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餘音與序章
趙副書記的調研車隊駛離海州地界時,市委大院裡的空氣仿佛經過精密測量般,緩緩恢複了常壓。為期三天的行程,像一場高強度的壓力測試,每個齒輪的運轉都被置於放大鏡下審視。
送行時,趙副書記與林辰握手的時間,比其他人長了嚴謹的一秒。
“林辰同誌,海州局麵複雜,你肩膀上的擔子不輕。”他的聲音平穩,目光卻像探針,“省委期待你們能穩住局麵,做出實效。”
“請趙書記放心,海州班子一定團結協作,攻堅克難。”林辰的回答如同經過校準,精準而沉穩。
這句對話落在不同人耳中,激起的漣漪各不相同。有人聽出了敲打,有人聽出了期許,而林辰從中捕捉到的,是一種審慎的觀察和未完全卸下的戒備。
回到辦公室,林辰立刻調閱了開發區那片爭議地塊的全部檔案。張碩的調查結果已經放在他桌上——鬨事者背後確實有推手,資金通過三個空殼公司周轉,最終指向省城一家注冊地在居民樓裡的“信息谘詢公司”。
“對方很謹慎,沒留下直接證據。”張碩低聲道,“但處理手法和之前幾次如出一轍。”
林辰合上檔案,目光掠過牆上的城市規劃圖。對手像陰影中的棋手,總在他布局的關鍵落子處製造劫爭。這次利用拆遷遺留問題發難,時機和地點都算得精準,若非他當場給出明確的解決方案和時間表,幾乎要被將上一軍。
“保持監視,不要驚動。”林辰下達指令,“現在清理卒子沒有意義,我們要等對方動帥。”
處理完公務已是深夜。林辰推開家門時,玄關的感應燈應聲亮起,在冷色光線下,他看見鞋櫃上貼著張便簽紙:
“湛湛咳嗽,剛喂過藥睡了。飯菜在恒溫箱。”
字跡是沈清秋特有的工整,像她做手術時的縫合線,精準利落,不帶多餘情緒。他走進客廳,看見兒童房門縫下透出的暖黃光暈,知道妻子還在守著孩子。
這種默契的家庭分工,是他們曆經風波後達成的微妙平衡。沈清秋用專業素養經營著這個家,如同經營她的手術室——嚴謹,周到,無可指摘。但林辰能感覺到,那些曾經流淌在日常生活裡的溫存,如今被封裝在透明的防護膜裡,看得見,觸不及。
他輕手輕腳走進兒童房。沈清秋正坐在床邊的扶手椅裡,就著閱讀燈翻看醫學期刊。林湛睡得小臉通紅,呼吸間帶著輕微的痰音。
“情況怎麼樣?”他低聲問。
“支氣管炎早期,控製住了。”她抬頭看他一眼,目光掃過他肩頭並不存在的褶皺,“調研還順利?”
“有些插曲,都處理好了。”
對話像完成某種固定程序,每個模塊都運行在預定軌道上。他想起白天在拆遷戶麵前即興發揮的演講,那時言語是鋒利的刀,此刻卻像裹著絨布的鈍器。
等孩子呼吸平穩後,沈清秋合上期刊起身:“明天早班,我先休息了。”
她走過他身邊時,林辰聞到她發間淡淡的消毒水氣味——這是她最近新換的洗發水,像無聲的宣言,將醫院與家的邊界勾勒得愈發分明。
書房裡,加密郵箱提示音打破了寂靜。梁副主任的郵件言簡意賅,除了政策動向提醒,末尾附了句:“曉寧同誌關於地方債的研判獲得重視,已調任宏觀研究院。”
林辰關掉屏幕,走到窗前。深夜的海州像一塊巨大的電路板,霓虹是流動的電子,權力與欲望在芯片般的樓宇間奔湧。趙副書記留下的餘音仍在官場回蕩,家庭的靜默在夜色中彌散,而新的戰局已在看不見的地方展開——蘇曉寧的調任既是保護也是放逐,那些陰影中的對手絕不會停止落子。
遠處,海州港的輪廓在月光下若隱若現,如同等待揭幕的棋盤。
他解開領帶,金屬扣環在寂靜中發出清脆的聲響。這聲音像某種開啟的訊號,讓他的眼神重新變得銳利而專注。
餘音終將消散,而新的序章,正要由執棋者親手寫下。
喜歡重生後之我要權路青雲請大家收藏:()重生後之我要權路青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