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地是談下來了,三十塊錢就換成了,不過這事不能明麵說用錢換,借口就是李家村用十畝荒地換村裡的六歲以下的孩子去大槐樹村上學。
除了李家村的孩子來上學之外,張家村的也來了,不過他們的學費比李家村的貴一毛錢,但張家村相對富裕一點,這點錢還是出得起的。
小小的一個學校就這樣辦起來了,蘇希希給學校起了名:未來幼兒園。
因著幼兒園的學生多了,兩個老師管不過來,蘇希希讓剩下的三個知青也一塊成為老師。
靠著老師這一職位賺的工分,足夠幾個知青在村裡生活了。
李婷婷這個會計收的第一筆資金就是幼兒園的學費,村裡買了地又買了書之類的,現有的錢幾乎沒了,隻能靠著學費又攢了一點點。
但很快,她又要處理進賬了。
蘇希希教給機械廠的冷氣機和發電機都賣出去了,分成轉到了蘇希希的賬戶。
之前發電機需要利用機械廠發電,劉廠長開了幾天會都沒定下,因著那幾天廠裡的訂單還沒完成,幾個廠領導對此事爭執不休。
後麵縣裡突然停電,很多廠子的機器都不能運行,而隻有機械廠還在工作,機械廠的領導都懵了,去了電力間,發現有個發電機,劉達站出來說這幾天廠裡的用電都是發電機發的電,廠裡這幾天一點電費都沒花。
劉廠長調查清楚後,證明如劉達所言,不過劉達偷換電路的行為還是挨罰了,章慧想站出來一塊分擔,被劉達攔住了。
發電機連續運行了五天提供電力,絲毫沒有任何影響。
所以發電機也成功的成為機械廠賺外彙的產品,每賣出一台,都要給蘇希希分成。
但賺到的這些錢,很快又被蘇希希花掉了。
她要建個廠房,從李家村買來的地就是用來建廠的,加上自己村的五畝地,一共十五畝。
廠房還在建設,但是幼兒園已經開學了。
蘇希希自然是不用去上學的,她現在可忙了,幼兒園什麼的都都給蘇港和知青們管理。
從機械廠那裡要來了想要的零件,蘇希希正在組裝榨油機。
普通的榨油機裝起來不難,但是她要做的是出油率要很高的榨油機,不然廠子就白建了。
經過一周的摸索,蘇希希終於把想要的榨油機給弄出來了。
全程不是隻有她一個人弄,畢竟她人太小了,不是什麼都可以自己動手的。
身邊跟著兩個剛高中畢業的村民,蘇凱和蘇源。
兩人對機器都很感興趣,之前回村後看到蘇希希造的冷氣機,十分驚奇,一直問她是怎麼做到的。
這回要造新的機器,她又需要人幫忙,就讓蘇港把兩人叫來了。
為何這次製造要這麼久,也是蘇希希有心教兩人,不然早就弄出來了。
“小祖宗,真的成功了嗎?”蘇凱看著眼前的機器,不敢想象這個就是他們辛苦一周弄出來的。
蘇希希指了指他腳邊的一小袋花生,“花生就在你腳邊,試試不就知道了嗎?”
蘇凱拿起花生,“好,我試試。”
蘇源通電,蘇凱倒花生,隨著“哼哧哼哧”振動,過了好一會,出油處一滴金黃的油緩緩滲出,接著是第二滴、第三滴……
“小祖宗,出油了!”蘇凱和蘇源激動道,兩人還抱在了一起。
蘇希希說道:“我就說成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