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幾乎所有網絡討論都圍繞著這部電影,以及景珩和沈兮妍展開。
這般聲勢讓娛樂圈的眾多藝人隻能無奈長歎,紛紛自我安慰:再等等,等這部影片的熱度過去便好。
可《守望者》才剛上映,距離下映還早得很。
同期上映的其他影片更是顯得慘淡不已,所有試圖製造的話題都如同石子入海,掀不起多少水花便悄然沉沒。
與娛樂圈的熱鬨相映成趣的是,醫學界也對這部電影投以關注,眾多醫學生和醫療從業者將目光聚焦在沈兮妍呈現的手術場景上。
已有專家通過影片鏡頭辨認出,那正是一台腦乾腫瘤切除手術。
然而,電影終究無法完整呈現一場手術的全貌。
可即便如此,所有行內人都清楚——腦乾手術的難度,在全球外科領域都高居前三。
如此頂尖的手術,竟如此鮮活地被搬上了熒幕!
更關鍵的是,沈兮妍在片中的手術時長,已然突破了現實的極限。
“這可是各家都會搶的教學資料啊,這個時長是真的嗎?”
類似的驚歎在專業圈子裡流傳。
而對此一無所知的陳導,還在樂嗬嗬地宣傳電影,全然不知自己拍下的那段手術鏡頭蘊含著何等珍貴的專業價值。
直到無數醫學界人士湧入他的微博評論區,紛紛留言,請求他公開完整版手術視頻。
他這才後知後覺地意識到——自己可能拍下了一個不得了的“寶藏”。
沈兮妍近日接到各方來電,此刻她正與老師通話,聽筒裡傳來熟悉的聲音:
“妍妍,電影裡那段手術影像,能否向劇組取得原片?”
“我問問看,不過當時是劇組的攝影師拍的,他們不具備醫學拍攝的經驗,很可能沒有完整記錄下所有關鍵步驟。”
沈兮妍的語氣平靜,帶著一絲嚴謹。
“沒關係,拍到什麼程度都可以。”
“我看了影片,你這次的手術時間,是不是又比從前快了?”
“算不上突破,大概比往常快了不到一個小時,可能和腫瘤位置有關,那天整體比較順利。”
電話那頭沉吟片刻,傳來建議:
“這段手術實錄,其實已經具備送去參賽的水準了。”
沈兮妍並未立即答應,隻輕聲回道:
“老師,我再考慮一下。”
“好。”電話那頭的語氣溫和,“你這孩子,也彆對自己要求太高了。”
“嗯,我晚些會把手術的完整視頻調出來再看一遍。”
剛結束通話,趙院長的電話便接了進來。
內容與老師所說相差無幾,同樣是為了那段手術視頻而來。
她輕輕揉了揉太陽穴。
這台手術在她看來實屬平常,患者的腫瘤位置並不複雜,操作起來得心應手。
若論技術層麵,並無突破性可言,於她不過是常規發揮。
可她或許不曾意識到,這份她眼中的“常規”,或許是旁人窮儘一生也難以觸及的高度。
有些人天生就該站在手術台前,沈兮妍便是如此。
她對人體解剖結構與胚胎學的理解,無人能及。
而當她執起手術刀時,獨屬於她的天賦便會自然流露:
敏銳的手感讓她在組織間遊刃有餘,腦海中又能同步浮現出立體的解剖畫麵。
尋常醫生若能擁有其中一項天賦,已屬難得。
而沈兮妍,兩者兼備。