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慶功宴的喧囂過後,林辰站在辦公室窗前,望著晨曦中的青山縣。案件雖告一段落,但這座小城卻滿目瘡痍——稀土非法開采導致的環境破壞、劉家屯的大片汙染土地、以及因案件調查而停滯的地方經濟。
“林縣長,省委組織部的調令。”張靜遞來文件,語氣中帶著不甘,“讓您去辦公廳任職,這明顯是要把您調離一線。”
林辰掃了一眼調令,嘴角泛起一絲冷笑:“回複省委,我請求繼續留在青山縣工作。”
張靜驚訝:“可是這是明升暗降的好機會,多少人求之不得...”
“青山縣需要重建,這裡的百姓需要有人帶領他們走出困境。”林辰目光堅定,“這正是我施展抱負的地方。”
他走到地圖前,手指劃過青山縣的全境:“你看,這裡雖然遭受破壞,但區位優勢明顯——距離省城隻有一小時車程,自然資源豐富,勞動力充足。隻要找對方向,完全能夠化危為機。”
秦夢雪推門進來,剛好聽到這番話:“但是重建需要資金,縣財政已經捉襟見肘了。”
林辰微微一笑:“資金不是問題。我已經聯係了京城的幾個朋友,他們願意投資青山縣的重建項目。”
這正是他重生優勢的體現——前世記憶中,幾年後這裡將建成全省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地價翻了幾十倍。現在提前布局,既能恢複經濟,又能為百姓謀福利。
三天後,林辰主持召開全縣經濟重建工作會議。與會人員驚訝地發現,這位年輕的副縣長已經準備了一份詳儘的重建規劃。
“我計劃打造‘一核三區’的產業布局。”林辰在投影前講解,“以縣城為核心,發展現代服務業;東部建設生態農業示範區;西部打造高新技術產業園;南部開發鄉村旅遊帶。”
台下議論紛紛,一位老局長忍不住質疑:“林縣長,想法很好,但錢從哪裡來?光是汙染治理就需要幾個億。”
林辰不慌不忙:“資金方麵我已經有了初步方案。首先申請國家土壤汙染治理專項資金;其次引入社會資本參與ppp項目;另外還可以發行地方專項債券。”
他調出另一份文件:“我已經初步對接了三家投資機構,他們對我們規劃的智慧農業產業園很感興趣,願意先期投入五千萬。”
會場頓時鴉雀無聲。大家都沒想到,這個看似隻會查案的年輕縣長,竟然在經濟領域也如此老練。
散會後,秦夢雪留下來,眼神中帶著欣賞與好奇:“你什麼時候學了這麼多經濟知識?”
林辰給她泡了杯茶:“辦案之餘總得做點功課。再說,經濟發展才是根本,隻有百姓安居樂業,才能真正杜絕犯罪土壤。”
這話說得輕鬆,實則凝聚了他兩世的經驗與思考。
接下來的一個月,林辰展現出驚人的執行力。他親自帶隊赴省城、京城跑資金、談項目,先後引進了現代農業、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一批優質項目。
最讓人稱道的是他對劉家屯的處理方案。在其他人都主張整體搬遷時,他力排眾議:
“搬遷是最簡單的,但也會讓百姓失去根基。我建議采用‘土壤修複+產業導入’的模式,既治理汙染,又為當地創造就業機會。”
他引入國內最先進的土壤修複技術,同時規劃建設生態農業示範園,讓村民以土地入股,享受長期收益。
這天下午,林辰正在田間地頭查看土壤修複進度,手機響起。是省委辦公廳的號碼。
“林辰同誌,你的留任申請省委研究了,決定讓你繼續擔任青山縣常務副縣長,主抓經濟工作。”對方語氣複雜,“希望你不要辜負組織的信任。”
掛斷電話,林辰微微一笑。這個結果早在他預料之中——如今青山縣多個項目上馬,突然換將反而不利於工作開展。
“林縣長!”沈清秋匆匆跑來,手裡拿著檢測報告,“好消息!第一批修複土壤的重金屬含量已經降到安全標準以下了!”
看著眼前這片重獲新生的土地,林辰心中湧起成就感。這才是他重生一世真正該做的事——不僅懲惡揚善,更要為民造福。
傍晚回到辦公室,林辰發現秦夢雪正在等他,桌上放著一份厚厚的材料。
“這是?”林辰問。
“你讓我查的李國明副書記的資料。”秦夢雪神色凝重,“有個發現很值得注意——他在三年前曾大力推動過一個生物醫藥產業園項目,但最後因為選址問題擱淺了。”
林辰立即警覺:“項目的擬選址在哪裡?”
“就在劉家屯。”秦夢雪指著地圖,“而且項目主要內容就是生物製劑研發,與‘長生計劃’高度吻合。”
一切豁然開朗!原來李國明才是真正的幕後主使,楊秘書隻是執行人!
“但是證據呢?”林辰冷靜下來,“沒有確鑿證據,動不了一個省委副書記。”
秦夢雪點頭:“所以我們需要繼續等待時機。現在最重要的是把青山縣的經濟搞上去,積累政治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