂子好。”
我點了點頭,往旁邊讓了讓:“你好,快進來吧。店裡有點亂,我還沒收拾完。”
小雅跟著我走進店裡,眼睛四處看了看,小聲說:“嫂子,你這店真不錯,衣服都挺好看的。”
我笑了笑,拿起旁邊的抹布擦了擦貨架:“謝謝。一會兒有客人來,你就幫我拿拿衣服、遞遞水就行,不用你做彆的,記著價格就行。”
小雅點了點頭,特彆乖的樣子:“好,我知道了嫂子。”
接下來的幾天,小雅表現得確實不錯。客人來了,她會主動站起來打招呼,聲音不大但很禮貌;客人要試衣服,她會趕緊找合適的尺碼;客人走了,她會把試穿過的衣服疊好,放回原來的位置。我心裡的擔心慢慢少了,覺得有她幫忙,確實輕鬆了不少。有時候我要去批發市場進貨,就把店交給她看,回來的時候,她會把當天的收入和賣出去的衣服款式都記下來,錢也一分不少,店裡也收拾得整整齊齊。
可沒過多久,我就發現不對勁了。有一次,我在裡屋整理庫存,把新到的牛仔褲分類放好。突然聽見小雅在外麵跟客人說話,聲音有點含糊。我仔細聽了聽,客人問一件白色t恤的價格,小雅說:“這件一百塊。”我心裡一愣——那件t恤我定的價格是八十塊,怎麼多了二十塊?
我趕緊放下手裡的褲子,快步走出去,對著客人笑了笑:“不好意思啊大姐,她剛來沒幾天,價格記錯了。這件t恤是八十塊,不是一百塊。”客人愣了一下,然後笑著說:“沒事沒事,年輕人記不住很正常。”說完付了錢,拿著衣服走了。
客人走後,我看著小雅,問:“你怎麼把價格報高了?我跟你說過,這件t恤是八十塊。”
小雅趕緊低下頭,雙手攥著衣角,小聲說:“對不起嫂子,我……我記錯了,我以為是一百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